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器绝对不能自行拆卸或拔下来!强行拆卸会严重损坏矫正器、损伤牙齿和牙龈,甚至导致整个矫正失败,需要重新开始治疗。

处理方式取决于你佩戴的是哪种类型的矫正器:
📍 1. 传统金属/陶瓷托槽矫正器(最常见)
- 特点: 牙齿上粘有小方块(托槽),通过弓丝连接。
- 如何“取下”:
- 必须由正畸医生操作: 拆除矫正器是一个专业医疗操作,医生会使用专门的工具(如去托钳、去托钳等)小心地将粘在牙齿表面的托槽和残留的粘接剂去除。
- 过程: 医生会先去除弓丝,然后逐个去除托槽,去除托槽时需要非常小心,避免用力过猛损伤牙齿表面(牙釉质)或牙龈,去除后,牙齿表面会残留粘接剂,医生会使用器械或喷砂等方式彻底清除干净,使牙齿表面光滑。
- 时机: 通常在矫正完成,达到预期效果后,由医生安排拆除时间,拆除后一般需要佩戴保持器,以维持矫正效果。
📍 2. 隐形矫正器(如隐适美、时代天使等)
- 特点: 一系列透明的、可自行摘戴的牙套。
- 如何“取下”:
- 可以自行摘戴: 这是隐形矫正的主要优势之一,摘戴是设计好的,相对容易。
- 摘戴方法:
- 从后牙开始: 用手指从后牙(通常是臼齿)的边缘或舌侧(内侧)轻轻向上或向外勾住牙套边缘。
- 逐颗脱出: 沿着牙套边缘,从前到后或从后到前,轻轻地将牙套从牙齿上“脱”下来,避免用力拉扯某个点导致牙套变形或损坏。
- 戴回: 同样从后牙开始,对准牙齿,轻轻按压,使牙套完全贴合牙齿,从前到后或从后到前按压就位。
- 注意事项:
- 清洁: 每次吃饭、刷牙后都要摘下牙套清洁牙齿和牙套本身。
- 佩戴时间: 每天必须佩戴足够的时间(通常20-22小时以上),以保证矫正效果。
- 避免损坏: 摘戴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用指甲划伤牙套或用力过猛导致牙套变形,不要用热水冲洗牙套,防止变形。
📍 3. 舌侧矫正器
- 特点: 托槽粘在牙齿的内侧(舌侧),从外面看不到。
- 如何“取下”:
- 必须由正畸医生操作: 舌侧矫正器的拆卸和传统托槽矫正器类似,都需要专业工具和技巧,因为位置特殊,操作难度更大,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更高。绝对不能自行尝试拆卸。
📍 4. 其他类型(如活动矫正器、保持器等)
- 活动矫正器/保持器: 通常设计为可自行摘戴,类似于隐形牙套的摘戴方式,遵循医生的具体指导。
📍 重要提醒和总结
- 托槽脱落 ≠ 整个矫正器可以取下: 如果矫正器上的单个托槽脱落了:
- 不要尝试自己粘回去或拆卸整个矫正器!
- 保存好脱落的托槽。
- 尽快联系你的正畸医生! 医生会安排时间为你重新粘托槽,在复诊前,弓丝可能会戳嘴或松动,可以用正畸蜡覆盖保护,但不要自行调整。
- 专业操作是关键: 无论是传统托槽、舌侧矫正器还是隐形矫正器的最终拆除(完成矫正后),都必须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正畸医生进行,他们有合适的工具、技术和经验,确保安全、有效地完成拆除,并保护你的牙齿健康。
- 自行拆卸的风险:
- 损坏矫正器: 导致矫正器失效,需要重新制作或更换,增加费用和时间。
- 损伤牙齿: 用力不当可能刮伤牙釉质,甚至导致牙齿松动或脱落。
- 损伤牙龈和口腔软组织: 工具或矫正器边缘可能划伤口腔。
- 影响矫正效果: 强行拆卸会打乱牙齿移动计划,导致矫正失败或需要更长时间。
- 卫生问题: 拆卸后清洁不到位,容易蛀牙或牙龈发炎。
- 隐形矫正的“取下”是设计好的: 隐形牙套可以自行摘戴是它的功能,但完成矫正后的最终拆除(即不再需要任何牙套,转为佩戴保持器)也必须由医生确认并指导。
- 隐形矫正器: 在治疗期间,可以按照正确方法自行摘戴(用于清洁、进食)。
- 所有类型的矫正器(包括隐形矫正器最终完成治疗时): 最终拆除或处理(如完成矫正后拆除托槽、或不再需要任何矫正器时)必须由你的正畸医生进行。
- 托槽脱落: 不要自行拆卸整个矫正器! 保存脱落部件,尽快联系医生复诊。
请务必遵循你正畸医生的具体指导,有任何疑问或问题(如托槽脱落、牙套损坏、不适感等),第一时间联系你的医生或诊所。 不要尝试自己动手处理矫正器,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