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牙齿矫正的过程具体是怎样的?包含哪些关键步骤?

牙齿矫正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通常需要1-3年甚至更长时间,具体取决于牙齿问题的复杂程度和矫正目标,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阶段:

牙齿矫正的过程具体是怎样的?包含哪些关键步骤?-图1

🦷 第一阶段:矫正前准备与诊断(咨询与方案设计)

  1. 初步咨询:

    • 你会去看正畸医生(专门做牙齿矫正的牙医)。
    • 医生会了解你的主诉(为什么想矫正)、口腔健康史、生活习惯(如是否夜间磨牙)和期望效果。
    • 进行初步的口腔检查,观察牙齿排列、咬合关系、面部轮廓等。
  2. 全面检查与数据收集:

    • 口腔检查: 详细检查牙齿、牙龈、咬合关系、颞下颌关节等。
    • X光片: 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看全口牙齿、牙根、牙槽骨)、头颅侧位片(用于分析面部骨骼关系和牙齿位置)、根尖片(看个别牙齿)。
    • 取模: 用印模材料或口内扫描仪获取你牙齿的精确模型(石膏模型或数字模型),用于分析牙齿排列、制作保持器、有时也用于制作矫治器。
    • 拍照: 拍摄面部照片(正面、侧面、微笑)和口内照片(牙齿、咬合),用于记录初始状态和评估效果。
    • 其他检查(如需要): 可能包括CBCT(三维锥形束CT,用于复杂病例或评估牙槽骨、埋伏牙等)、牙周检查(评估牙龈健康)。
  3. 诊断与方案设计:

    • 正畸医生会综合所有检查数据,分析你的牙齿问题(如拥挤、稀疏、龅牙、地包天、深覆合、深覆盖、中线不齐等)。
    • 确定矫正的目标(不仅仅是排齐牙齿,还包括改善咬合、面部美观、功能等)。
    • 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
      • 选择矫正器类型:传统金属托槽、陶瓷托槽(接近牙齿颜色)、自锁托槽(摩擦力小,可能复诊间隔长)、舌侧矫治器(粘在牙齿内侧,隐蔽)、隐形矫治器(如隐适美、时代天使等透明牙套)。
      • 估算治疗时间。
      • 估算费用(通常包含矫治器、拔牙(如需要)、骨钉(如需要)、保持器等)。
      • 讨论拔牙的可能性(对于严重拥挤或前突,拔牙是常见且有效的方案)。
      • 讨论是否需要使用其他辅助装置,如扩弓器、骨钉(微种植钉)、橡皮筋等。
    • 与你充分沟通: 医生会详细解释你的问题、推荐方案、预期效果、治疗步骤、时间、费用、可能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并解答你的所有疑问。你需要和医生达成共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第二阶段:治疗开始与主动加力(戴矫治器)

  1. 矫治器粘接/佩戴:

    • 传统/陶瓷/自锁托槽: 在牙齿表面酸蚀、涂粘接剂,然后将托槽精确地粘在预定位置,之后将第一根弓丝放入托槽槽沟内,这个过程通常需要1-2小时。
    • 隐形矫治器: 基于你的牙齿模型,医生设计一系列透明牙套(通常每副戴1-2周),你会在诊所拿到第一副或几副牙套,并学习如何自行摘戴,之后按医嘱定期更换新牙套。
    • 舌侧矫治器: 过程类似传统托槽,但托槽粘在牙齿内侧,技术要求更高,操作更复杂,时间也更长。
  2. 首次复诊与调整:

    • 通常在戴矫治器后1-4周进行第一次复诊。
    • 医生会检查矫治器是否粘接牢固、弓丝是否入槽、是否有软组织刺激。
    • 对于传统/陶瓷/自锁托槽或舌侧矫治器,医生可能会进行初步的加力调整(如更换稍粗或不同材质的弓丝、加小圈弹簧、挂橡皮筋等)。
    • 对于隐形矫治器,医生会检查牙套贴合度,并给你下一阶段的牙套。
    • 可能感到不适: 戴上矫治器后的几天内,牙齿会有酸胀、疼痛感(通常在3-5天内缓解),这是牙齿开始移动的正常现象,可以吃软食、服用常规止痛药缓解。

🦷 第三阶段:治疗中期与精细调整(持续加力与移动)

  1. 定期复诊:

