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现在矫正牙齿会永久伤害牙齿吗?

牙齿矫正(正畸治疗)在专业医生操作下,通常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牙齿排列、咬合功能和面部美观,像任何医疗干预一样,它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可能的副作用,其中一些可能对牙齿本身造成伤害,以下是主要的潜在风险和伤害:

现在矫正牙齿会永久伤害牙齿吗?-图1

🦷 1. 牙根吸收

  • 是什么: 这是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牙齿损伤之一,指的是牙根尖端的牙骨质(覆盖牙根表面的硬组织)发生溶解或缩短,导致牙根长度变短。
  • 原因: 牙齿移动过程中,牙根周围的牙槽骨发生改建(吸收和重建),压力侧骨吸收,张力侧骨形成,在极少数情况下,这种改建过程可能过度或异常,导致牙根自身也被吸收。
  • 程度: 大多数情况下,吸收非常轻微,不会影响牙齿的稳固性和寿命,甚至可能在X光片上难以察觉,但严重吸收会导致牙根明显缩短,增加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的风险。
  • 风险因素: 某些个体可能更容易发生牙根吸收(遗传因素),移动牙齿的力量过大或过快,移动方向不当(如扭转牙的根尖移动),某些牙齿(如上颌前牙)本身吸收风险相对较高,存在牙周病等。
  • 监测: 正畸医生通常会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拍摄X光片(尤其是根尖片)来监测牙根状况,如果发现严重吸收,医生会调整治疗方案。

🦷 2. 牙釉质脱矿与龋齿

  • 是什么: 牙釉质是牙齿最坚硬的保护层,脱矿是指牙釉质表面的矿物质(钙、磷等)流失,导致其变得脆弱、粗糙,更容易被细菌侵蚀,最终形成白垩色或棕色斑点(白斑),甚至发展成蛀牙(龋齿)。
  • 原因: 正畸治疗期间,托槽、弓丝等矫治器会大大增加口腔清洁的难度,食物残渣和细菌容易在这些装置周围积聚,形成牙菌斑,如果患者未能彻底清洁牙齿,牙菌斑产生的酸性物质会持续攻击牙釉质,导致脱矿和龋齿。
  • 预防与控制: 这是最需要患者配合来避免的伤害,关键在于严格的口腔卫生维护
    • 刷牙: 每次饭后(尤其是进食后)和睡前刷牙,每次至少2分钟,使用含氟牙膏,采用巴氏刷牙法,仔细清洁托槽周围、牙龈缘和牙面。
    • 牙线/牙缝刷: 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和托槽下方。
    • 冲牙器: 作为辅助清洁工具,能有效冲走食物残渣。
    • 氟化物: 使用含氟漱口水、含氟牙膏、或遵医嘱使用高浓度氟化物产品(如氟保护漆)来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促进再矿化。
    • 定期洁牙: 在矫正期间仍需每3-6个月进行专业洁牙。
  • 后果: 轻度脱矿可通过加强护理和氟化物使用逆转,严重的脱矿和龋齿一旦形成,可能需要树脂充填等修复治疗,影响美观和功能。

🦷 3. 牙龈退缩与牙槽骨改变

  • 牙龈退缩: 牙齿移动过程中,牙龈组织也会随之改建,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原本牙龈较薄、牙槽骨较薄或牙齿移动幅度过大时,牙龈可能无法完全覆盖移动后的牙根位置,导致牙龈边缘向根方退缩,暴露牙根,暴露的牙根可能对冷热酸甜敏感,且更容易发生龋坏。
  • 牙槽骨改建: 牙齿移动必然伴随牙槽骨的吸收和重建,这是治疗的基础,但过度的或不适当的移动可能导致牙槽骨量减少,长期来看可能影响牙齿的稳固性,良好的生物力学设计和患者配合能最大程度减少这种风险。

🦷 4. 咬合创伤(调整期)

  • 是什么: 在矫正过程中和矫正初期,牙齿咬合关系尚未完全稳定或达到理想状态,可能会出现个别牙齿早接触、咬合干扰或咬合过高等情况。
  • 原因: 牙齿在新的位置尚未完全适应和稳定,牙槽骨改建需要时间,或者橡皮筋、颌间牵引等附件的使用导致暂时性咬合变化。
  • 影响: 可能导致牙齿酸痛、咀嚼不适、颞下颌关节(TMJ)不适(如弹响、疼痛、张口受限)等。严重的、持续的咬合创伤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理论上可能增加牙齿松动度甚至牙根吸收的风险。
  • 处理: 正畸医生会通过精细调整弓丝、更换橡皮筋、调整咬合板等方式来逐步改善咬合关系,患者应及时反馈咬合不适感,通常这种创伤是暂时性的,随着治疗进展和保持器佩戴会逐渐改善。

🦷 5. 牙髓反应(短暂性)

  • 是什么: 牙齿移动初期,牙髓(牙齿内部的神经血管组织)可能对压力产生炎症反应。
  • 表现: 通常表现为牙齿酸痛、对冷热刺激敏感,尤其是在加力后几天内。
  • 特点: 这种反应通常是暂时性的,随着牙齿移动的完成和适应会逐渐消失,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造成永久性牙髓损伤,但如果力量过大或过猛,或者患者本身牙髓状况不佳(如有隐裂、深龋等),存在牙髓坏死的极小风险。

🦷 6. 矫治器相关的损伤

  • 口腔软组织溃疡: 矫治器的结扎丝、托槽边缘等可能摩擦口腔黏膜(如内颊、嘴唇、舌),形成溃疡,正畸蜡可以暂时缓解。
  • 牙齿表面刮擦: 矫治器在取戴过程中(尤其是传统托槽)或操作不当,可能对牙齿釉质造成轻微刮擦,但通常很浅,影响不大。

📌 总结与关键点

  1. 风险存在但可控: 牙齿矫正确实存在上述潜在风险,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风险是可控的、轻微的、暂时的,不会对牙齿健康造成永久性损害。
  2. 专业团队至关重要: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是规避风险的首要前提,医生会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包括牙周状况、牙根X光片),制定个性化方案,并在治疗中密切监控。
  3. 患者配合是关键: 口腔卫生维护是预防牙釉质脱矿和龋齿的核心。遵医嘱(如按时复诊、正确佩戴橡皮筋、使用辅助清洁工具)是保证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4. 沟通及时反馈: 治疗中任何异常不适(如剧烈疼痛、牙齿明显松动、咬合严重紊乱、牙龈出血严重等)都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5. 长期益处大于短期风险: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矫正带来的长期健康益处(改善咀嚼功能、维护牙周健康、预防异常磨损、提升美观和自信)远远超过其潜在的风险和可能的短期不适。

牙齿矫正本身不是“伤害”牙齿,而是通过可控的生物力学移动牙齿到理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专业医生的规范操作和患者的高度配合是确保牙齿健康、避免潜在伤害的基石。 在决定矫正前,与你的正畸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所有潜在风险和应对措施,并承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做好口腔卫生和配合,是获得成功且安全矫正效果的最佳途径。💪🏻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