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牙钉”通常指的是微种植支抗钉,也常被称为骨钉、支抗钉、种植钉或微型种植体,它是现代正畸治疗中一种非常重要且常用的辅助工具。

以下是关于牙齿矫正牙钉的详细解释:
它是什么?
- 本质: 是一种非常小的(通常直径1.5-2.0mm,长度6-12mm不等)、由生物相容性材料(主要是纯钛)制成的螺钉。
- 植入位置: 它被直接植入到牙槽骨中,植入部位通常在上颌后牙区(腭侧或颊侧)、下颌后牙区(颊侧),或者上颌前牙区(腭侧)等位置,具体取决于治疗需要。
- 作用: 作为绝对的支抗点,在传统矫正中,移动一颗牙齿时,往往会同时带动其他牙齿(称为“支抗”),有时会导致不希望移动的牙齿也发生位移,影响效果,骨钉提供了一个稳定、不移动的“锚点”,使得正畸医生可以更精准、更高效地控制牙齿移动方向和程度。
为什么需要用牙钉?(主要作用)
- 提供强大稳定的支抗: 这是核心作用,它能抵抗强大的矫治力,防止不希望移动的牙齿(如后牙)前移,从而将力量集中用于需要移动的牙齿(如前牙)。
- 实现复杂的牙齿移动:
- 内收前牙(解决“龅牙”): 利用骨钉作为支抗,将突出的门牙向后移动,关闭拔牙间隙,效果显著且稳定。
- 压低伸长的牙齿: 对于因牙龈萎缩或咬合问题导致的“伸长”牙齿,骨钉可以将其垂直压低,恢复正常的咬合平面。
- 整体移动牙齿/牙列: 可以将整个牙弓(如前牙段)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移动,而不影响后牙位置。
- 纠正中线偏斜: 利用骨钉辅助,将偏斜的牙列中线移动到正确位置。
- 磨牙前移/直立: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利用骨钉将后牙向前移动或直立。
- 提高矫正效率: 因为支抗控制更精准,减少了不必要的牙齿移动,往往能缩短治疗时间。
- 解决疑难病例: 对于严重拥挤、开颌、深覆颌等复杂错颌畸形,骨钉常常是成功矫正的关键。
植入过程是怎样的?
- 局部麻醉: 在植入部位注射麻药,确保整个过程无痛。
- 定位与植入: 医生会根据X光片(通常需要CBCT)精确规划钉子的位置、角度和深度,然后用专用器械将螺钉拧入牙槽骨中,这个过程通常很快,几分钟内完成。
- 连接矫治器: 钉子头部会露出牙龈一小部分(约1-2mm),医生会在这部分粘上一个小钩子或金属环,以便与矫正弓丝或橡皮筋连接,传递力量。
痛吗?恢复期多久?
- 植入时: 在麻药下完全无痛。
- 麻药消退后: 通常会有轻微的酸痛、胀痛或不适感,类似于拔牙后的感觉,但程度通常较轻,这种不适感一般持续1-3天,可以通过常规止痛药缓解。
- 恢复期: 骨钉与牙槽骨需要骨结合,通常需要1-3个月才能达到稳定状态,但在结合期间,只要没有不适,就可以开始施加力量进行矫正,术后几天内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刺激植入区域。
有风险吗?安全吗?
骨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总体安全性很高,但任何侵入性操作都有潜在风险:
- 感染: 严格的无菌操作和良好的口腔卫生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术后遵医嘱使用漱口水。
- 松动或脱落: 最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发生在骨结合初期或受到过大外力时,如果松动,医生会评估是否需要重新植入或更换位置。
- 损伤牙根或神经: 这是最需要警惕的风险! 术前必须通过精确的影像学检查(CBCT)避开重要解剖结构(牙根、神经血管),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将风险降至极低。
- 牙龈炎或增生: 如果钉子周围清洁不到位,可能导致牙龈红肿甚至增生,良好的口腔卫生至关重要。
- 异物感或溃疡: 初期钉子头部可能刺激口腔黏膜,形成溃疡,医生通常会提供保护蜡,待适应后会好转。
什么时候拆除?
- 当骨钉所承担的支抗任务完成后,医生会将其拆除。
- 拆除过程非常简单快速,通常在局部麻醉下(有时甚至不用麻药)用专用器械旋出即可,几乎无痛。
- 拆除后,骨钉留下的小孔会自行愈合,通常不会留下明显痕迹。
需要额外费用吗?
是的,植入和拆除骨钉通常需要额外收费,费用因地区、诊所、钉子品牌和数量而异,一般在几百到一千多元人民币每颗不等,具体费用需咨询你的正畸医生。
牙齿矫正牙钉(微种植支抗钉)是现代正畸技术中一项革命性的工具,它为正畸医生提供了强大的支抗控制能力,使得许多复杂、疑难的牙齿畸形问题得以高效、精准地解决,显著提高了矫正效果和效率,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下,结合良好的术前评估和术后护理,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如果你正在接受矫正,医生建议使用骨钉,不必过度担心,它通常是获得理想矫正效果的重要助力,务必与你的正畸医生充分沟通,了解你具体需要植入的位置、数量、预期效果以及相关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