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矫正牙齿骨量不足怎么办?能顺利矫正吗?

矫正牙齿时遇到“骨量不足”是一个相对常见但处理起来比较复杂的问题。骨量不足指的是支撑牙齿的牙槽骨在宽度、高度或长度上不足以理想地容纳和排列所有牙齿,这会导致牙齿拥挤、错位、甚至无法正常移动到理想位置。

矫正牙齿骨量不足怎么办?能顺利矫正吗?-图1

骨量不足的主要原因

  1. 先天因素:

    • 颌骨发育不足: 上颌骨或下颌骨本身发育过小,无法容纳所有牙齿。
    • 牙齿过大或数量过多: 牙齿尺寸相对颌骨过大,或者存在多生牙。
    • 遗传因素: 家族中可能有类似的骨骼问题。
  2. 后天因素:

    • 牙齿早失: 乳牙过早脱落,导致邻牙倾斜、移位,占据空间,恒牙萌出时骨量不足。
    • 牙周病: 严重的牙周病导致牙槽骨吸收、破坏,骨量减少。
    • 长期缺牙未修复: 缺失牙位置的牙槽骨会因为缺乏功能性刺激而逐渐萎缩吸收。
    • 不良习惯: 如长期口呼吸、吮指、吐舌等,可能影响颌骨发育和牙齿排列。
    • 外伤或手术: 导致颌骨缺损或骨量不足。

骨量不足对矫正的影响

  • 排齐困难: 没有足够空间,牙齿无法排齐到理想位置。
  • 效果受限: 即使排齐,也可能无法达到最佳的咬合关系和面部美观。
  • 牙齿移动受限: 牙齿移动需要健康的牙槽骨支持,骨量不足会限制移动范围和速度。
  • 稳定性差: 骨量不足可能导致矫正后牙齿容易复发回原位。
  • 增加治疗难度和复杂性: 通常需要更复杂的治疗计划和更长的治疗时间。

解决骨量不足的矫正策略(需要根据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

正畸扩展(针对宽度不足)

  • 快速腭扩展: 主要针对上颌骨宽度不足(尤其是青少年,骨缝尚未完全闭合),通过在腭中缝施加持续轻力,刺激新骨形成,增加上颌骨宽度,这是解决上颌骨宽度不足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 慢速腭扩展/牙弓扩展: 主要针对牙弓本身的宽度不足,通过移动牙齿来扩大牙弓,适用于骨缝已闭合的青少年和成人,但效果相对有限,需要谨慎评估,避免复发和牙根吸收。
  • 分段切开: 在牙弓上做小切口,利用牙齿移动来扩展牙弓宽度,比单纯正畸扩展效果更好,但需要手术辅助。

骨皮质切开术

  • 原理: 在需要移动牙齿区域的牙槽骨表面做几道微小的切口(不穿透骨膜),这会暂时性地“松解”骨皮质,降低牙齿移动的阻力,加速牙齿移动,并可能促进局部骨改建和骨量增加。
  • 优点: 显著加速牙齿移动,减少治疗时间;可能为拥挤的牙齿创造更多空间;创伤相对较小。
  • 适用: 成人牙槽骨致密、移动困难、需要快速移动牙齿或为拥挤创造空间的情况,常与微种植体支抗联合使用。

牵张成骨术

  • 原理: 一种外科手术,通过切开并分离骨块,在骨断端间放置牵张器,然后以每天约1mm的速度缓慢牵开骨块,刺激骨间隙内新骨形成,从而增加骨量(高度、宽度或长度)。
  • 优点: 能显著增加骨量,效果确切,可解决严重的骨量不足问题。
  • 适用: 严重的颌骨发育不足(如下颌后缩、上颌前突伴骨量不足)、外伤或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修复,通常需要复杂的正颌手术配合。
  • 缺点: 创伤大,治疗周期长(需要骨矿化期),需要多次手术,费用高。

骨移植/骨增量术

  • 原理: 通过手术在骨量不足的区域植入自体骨(如从下巴、髋骨取)、异体骨或人工骨材料,引导新骨生长,增加骨量。
  • 适用: 局部骨缺损(如缺牙区骨量严重不足)、牙周病导致的骨吸收区域准备种植牙、为正畸移动创造骨支持。
  • 缺点: 需要手术,有供区损伤风险(自体骨),成骨时间较长,费用高。

微种植体支抗

  • 原理: 在牙槽骨内植入微小的钛钉(种植体),作为稳定的支抗点,提供强大的矫治力,精确控制牙齿的移动(如压低、伸长、整体移动、远中移动等)。
  • 优点: 解决了传统支抗(如支抗牙、头帽)依赖性差、易复发的问题,能有效解决骨量不足导致的牙齿移动难题,
    • 压低伸长的牙齿,为拥挤创造空间。
    • 整体移动牙齿集团,避免牙齿倾斜。
    • 远中移动磨牙,为前牙排齐创造空间。
    • 作为骨皮质切开术或牵张成骨术的稳定支抗。
  • 适用: 几乎所有类型的骨量不足导致的正畸难题,是现代正畸解决骨量不足问题的核心技术之一。

正颌手术

  • 原理: 通过手术移动整个颌骨(上颌骨、下颌骨或两者),纠正颌骨位置关系和大小不调,从根本上解决因颌骨发育不足导致的骨量问题和严重的牙颌畸形。
  • 适用: 严重的骨骼性畸形(如上颌后缩、下颌前突/后缩、面部不对称)且骨量严重不足,单纯正畸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 缺点: 是大型手术,创伤大,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多学科(正畸、颌面外科)密切配合,治疗周期长(术前正畸-手术-术后正畸)。

拔牙策略(谨慎评估)

  • 原理: 在骨量严重不足,且无法通过上述方法有效增加空间时,可能需要拔除某些牙齿(通常是非关键牙或磨牙)来为剩余牙齿创造空间。
  • 适用: 拥挤非常严重,且其他增加骨量/空间的方法效果不佳或风险过高时。
  • 缺点: 永久失去牙齿,可能影响咀嚼功能和面部支撑(尤其是拔除磨牙),需要谨慎评估拔牙的利弊和替代方案。

治疗的关键点

  1. 精准诊断: 通过X光片(全景片、头颅侧位片、CBCT)、模型、口内口外检查等,准确评估骨量不足的类型(宽度、高度、长度)、程度、原因以及与面部、咬合的关系。
  2. 多学科合作: 对于复杂的骨量不足问题,尤其是涉及颌骨发育或需要手术的情况,正畸医生和颌面外科医生必须紧密合作制定方案。
  3. 个性化方案: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骨骼发育状态、具体问题、期望值、经济状况等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
  4. 耐心与沟通: 解决骨量不足的矫正通常比普通矫正更复杂、耗时更长、费用更高,患者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
  5. 长期保持: 治疗结束后,必须严格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尤其是对于涉及骨改建或手术的病例。

骨量不足是牙齿矫正中的挑战,但并非无解,现代正畸学和颌面外科提供了多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如正畸扩展、骨皮质切开术、微种植体支抗、牵张成骨术、骨移植术以及正颌手术等。核心在于早期发现、精准诊断,并由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必要时联合颌面外科医生)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可能更复杂、更长,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患者的配合,通常都能获得满意的矫正效果和稳定的结果,如果你或你的孩子被诊断为骨量不足,建议尽快咨询专业的正畸医生进行详细评估。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