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牙齿矫正手术方法有哪些?不同情况如何选?效果如何?

🦷 一、核心的非手术矫正方法(正畸治疗)

这是绝大多数牙齿矫正采用的方法,目标是移动牙齿到正确的位置,改善咬合、功能和美观,主要类型包括:

牙齿矫正手术方法有哪些?不同情况如何选?效果如何?-图1

  1. 固定矫治器(牙套):

    • 金属托槽: 最常见,由金属托槽和弓丝组成。
    • 陶瓷托槽: 托槽颜色接近牙齿,更美观。
    • 自锁托槽: 减少摩擦力,可能缩短治疗时间,复诊间隔可能延长。
    • 舌侧矫治器: 托槽粘在牙齿内侧,完全隐形,但技术要求高,价格贵,初期可能影响发音和舒适度。
  2. 活动矫治器:

    • 隐形矫治器: 如隐适美、时代天使等,由一系列透明的、可摘戴的牙套组成,每副牙套轻微移动牙齿,美观舒适,可摘戴,便于清洁,但需要患者高度配合(每天佩戴20-22小时),费用较高,适用于轻度到中度错颌畸形。
    • 传统活动矫治器: 现在较少用于主要矫正,多用于早期干预或保持。
  3. 其他辅助装置:

    • 扩弓器: 扩宽牙弓。
    • 间隙保持器: 为恒牙保留位置。
    • 头帽/颈带: 用于牵引牙齿或控制颌骨生长(尤其在青少年)。
    • 功能性矫治器: 如肌激动器、生物调节器等,用于引导颌骨生长(青少年)。

🏥 二、需要结合手术的矫正方法(正颌手术)

当牙齿和颌骨的关系存在严重不协调(骨骼性错颌畸形)时,单纯移动牙齿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甚至可能加重问题,这时就需要正颌手术来重新定位颌骨,然后再配合正畸治疗精细调整牙齿位置。

🔪 1. 正颌手术是什么?

  • 定义: 一项外科手术,通过截断上颌骨(上颌骨)、下颌骨(下颌骨)或两者,然后将其移动到正确的位置,用钛板钛钉固定,从而改善面部轮廓、咬合功能和呼吸功能。
  • 目的: 解决因颌骨大小、位置或形态异常导致的严重错颌畸形,如:
    • 严重的下颌前突(地包天): 下巴过度前突。
    • 严重的上颌前突(龅牙): 上颌骨过度前突,牙齿和上唇前突。
    • 严重的下颌后缩(小下巴): 下巴后缩,面中份相对前突。
    • 严重的双颌前突: 上下颌骨都前突。
    • 严重的开颌: 上下前牙无法咬合,甚至后牙也咬不住。
    • 严重的长面综合征/短面综合征: 面部垂直高度异常。
    • 伴有严重功能障碍: 如咀嚼困难、发音不清、睡眠呼吸暂停等。
    • 面部严重不对称。

🔄 2. 正颌手术与正畸治疗的关系(非常重要!)

正颌手术和正畸治疗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通常称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标准流程是:

  1. 术前正畸(去代偿):

    • 在手术前,正畸医生会先进行一段时间的牙齿排齐和整平治疗。
    • 关键目的: 将牙齿从其异常的位置移动到一个与未来手术后的颌骨位置相匹配的“代偿性”位置,简单说,就是把牙齿从它们现在歪歪扭扭、为了适应畸形颌骨的位置,移动到手术后排齐时它们最终应该在的位置(想象把棋子从棋盘上临时挪开,为挪动棋盘腾地方),这通常需要拔除一些健康牙齿(通常是前磨牙)来创造空间。
    • 结果: 此时牙齿看起来可能比术前更“乱”或更“龅”,但这是为了手术成功做的必要准备。
  2. 正颌手术:

