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照牙齿矫正”这个说法比较笼统,通常指的是激光技术在牙齿矫正(正畸)过程中的应用,需要明确的是,激光本身不能替代传统的托槽(牙套)或隐形矫正器来移动牙齿,它主要作为一种辅助工具,用于处理矫正过程中出现的特定问题或提高某些环节的效率。

以下是激光在牙齿矫正中最常见的几种应用场景:
软组织手术(最常见和成熟的应用)
这是激光在正畸领域最主要、最广泛的应用,它利用激光的能量精确切割、汽化或重塑口腔内的软组织(牙龈、口腔黏膜、系带等)。
-
目的:
- 暴露牙齿粘接托槽/附件: 在戴牙套之前,如果牙龈覆盖了部分牙冠(牙龈增生或牙龈肥大),影响托槽的牢固粘接,可以用激光精确切除多余的牙龈组织,让牙齿暴露更多,便于操作。
- 修整牙龈形态(牙龈成形术): 矫正后,牙龈形态可能不美观(如“黑三角”周围的牙龈形态不自然),或者牙龈边缘位置不理想,激光可以精确重塑牙龈轮廓,使其更美观、更健康。
- 切除系带(唇/舌系带修整术): 如果上唇系带或舌系带附着位置过低,可能影响牙齿排列或导致牙缝过大,激光可以快速、精准地切断或修整系带,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
- 处理牙龈炎症(牙龈切除术/牙龈成形术): 矫正过程中,口腔卫生维护不当容易导致牙龈炎、牙龈增生,激光可以切除发炎增生的牙龈组织,清除菌斑和牙结石(需配合其他器械),促进牙龈健康恢复。
- 处理口腔溃疡或软组织创伤: 矫正器摩擦口腔黏膜可能导致溃疡,激光可以快速汽化溃疡组织,减轻疼痛,促进愈合。
-
优点:
- 精确微创: 激光切割精准,对周围组织损伤小。
- 出血少: 激光有凝固血管的作用,术中出血显著减少。
- 肿胀轻: 创伤小,术后肿胀通常较轻。
- 疼痛感低: 术中麻醉需求可能减少,术后疼痛感通常较传统手术轻。
- 恢复快: 创面愈合相对迅速。
- 减少感染风险: 激光高温有杀菌作用。
加速牙齿移动(研究阶段,应用相对有限)
这是目前研究较多但临床应用尚不广泛且存在争议的领域,主要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如低能量激光)照射牙齿周围的牙槽骨,试图刺激骨改建过程,从而加速牙齿移动。
- 原理(假说): 激光可能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性,或者调节局部生长因子的释放,来加速牙槽骨的吸收和重建过程。
- 现状:
- 一些临床研究显示可能有一定效果,但证据强度和一致性尚不足。
- 效果因人而异,且加速程度可能有限。
- 不同研究使用的激光类型、参数、照射方案差异很大,缺乏统一标准。
- 并非所有正畸医生都采用此技术,且通常作为辅助手段,而非常规加速方案。
- 费用相对较高。
- 常见设备: 如某些品牌的低能量激光设备(如LAPIP系统主要用于牙周治疗,部分研究用于正畸加速)。
其他辅助应用
- 去釉(减径): 对于需要少量减小牙齿宽度来关闭牙缝的患者,理论上可以用激光精确去除少量牙釉质,但实际操作中,高速手机(牙钻)配合金刚砂车针仍然是更常用、更可控、更成熟的技术,激光去釉的应用相对较少。
- 清洁托槽/附件表面: 在更换隐形牙套或调整托槽时,有时需要清洁牙齿表面残留的粘接剂,激光可以辅助去除部分残留物,但通常仍需配合器械刮除和抛光。
重要澄清与注意事项
- “激光矫正” ≠ “用激光移动牙齿”: 激光不能像隐形牙套或托槽那样施加力量来移动牙齿,牙齿移动的核心力量来源于托槽、弓丝、橡皮筋或隐形牙套本身,激光只是处理软组织或(理论上)加速骨改建的辅助工具。
- 不是所有正畸都需要激光: 大部分简单的正畸病例可能完全不需要激光,激光主要用于处理特定的软组织问题或作为加速牙齿移动的尝试性手段。
- 效果因人而异: 尤其是加速牙齿移动的效果,个体差异大,且临床证据尚不充分。
- 费用: 激光治疗通常比传统手术方式费用更高。
- 安全性: 在专业医生操作下,激光在口腔软组织手术中是相对安全的,但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避免损伤牙齿、骨组织或重要神经血管,操作者需经过专门培训。
- 选择医生: 如果考虑使用激光进行正畸辅助治疗,务必选择同时具备正畸专科资质和激光操作经验的医生,他们能准确判断是否需要激光、选择合适的激光类型和参数,并确保安全有效。
“激光照牙齿矫正”通常指的是利用激光技术辅助正畸治疗,最核心和成熟的应用是口腔软组织手术(如牙龈修整、系带切除),用于改善美观、暴露牙齿、处理炎症等,在加速牙齿移动方面,虽有研究但临床应用尚不广泛且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激光是正畸医生的得力助手,但不是矫正牙齿本身的主力军。
如果你正在考虑牙齿矫正,并被告知可能需要激光治疗,建议你与你的正畸医生详细沟通,了解具体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建议使用激光、预期效果、费用以及替代方案是什么,以便做出明智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