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为什么2025年还有人不能矫正牙齿?

不能矫正牙齿的原因有很多,涉及健康、口腔状况、个人因素、经济条件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限制因素:

为什么2025年还有人不能矫正牙齿?-图1

🦷 一、健康因素(最常见且重要的限制)

  1. 严重的牙周病:

    • 原因: 牙周病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矫正过程中牙齿移动会进一步刺激牙周组织,可能加速骨吸收,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 解决: 必须先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洁治、刮治、牙周手术等),待牙周炎症控制、骨状况稳定后,才有可能在严密监控下进行矫正,重度牙周病患者可能不适合矫正。
  2. 严重的骨质疏松/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

    • 原因: 骨质疏松患者骨改建能力差,矫正移动牙齿时可能增加骨坏死风险(尤其是颌骨坏死),双膦酸盐类药物(用于治疗骨质疏松、转移癌等)会抑制骨吸收和重建,显著增加颌骨坏死风险。
    • 解决: 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需谨慎评估,服用双膦酸盐的患者通常被视为禁忌症,或需要多学科会诊(牙医、骨科、肿瘤科医生),风险极高时可能完全禁止矫正。
  3. 未控制的全身性疾病:

    • 原因: 如严重未控制的糖尿病(影响伤口愈合和抗感染能力)、心脏病(增加治疗风险)、出血性疾病(矫正操作易出血)、严重免疫缺陷(感染风险高)、某些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等。
    • 解决: 需先由相关专科医生评估并控制原发病,病情稳定后才考虑是否适合矫正,有时可能不适合。
  4. 口腔内存在急性感染或炎症:

    • 原因: 如严重的根尖周炎、急性牙龈炎、口腔溃疡等,矫正前需要先控制感染和炎症。
    • 解决: 先进行相应治疗(如根管治疗、消炎等),待炎症消退后再开始矫正。
  5. 头颈部放疗史:

    • 原因: 放疗会损伤颌骨血管和骨细胞,导致骨坏死风险显著增加,且骨改建能力极差。
    • 解决: 放疗后通常不建议进行正畸治疗,风险极高。

🦷 二、口腔局部因素

  1. 严重的牙齿缺失(尤其是后牙):

    • 原因: 后牙缺失导致咬合支持不足,矫正时牙齿移动缺乏稳定支抗,效果难以维持,可能影响咀嚼功能。
    • 解决: 可能需要先通过种植牙、固定桥或活动义齿修复缺失牙,建立稳定的咬合基础后再考虑矫正,有时矫正本身就是为了关闭间隙,但需要评估支抗条件。
  2. 严重的根尖病变或牙根吸收:

    • 原因: 根尖周炎未治愈或牙根已有明显吸收,矫正移动牙齿可能加重病变或导致牙根断裂。
    • 解决: 需先进行根管治疗或根尖手术,控制炎症,对于已有严重牙根吸收的牙齿,移动需极其谨慎或避免移动。
  3. 严重的颌骨畸形:

    • 原因: 如严重的上颌前突(龅牙)、下颌前突(地包天)、颌骨后缩、面部不对称等,单纯通过牙齿移动无法达到理想的美学和功能效果。
    • 解决: 这类情况通常需要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即先通过矫正排齐牙齿,再进行正颌手术移动颌骨,最后再精细调整咬合,仅靠矫正可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4. 严重的牙齿磨耗或缺损:

    • 原因: 牙齿过度磨耗(如夜磨牙、酸性腐蚀)导致牙冠高度不足,矫正时缺乏足够的牙冠结构进行粘接托槽,也可能影响最终咬合建立。
    • 解决: 可能需要先进行修复治疗(如嵌体、冠)恢复牙冠高度和形态,再进行矫正。
  5. 口腔卫生状况极差:

    • 原因: 矫正过程中托槽、弓丝等装置会显著增加清洁难度,如果患者本身口腔卫生习惯差,矫正后极易发生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并发症。
    • 解决: 需要患者有强烈的动机和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接受专业的口腔卫生指导,卫生习惯极差者可能被拒绝矫正。

🦷 三、患者个人因素

  1. 年龄因素(相对限制):

    • 儿童青少年: 不是禁忌,但需要评估颌骨发育潜力(生长改形)和配合能力,某些问题在替牙期干预效果更好。
    • 成年人: 不是禁忌,但骨改建速度较慢,治疗时间可能稍长,且需更关注牙周健康和颞下颌关节问题。
    • 老年人: 需要更全面评估全身健康、口腔状况(如缺牙、牙周、修复体)和骨改建能力,并非绝对不能,但需更谨慎。
  2. 患者依从性差:

    • 原因: 矫正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患者的配合,如按时复诊、正确佩戴橡皮筋、保持器等,不配合会导致治疗失败或效果不佳。
    • 解决: 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动机和承诺,对于依从性差的患者,医生可能建议暂缓矫正或选择更简单的方案。
  3. 心理因素:

    • 原因: 对矫正过程(如疼痛、外观变化)的恐惧、焦虑,或对治疗效果期望过高/不切实际。
    • 解决: 需要医生充分沟通,解释治疗过程、预期效果和风险,建立信任,严重心理问题可能需要心理干预。

🦷 四、经济和时间因素

  1. 经济原因:

    • 原因: 正畸治疗费用较高(尤其隐形矫正、复杂病例),且通常自费比例大。
    • 解决: 患者可能因经济压力而无法承担。
  2. 时间原因:

    • 原因: 矫正治疗周期长(通常1.5-3年),需要频繁复诊(通常每4-8周一次),患者可能因工作、学习、居住地等原因无法保证复诊时间。
    • 解决: 患者需要评估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便利性完成全程治疗。

🦷 五、医生技术和设备因素

  1. 医生评估认为风险过高或效果不佳:

    • 原因: 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会基于专业知识,判断患者的具体情况是否适合矫正,以及预期效果是否值得冒风险,有时医生会认为潜在风险(如骨坏死、牙齿脱落)远大于收益。
    • 解决: 遵从专业医生的建议。
  2. 技术或设备限制:

    • 原因: 对于一些极其复杂的病例,可能需要特定的技术或设备,并非所有诊所都能提供。
    • 解决: 可能需要转诊到更专业的正畸中心。

不能矫正牙齿的原因是个体化且多方面的牙周健康、全身健康状况、口腔局部条件(缺牙、骨畸形、感染)以及患者的配合度、经济能力和时间安排是决定性的因素。

最重要的一点是: 如果你被告知不能矫正牙齿,或者你自己有疑虑,务必寻求专业正畸医生的详细评估和解释,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拍片、检查、病史询问)给出最准确的判断和可行的替代方案(如先治疗牙周病、结合修复或正颌手术等),不要自行判断或放弃寻求帮助的机会。💪🏻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