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最新种植牙iti修复步骤有哪些?

种植牙ITI(Straumann)系统的修复步骤是指在种植体成功植入牙槽骨并完成骨结合后,安装基台和最终牙冠(牙桥)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在种植手术后3-6个月进行(具体时间取决于骨结合情况)。

2025最新种植牙iti修复步骤有哪些?-图1

以下是ITI种植牙修复的主要步骤:

🦷 1. 术后复查与评估(确认骨结合完成)

  • 时间点: 种植手术后3-6个月(或根据医生建议)。
  • 目的:
    • 通过临床检查(种植体松动度、牙龈状况)和影像学检查(通常是小牙片或CBCT)确认种植体与周围牙槽骨已牢固结合(骨结合完成)。
    • 评估种植体位置、方向、深度是否符合修复要求。
    • 检查牙龈愈合情况,确保没有炎症或异常。
  • 关键点: 这是开始修复的必要前提,只有确认骨结合成功,才能进行下一步。

🖌 2. 取模(印模)

  • 目的: 获取精确的口腔内模型,用于制作个性化的基台和牙冠。
  • 过程:
    • 安装愈合基台: 如果之前安装的是封闭的愈合帽,医生会先将其取下,换上一个愈合基台,这个基台顶部穿出牙龈,形成一个类似天然牙根的“桩”,引导牙龈形成良好的袖口形态,并方便取模。
    • 选择取模方式:
      • 传统取模: 使用专用的转移体(Transfer Abutment)连接到种植体上,然后用硅橡胶或聚醚等材料取模,转移体确保了种植体内部结构的精确复制。
      • 数字化取模: 使用口内扫描仪直接在口腔内扫描种植体区域和周围牙齿、牙龈,扫描数据会生成三维数字模型,这是目前越来越主流的方式,精度高、舒适度好、效率高。
  • 关键点: 取模的精度直接影响最终修复体的密合度和功能,ITI系统提供配套的转移体和扫描杆,确保取模的准确性。

🏗 3. 基台选择与制作

  • 目的: 制作连接种植体和最终牙冠的中间部件(基台)。
  • 过程:
    • 基台类型选择: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咬合关系、牙龈厚度、笑容线、美学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基台类型:
      • 成品基台: 预先制作好的标准尺寸基台,适用于简单病例。
      • 个性化基台: 根据取模数据或扫描数据,由技师在技工室或使用CAD/CAM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定制制作,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尤其在前牙美学区,能获得最佳的美学效果和牙龈形态,ITI提供广泛的个性化基台材料(如氧化锆、钛)和设计选项。
    • 制作方式:
      • 传统技工室手工制作。
      • CAD/CAM设计+切削(如氧化锆基台)或3D打印。
  • 关键点: 基台是美学和功能的关键,个性化基台能更好地模拟天然牙的穿龈形态,支持牙龈健康,并优化最终牙冠的位置和角度。

🦷 4. 牙冠(牙桥)制作

  • 目的: 制作最终安装在基台上的“假牙”(牙冠或牙桥)。
  • 过程:
    • 设计: 技师根据模型(或数字模型)、患者的咬合关系、邻牙形态、颜色等信息,设计牙冠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 材料选择:
      • 全瓷: 如氧化锆、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如e.max),是目前最主流的选择,美观、生物相容性好、强度高,ITI常推荐使用其配套的Straumann® BLX™或TX™基台配合全瓷冠。
      • 金属烤瓷: 金属内冠+外层瓷粉,强度高,但美观性(尤其是牙龈边缘)和生物相容性可能不如全瓷。
    • 制作方式:
      • 传统技工室手工堆瓷或压铸。
      • CAD/CAM设计+切削(如氧化锆冠)或压铸(如二硅酸锂冠)。
  • 关键点: 牙冠的材料和制作工艺决定了其美观度、强度、耐用性和生物相容性,全瓷冠是现代种植牙修复的首选。

