什么是平板导板?
平板导板是一种在正畸治疗中使用的功能性矫治器,通常由硬质塑料(如丙烯酸树脂)制成,它的核心特征是一个平坦的、位于上颌前牙舌侧(牙齿内侧)的平面。

平板导板的主要作用和目的
平板导板的核心目标是纠正深覆合。
- 深覆合: 这是指在上颌和下颌牙齿闭合时,上颌前牙(门牙)过度覆盖下颌前牙,垂直距离过大(上牙盖住下牙太多),深覆合可能导致:
- 下前牙咬伤上颌牙龈(创伤)
- 下颌后缩(小下巴)
- 颞下颌关节问题
- 牙齿磨损
- 面部下1/3过短
- 平板导板如何工作?
- 打开咬合: 当患者佩戴平板导板时,下颌前牙会咬合在导板的平面上,这个平面位于上颌前牙的舌侧。
- 引导下颌前伸: 为了能够咬合在导板上,患者必须将下颌向前移动(前伸),直到下前牙接触到导板平面。
- 压低下前牙: 下颌前伸并咬合在导板上时,下前牙会受到一个向下的力,有助于压低下颌前牙,减少其垂直高度。
- 促进后牙萌出/压低上前牙: 由于咬合力被引导到导板上,后牙(上下颌)的咬合力会暂时减小或改变方向,这有助于:
- 促进后牙牙槽骨垂直向生长(萌出),增加垂直向高度。
- 可能对上前牙产生轻微的压低作用(如果设计得当)。
- 解除深覆合: 通过压低前牙和/或促进后牙萌出,最终达到解除深覆合、建立正常的前牙覆合覆盖关系的目的。
平板导板的结构和特征(图示要点)
想象一下平板导板的模样:
-
主体平面:
- 位于上颌前牙(通常是6颗门牙)的舌侧(牙齿内侧)。
- 是一个平坦的、光滑的塑料平面,通常覆盖所有上颌前牙的舌面。
- 这个平面的厚度是关键设计参数,通常在 2mm - 4mm 之间,具体取决于需要打开咬合的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这个厚度决定了下颌需要前伸多少以及咬合力的大小。
- 平面的边缘需要圆钝、光滑,避免刺激牙龈和口腔黏膜。
-
固位装置:
- 为了让导板能稳固地戴在牙齿上,它需要一些固位结构,常见的有:
- 卡环: 类似活动假牙上的金属丝,卡在特定的牙齿(通常是第一前磨牙或磨牙)上,提供主要的固位力。
- 基托: 塑料部分覆盖在上颌牙槽嵴(牙龈)上,增加吸附力和稳定性。
- 粘接剂(固定式平板导板): 有时,为了更好的固位和避免患者自行摘戴,医生会选择将导板直接粘接在上颌前牙的舌侧,这种情况下,导板本身就是一个塑料平面,通过粘接剂固定,没有卡环和大的基托。
- 为了让导板能稳固地戴在牙齿上,它需要一些固位结构,常见的有:
-
其他部分:
- 后牙区: 在后牙区域(大牙区域),导板通常不覆盖牙齿咬合面,或者只覆盖少量,以便后牙在打开咬合初期能有一定的萌出空间,有时为了引导下颌姿势,后牙区可能有小的斜面或垫高。
- 腭部: 导板可能延伸到腭部(上 roof of mouth),形成基托的一部分,增加强度和稳定性,但主要的功能平面在前牙区。
平板导板的类型
- 活动式平板导板: 这是最常见的类型,由医生取模后制作,患者可以自行摘戴(通常要求除了吃饭刷牙外都戴着),它有完整的基托和卡环。
- 固定式平板导板: 直接粘接在上颌前牙舌侧,优点是固位好,患者无法自行摘戴,确保了治疗的持续进行,缺点是口腔卫生维护要求更高,且拆除需要专业操作。
使用平板导板的注意事项
- 佩戴时间: 通常要求全天佩戴(进食和刷牙时取下),以保证足够的治疗时间。
- 初期不适: 刚开始佩戴时,可能会感到说话不清、口水增多、轻微恶心或肌肉酸痛,这是正常现象,通常几天内会适应。
- 口腔卫生: 极其重要! 必须仔细清洁导板和牙齿,活动式导板需要每天用牙刷和牙膏(或专用清洁片)清洁,固定式导板需要更仔细地清洁导板边缘和牙齿邻面,防止龋齿和牙龈炎,使用牙线穿引器清洁邻面。
- 饮食: 佩戴时只能吃软食,避免咬硬物,以免损坏导板或导致脱落。
- 复诊: 需要按医生要求定期复诊,检查导板状态、牙齿移动情况和调整导板(如加厚平面)。
- 并发症: 如果不配合或设计不当,可能出现牙根吸收、后牙伸长不足、下颌前伸过度等问题,需要密切监控。
平板导板是矫正深覆合的利器,它通过一个位于上颌前牙舌侧的平坦塑料平面,引导下颌前伸并压低前牙(或促进后牙萌出),从而打开咬合,建立正常的上下前牙关系,了解其结构、作用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对于患者配合治疗至关重要。
重要提示: 以上信息仅为科普,如果你正在考虑或正在进行正畸治疗,并使用了平板导板,请务必严格遵守你的正畸医生的具体指导和建议,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设计、制作和调整导板,并告知你详细的佩戴和护理方法,如果你需要看到具体的图片,建议直接咨询你的正畸医生,他们可以给你展示实物模型或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