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矫正牙齿三类指什么?哪种适合你?

“矫正牙齿三类”通常指的是正畸学中Angle分类法里的第三类错颌畸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颌”或“地包天”

矫正牙齿三类指什么?哪种适合你?-图1

这是一种常见的牙齿和颌骨发育异常,需要专业的正畸治疗来矫正。

以下是关于第三类错颌(三类错颌)的详细解释:

什么是第三类错颌?

根据Angle分类法(根据上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咬合关系分类):

  • 第一类错颌: 上下颌第一恒磨牙为中性关系(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颊沟处),但存在其他牙齿排列异常(如拥挤、稀疏、深覆合、深覆盖等)。
  • 第二类错颌: 下颌第一恒磨牙咬合在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即上颌磨牙靠后了),又分为分I型(上颌前突)和II型(下颌后缩)。
  • 第三类错颌: 下颌第一恒磨牙咬合在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即下颌磨牙靠前了),这是第三类错颌的核心特征。

通俗理解,就是下牙包住了前牙的上牙,从正面看,下巴可能显得比较突出。

第三类错颌的主要特征和表现

  1. 牙齿咬合关系(核心特征):
    • 前牙反颌: 这是最典型的表现,上下前牙咬合时,下前牙咬合在上前牙的唇侧(外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包天”或“兜齿”。
    • 后牙近中咬合: 上下颌后牙(如第一恒磨牙)的咬合关系是近中的,即下颌牙相对于上颌牙更靠前。
  2. 面部外观:
    • 侧面观: 面部中1/3(鼻部)可能显得凹陷,下1/3(下巴)显得前突,形成“月牙脸”或“凹面型”。
    • 正面观: 可能伴有面部不对称(如下颌偏斜),或者上唇显得较瘪。
  3. 牙齿排列: 可能存在拥挤、稀疏等其他问题,但核心是反颌。
  4. 咀嚼功能: 反颌会影响正常的咀嚼效率,可能导致牙齿磨损不均。
  5. 发音: 可能对某些发音(如齿音、舌齿音)产生轻微影响。
  6. 心理健康: 面部外观异常可能影响患者的自信心和社交。

第三类错颌的常见原因

第三类错颌的原因复杂,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遗传因素: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父母或家族中有反颌病史,子女发生的概率显著增高。
  2. 不良口腔习惯:
    • 咬上唇习惯: 长期用下牙咬住上唇,会推上前牙向内移动,同时可能刺激下颌骨向前生长。
    • 吐舌习惯: 舌头长期顶在前牙舌侧,也会推上前牙向内。
    • 下颌前伸习惯: 长时间将下巴前伸。
  3. 乳牙期问题:
    • 乳牙早失: 乳牙过早脱落,邻牙移位,导致恒牙萌出空间不足或位置异常。
    • 乳牙滞留: 乳牙该掉不掉,阻碍恒牙正常萌出。
    • 乳牙反颌未及时纠正: 乳牙期的反颌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影响颌骨发育,发展为恒牙期的骨性反颌。
  4. 替牙期问题: 替牙过程中出现障碍,导致恒牙萌出位置异常。
  5. 骨骼因素(骨性反颌):
    • 上颌骨发育不足: 上颌骨在前后方向上生长不够,显得靠后。
    • 下颌骨发育过度: 下颌骨在前后方向上生长过多,显得靠前。
    • 上颌骨发育不足 + 下颌骨发育过度: 两者同时存在,反颌更严重。
    • 骨性因素是第三类错颌中较为复杂和棘手的情况,尤其是严重的骨性反颌,单纯正畸效果有限,常需要配合正颌手术。

第三类错颌的治疗

治疗目标是解除反颌,改善咬合关系,恢复面部美观和功能,稳定疗效,治疗方案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反颌的严重程度、是牙性反颌还是骨性反颌。

  1. 儿童替牙期(早期干预):

    • 对于功能性反颌(由不良习惯引起)或轻度骨性反颌,在替牙期进行干预非常重要。
    • 方法:
      • 去除不良习惯: 破除咬唇、吐舌等习惯。
      • 活动矫治器: 如上颌颌垫式活动矫治器,利用颌垫打开咬合,引导下颌向后退位,解除反颌。
      • 固定矫治器: 对于较复杂的反颌,可使用固定矫治器配合颌垫、口外弓等装置进行矫治。
      • 前方牵引矫治器: 对于上颌骨发育不足导致的反颌,使用前方牵引装置刺激上颌骨向前生长。
    • 目的: 引导颌骨向正常方向生长,纠正反颌,为恒牙萌出创造良好环境,避免畸形加重。
  2. 恒牙早期(青少年期):

    • 大多数恒牙已经萌出,此时可以进行全面的固定矫治(如传统“钢牙”矫治器)或隐形矫治。
    • 对于严重的骨性反颌,此阶段仍可尝试通过正畸手段进行一定程度的掩饰性治疗(即通过牙齿移动来掩盖骨骼问题),但效果有限,且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正畸医生会密切评估,判断是否需要成年后手术。
  3. 成人期:

    • 牙性反颌: 可以通过固定矫治器、隐形矫治器等进行矫正,效果通常较好。
    • 骨性反颌(尤其是中重度): 单纯正畸效果有限,常需要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 正畸治疗: 先进行术前正畸,将牙齿排列整齐,为手术创造条件。
      • 正颌手术: 通过外科手术移动颌骨位置(如上颌骨前移、下颌骨后移或两者结合),从根本上纠正骨骼畸形。
      • 术后正畸: 手术后进行精细的咬合调整,确保牙齿关系稳定、美观。

治疗后的保持

无论哪个阶段完成矫正,都需要佩戴保持器来维持治疗效果,防止复发,反颌,尤其是骨性反颌,复发风险相对较高,保持阶段需要更严格遵从医嘱。

“矫正牙齿三类”指的是第三类错颌畸形(反颌/地包天),其核心特征是下颌第一恒磨牙咬合在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表现为前牙反颌(下前牙包住上前牙),常伴有下颌前突的面型,原因复杂,遗传是主因,不良习惯、乳牙问题、骨骼因素等也参与其中,治疗需根据年龄、类型(牙性/骨性)、严重程度制定方案,儿童早期干预效果佳,成人骨性严重者常需手术。务必寻求专业正畸医生的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方案。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