    • 在术前正畸达到预期目标后,进行外科手术。
    • 全麻下,外科医生(通常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按照精确设计的方案,截断上颌骨、下颌骨或两者,将其移动到新的、正确的三维位置(前后、左右、上下),然后用钛板钛钉坚固内固定。
    • 手术时间通常较长(数小时),需要住院几天。
  3. 术后正畸(精细调整):

    • 手术后约1-2周,待肿胀消退、初步愈合后,重新戴上牙套(或更换隐形牙套)。
    • 关键目的: 在新的颌骨位置上,进行精细的牙齿排齐、关闭间隙、调整咬合关系,使牙齿之间、牙齿与颌骨之间达到完美的功能和美观状态,这是将“棋子”最终归位的过程。
    • 这个阶段通常需要几个月到一年多。
  4. 保持:

    正畸结束后,需要长期佩戴保持器,防止牙齿和颌骨复发。

🩹 3. 正颌手术相关的其他小手术(非核心矫正手术)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有时也会用到一些微创的小手术来辅助治疗,这些不属于正颌手术范畴,但也属于“手术”:

  • 种植体支抗(骨钉/微种植钉):

    • 目的: 提供强大的、稳定的支抗力量,用于移动牙齿(特别是压低、远中移动、整体移动等),避免不需要移动的牙齿发生移位。
    • 过程: 在牙槽骨内植入微小的钛钉(直径约1.8-2.0mm),作为“把手”来挂橡皮筋或弹簧施加力量,植入过程很快,通常在局麻下几分钟完成,创伤小,愈合快。
    • 重要性: 现代正畸中非常常用和重要的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正畸治疗的可能性。
  • 牙槽骨修整术:

    • 目的: 调整牙槽骨的形态,去除多余的骨刺或修整不平整的骨面,为牙齿排齐或修复创造条件,改善牙龈形态。
    • 过程: 通常在局麻下进行,属于小手术。
  • 系带修整术:

    • 目的: 修整过厚的唇系带或舌系带,防止其牵拉导致牙缝过大或影响发音。
    • 过程: 简单的小手术。
  • 拔牙术:

    虽然很多人不认为拔牙是“手术”,但它确实是一种外科操作,在正畸中,为了排齐牙齿、解除拥挤、创造内收空间或进行去代偿,拔除某些牙齿(通常是前磨牙)是常见且必要的步骤。

📌 总结与关键点

  1. 核心矫正非手术: 绝大多数牙齿矫正通过佩戴牙套(固定或隐形)完成,是非手术方法。
  2. 正颌手术针对骨骼问题: 当存在严重的颌骨位置、大小或形态异常(骨骼性错颌畸形)时,需要正颌手术来重新定位颌骨。
  3. 联合治疗是标准流程: 正颌手术必须与正畸治疗紧密结合,遵循“术前正畸(去代偿) -> 手术 -> 术后正畸(精细调整) -> 保持”的流程,两者缺一不可。
  4. 微创辅助手术: 种植体支抗(骨钉)等是现代正畸中常用的小手术,用于提供稳定支抗。
  5. 专业评估至关重要: 是否需要手术、需要哪种手术,必须由正畸医生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X光片(头影测量)、模型分析等后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切勿自行判断或寻求非专业人士的建议。
  6. 费用与风险: 正颌手术费用高昂(通常数万至十几万人民币),且属于大手术,有麻醉风险、出血、感染、神经损伤(可能影响下唇感觉)、复发等风险,需要充分了解和权衡。

📎 建议

如果你对自己的牙齿或面部骨骼形态有严重担忧,或者被医生告知可能需要手术矫正,请务必:

  • 寻求专业咨询: 咨询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和口腔颌面外科医生。
  • 进行全面检查: 包括口腔检查、X光片(全景片、头颅侧位片)、CT(有时需要)、取模型等。
  • 详细沟通: 了解你的问题、治疗方案、手术必要性、流程、预期效果、风险、费用、恢复时间等所有细节。
  • 做出知情决定: 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与医生共同决定最适合你的治疗方案。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清晰地了解牙齿矫正中涉及手术的相关内容!😊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