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牙齿(正畸治疗)过程中出现牙龈突出(牙龈增生或牙龈肿大)是一个相对常见的问题,但需要认真对待,因为它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预示着口腔健康问题或影响矫正效果。

牙龈突出的可能原因
-
口腔卫生不良(最常见原因):
- 牙套(托槽、弓丝)的阻碍: 固定矫治器(牙套)本身会阻碍牙刷彻底清洁牙齿表面和牙龈边缘,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容易堆积在托槽周围、弓丝下方、牙龈沟内,引发牙龈炎症(牙龈炎),导致牙龈红肿、易出血、增生。
- 清洁难度增加: 佩戴活动矫治器(如隐形牙套)时,如果清洁不到位,牙菌斑同样会在牙齿和牙套之间滋生,刺激牙龈。
- 后果: 长期的牙龈炎若不控制,会发展为牙周炎,导致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甚至牙齿松动脱落。
-
矫正器刺激:
托槽边缘、弓丝末端、结扎丝等如果位置不当、松动或末端过长,会直接摩擦或压迫牙龈,导致局部创伤性炎症和增生。
-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特别是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可能引起药物性牙龈增生,这类增生通常与口腔卫生状况关系不大,即使清洁良好也可能发生。
-
牙龈纤维瘤病:
这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遗传性疾病,导致牙龈组织过度、无痛性地增生,覆盖部分牙齿。
-
矫正前存在的牙周问题未处理:
如果在开始矫正前就存在牙龈炎、牙周炎或牙龈增生,矫正过程中由于口腔卫生更难维护,这些问题往往会显著加重。
-
牙齿移动过快或方向不当:
在牙齿移动过程中,如果力量过大或方向不当,可能对牙周组织(包括牙龈)造成过度刺激或损伤,导致牙龈退缩或异常增生。
-
激素水平变化:
青春期、怀孕期间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会使牙龈对牙菌斑等刺激的反应更敏感,更容易发生炎症和增生(妊娠期牙龈炎)。
如何处理和预防牙龈突出
-
加强口腔卫生(核心!):
- 正确刷牙: 使用软毛牙刷(最好是小头、正畸专用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至少2分钟,特别注意清洁托槽周围、牙龈边缘、弓丝下方,可以使用电动牙刷(选择正畸头)提高清洁效率。
- 牙线/牙缝刷: 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或牙缝刷,彻底清洁牙缝和牙龈沟,牙缝刷能很好地清洁托槽和牙龈之间的区域,水牙线(冲牙器)是很好的辅助工具,能冲走食物残渣和软垢,但不能替代刷牙和牙线。
- 专业清洁: 遵循牙医或正畸医生的建议,定期(通常每3-6个月)进行专业的口腔洁治(洗牙),彻底清除牙结石和菌斑。
-
及时就医,调整矫正器:
- 复诊沟通: 在每次复诊时,主动告知医生牙龈的问题(红肿、出血、增生、疼痛等)。
- 调整刺激点: 医生会检查是否有托槽、弓丝等刺激牙龈,必要时进行打磨、调整位置或更换结扎丝,可以暂时使用正畸蜡覆盖刺激点缓解不适。
- 控制加力: 如果怀疑是牙齿移动过快导致,医生会调整加力方案。
-
专业的牙周治疗:
如果牙龈炎症严重或存在牙周炎,正畸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先暂停矫正或减慢矫正速度,转诊给牙周专科医生进行专业的牙周治疗(如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控制炎症后再继续矫正。
-
药物相关增生:
- 如果怀疑是药物引起的增生,需要咨询开药的医生和你的正畸医生,医生会评估是否可以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但这通常由内科医生决定),必须进行更严格的口腔卫生维护,并在必要时进行牙周治疗或牙龈切除术(通常在矫正结束后进行)。
-
牙龈纤维瘤病:
通常需要在矫正结束后,由牙周医生或口腔外科医生进行牙龈切除术,切除过度增生的牙龈组织。
-
矫正前的全面检查和准备:
开始矫正前,务必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包括牙周检查(牙周探诊、X光片),如有牙龈炎、牙周炎或牙龈增生,应先进行彻底的牙周治疗,待炎症控制、牙龈健康后再开始矫正。
-
饮食注意:
避免或减少食用粘性、过硬的食物,它们不仅容易损坏矫治器,也更容易卡在牙套上,增加清洁难度。
重要提醒
- 不要自行处理: 不要自行用工具去抠或修剪增生的牙龈,这可能导致感染和更严重的问题。
- 及时沟通: 牙龈问题在矫正中很常见,但不要忽视它,及时与你的正畸医生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团队协作: 正畸治疗有时需要正畸医生和牙周医生的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治疗方案。
- 耐心和坚持: 加强口腔卫生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尤其在矫正期间,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避免和解决牙龈问题的基石。
矫正牙齿时牙龈突出,首要原因是口腔卫生维护困难导致的牙龈炎症,加强日常清洁(刷牙、牙线、牙缝刷、冲牙器)、定期专业洁治、及时复诊让医生调整刺激点是预防和处理的关键,如果问题严重或与药物、疾病相关,则需要专业的牙周治疗或医生会诊,务必重视口腔卫生,并与你的正畸医生保持密切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