    • 这是矫正过程中最长的阶段,也是牙齿移动最关键的阶段。
    • 复诊频率:
      • 传统/陶瓷/自锁托槽:通常每4-8周复诊一次。
      • 隐形矫治器:通常每6-12周复诊一次(由医生根据你的进度决定)。
      • 舌侧矫治器:通常每4-6周复诊一次。
    • 每次复诊内容:
      • 检查口腔卫生、牙龈健康、有无龋齿。
      • 检查牙齿移动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
      • 进行加力调整:
        • 更换更粗、更硬或不同形状的弓丝(逐步引导牙齿移动到目标位置)。
        • 更换新的隐形牙套。
        • 调整托槽位置(有时需要重新粘接)。
        • 挂橡皮筋(用于调整咬合关系、关闭间隙、纠正中线等)。
        • 加力或调整其他装置(如扩弓器、骨钉)。
      • 处理托槽脱落、弓丝扎嘴等小问题。
      • 进行必要的洁牙或牙周治疗。
  2. 牙齿移动:

    • 通过持续的、轻柔的力(由弓丝、橡皮筋、矫治器本身产生),牙齿在牙槽骨中缓慢移动,牙槽骨一侧被吸收,另一侧增生,为牙齿移动提供空间。
    • 这个阶段可能涉及拔牙后的间隙关闭、扭转牙的纠正、咬合关系的精细调整等。

🦷 第四阶段:治疗结束与保持(拆除矫治器)

  1. 达到目标:

    经过持续加力,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关系良好,面部美学改善,达到医生和你共同设定的矫正目标。

  2. 拆除矫治器:

    • 医生会确认矫正目标已达成,然后拆除你的矫治器(托槽或取下最后一副隐形牙套)。
    •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1-2小时。
  3. 清洁与抛光:

    拆除矫治器后,牙齿表面会有粘接剂的残留,医生会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抛光,让牙齿恢复光滑。

  4. 取最终模型/扫描:

    再次取牙齿模型或进行口内扫描,用于制作保持器。

  5. 拍摄结束照片和X光片:

    记录矫正完成后的状态,用于对比和评估效果。

🦷 第五阶段:保持阶段(防止复发)

  1. 佩戴保持器:

    • 这是矫正成功最关键的一步! 牙齿移动后,周围的牙槽骨和牙龈组织需要时间稳定下来,如果不戴保持器,牙齿有很强的趋势回到原来的位置(复发)。
    • 保持器类型:
      • 透明压膜保持器: 类似隐形牙套,覆盖整个牙齿舌侧(有时也包覆颊侧),美观舒适,是现在最常用的类型之一。
      • 哈雷保持器: 塑料基托+钢丝(唇侧有钢丝抱住牙齿,舌侧有塑料基托覆盖),坚固耐用,可少量调整,但相对不透明。
      • 固定保持丝: 在牙齿背面(舌侧)粘接一根细丝,通常用于下前牙,尤其是下牙容易复发的情况,常与可摘保持器配合使用。
    • 佩戴时间:
      • 最初阶段(通常前6个月到1年): 需要全天佩戴(吃饭和刷牙时取下)。
      • 之后阶段: 医生会根据牙齿稳定情况,逐渐过渡到仅夜间佩戴。
      • 长期: 强烈建议终身夜间佩戴保持器! 尤其是前几年是复发的高风险期,之后也可能需要长期维护,牙齿一生都在移动,保持器是稳定成果的保障。
  2. 定期保持复查:

    拆除矫治器后,需要定期回医院复查(例如拆除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之后每年1-2次),医生会检查牙齿稳定情况、保持器是否合适、口腔卫生等。

📌 重要注意事项

  • 口腔卫生至关重要: 矫正期间,食物残渣更容易滞留,必须每天认真刷牙(每次至少3分钟)和使用牙线/牙缝刷,否则极易导致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甚至牙齿脱矿(白斑)。
  • 饮食注意:
    • 避免过硬、过粘的食物(如坚果、硬糖、口香糖、牛肉干、年糕等),以防托槽脱落或弓丝变形。
    • 避免啃咬食物(如苹果、玉米棒),应切成小块吃。
    • 少喝碳酸饮料和含糖饮料,增加龋齿风险。
  • 遵从医嘱: 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佩戴橡皮筋、更换牙套、使用其他装置,按时复诊。
  • 不适管理: 初期不适或每次复诊后几天内酸痛是正常的,可通过软食、止痛药缓解,如果疼痛剧烈、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其他异常(如严重溃疡、松动明显),应及时复诊。
  • 保持器是终身伴侣: 务必重视并坚持佩戴保持器,这是保证矫正效果长久的关键。

牙齿矫正是一个需要耐心、配合和与正畸医生紧密合作的长期过程,从最初的诊断设计,到漫长的主动加力移动,再到最后的保持巩固,每一步都至关重要,选择一位经验丰富、沟通顺畅的正畸医生,并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口腔卫生维护和复诊,是获得理想、稳定矫正效果的最佳保障,矫正结束后,千万不要忽视保持器的作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