🛠 5. 试戴与调整

  • 目的: 在口腔内试戴基台和牙冠,检查并调整其位置、咬合、接触点、外形和美观效果。
  • 过程:
    • 试戴基台: 将制作好的基台拧入种植体内,检查其就位是否顺利、边缘密合度、高度是否合适、是否影响咬合。
    • 试戴牙冠: 将牙冠临时粘接或固定在基台上(有时使用临时粘接剂)。
    • 检查与调整:
      • 咬合: 用咬合纸检查有无早接触点、干扰点,进行精细调磨,确保正中咬合、前伸咬合、侧方咬合都无干扰,避免创伤。
      • 邻接关系: 检查与邻牙的接触点是否紧密、位置是否合适。
      • 外形与美学: 检查牙冠的形态、颜色、透明度是否与邻牙协调,笑容线是否自然,可能需要技师返工调整。
      • 边缘密合度: 检查牙冠边缘与基台(或牙龈)的密合情况,防止食物嵌塞和继发龋。
      • 牙龈健康: 观察牙龈是否有红肿、出血等炎症反应。
  • 关键点: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精细的调整是确保修复体舒适、功能良好、长期成功的基础,患者需要在此阶段充分表达对美观和舒适度的感受。

✅ 6. 永久粘接或固定

  • 目的: 将最终确认无误的基台和牙冠永久固定在种植体上。
  • 过程:
    • 清洁: 彻底清洁种植体内部、基台连接面以及牙冠的内壁。
    • 选择粘接剂:
      • 基台固定: 如果基台是预制的成品基台或需要粘接的个性化基台,使用专用的种植体基台粘接剂(通常是树脂水门汀)将其粘接固定在种植体内。
      • 牙冠固定: 如果牙冠是粘接固位的(尤其在前牙或多个单位修复),使用合适的粘接剂(通常是树脂水门汀)将牙冠粘接固定在基台上。
      • 螺丝固位: 如果设计为螺丝固位(常见于后牙多单位桥或某些美学修复),则用专用扭矩扳手将固位螺丝拧紧,并在螺丝孔内用专用材料封闭。
  • 关键点: 使用正确的粘接剂和规范的粘接/固位操作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修复体的长期稳定性和成功率,ITI提供配套的粘接系统和固位螺丝。

📅 7. 复查与维护

  • 目的: 确认修复体完全就位,患者无不适,并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维护。
  • 过程:
    • 检查修复体是否有松动。
    • 再次确认咬合舒适。
    • 指导患者使用专用工具(如种植体专用牙刷、牙线/牙缝刷、冲牙器)进行日常清洁,重点清洁种植体周围区域。
    • 强调定期复查(通常建议每3-6个月一次)的重要性,以便医生检查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健康状况、修复体状况和咬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如种植体周围炎)。
  • 关键点: 良好的日常维护和定期复查是种植牙长期成功(10年、20年甚至更久)的绝对关键! 种植牙虽然“种”好了,但需要像真牙一样精心呵护。

📌 总结关键点

  • 核心步骤: 复查确认骨结合 → 取模(传统或数字化)→ 制作个性化基台 → 制作牙冠 → 试戴调整 → 永久固定 → 复查维护。
  • 个性化是关键: ITI系统的优势在于其高度的可定制性,尤其是个性化基台和全瓷冠的制作,能实现最佳的美学和功能效果。
  • 精度至上: 从取模到制作再到试戴调整,每一步都追求高精度是成功的基础。
  • 专业团队: 需要经验丰富的口腔种植医生、修复医生和资深技师的紧密配合。
  • 长期维护: 患者的日常清洁和定期复查是种植牙“长治久安”的保障。

请务必记住: 以上是标准流程概述,具体步骤和所需时间会因患者的个体情况(如骨质条件、位置、是否需要植骨、美学要求高低等)、医生的技术方案以及诊所的设备条件而有所不同,在决定进行ITI种植牙修复前,请务必与您的种植医生进行详细沟通,了解针对您个人的具体方案和时间安排。💪🏻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