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牙齿时摸到牙根的感觉,其实是非常常见且通常是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心,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

🦷 1. 牙齿在移动,牙槽骨在改建
- 核心原理: 牙齿矫正的本质是在牙齿上施加持续、轻柔的力量,引导牙齿在牙槽骨(包裹牙根的骨头)中缓慢移动,这个过程需要牙槽骨进行改建:
- 压力侧: 受压的牙槽骨会被吸收(像被“挖掉”一部分)。
- 张力侧: 受牵引的牙槽骨会增生(像“长出”新的骨头)。
- 摸到牙根的感觉: 在牙齿移动过程中,牙根周围的骨组织正在发生变化,当你的手指(或舌头)轻轻按压牙齿时,可能会感觉到牙齿比以前稍微“松动”一点,或者感觉到牙齿根部区域有轻微的“凹陷感”或“起伏感”,这其实是牙槽骨正在改建,为牙齿移动腾出空间或提供支撑。牙根本身并没有变长或变短,但它周围的骨结构在动态变化。
🦷 2. 牙齿暂时性松动
- 正常现象: 在矫正力的作用下,牙齿需要一定的活动度才能在牙槽骨中移动,这种轻微的松动是治疗过程中完全正常且必需的。
- 摸到牙根的感觉: 这种松动会让你感觉牙齿不那么“扎根”了,用手指或舌头轻轻触碰牙齿时,能感觉到牙齿在牙槽窝里有轻微的晃动,这正是在告诉你牙齿正在按照计划移动。这种松动是暂时的,矫正结束后,随着牙槽骨的稳定,牙齿会重新稳固。
🦷 3. 牙龈退缩或牙根暴露(需注意口腔卫生)
- 可能原因:
- 矫正本身: 牙齿移动有时可能导致牙龈位置发生轻微变化。
- 口腔卫生不佳: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 戴着牙套(托槽、弓丝)刷牙和清洁变得困难,如果清洁不到位,容易导致牙龈炎、牙龈退缩,牙龈退缩后,平时被牙龈覆盖的牙根部分就会暴露出来。
- 个体因素: 有些人天生牙龈较薄,或者牙根形态特殊,更容易在矫正过程中发生牙龈退缩。
- 摸到牙根的感觉: 如果牙龈退缩了,你就能在牙齿靠近牙龈的颈部区域摸到或看到平时被牙龈覆盖的、颜色稍浅(偏黄)的牙根部分。这需要高度警惕!
- 重要性: 牙根暴露后,更容易敏感、龋坏(根面龋),甚至影响牙齿的长期稳固性。矫正期间保持极其良好的口腔卫生至关重要! 使用正畸专用牙刷、牙缝刷、冲牙器等工具,定期洗牙。
🦷 4. 托槽或附件的位置感
- 托槽边缘: 粘贴在牙齿表面的托槽(金属或陶瓷),其边缘可能非常接近牙龈线,当你用手指或舌头触摸牙齿时,可能会感觉到托槽边缘,误以为是牙根的感觉。
- 附件: 有时为了更好地控制牙齿移动,医生会在牙齿上粘上小的树脂“附件”,这些附件也可能让你感觉到牙齿表面的不平整。
🦷 5. 牙根吸收(相对少见,需医生监测)
- 定义: 极少数情况下,牙齿移动过程中,牙根尖端可能会被少量吸收,使牙根稍微变短。
- 感觉: 牙根吸收本身通常不会让你直接“摸到”牙根的变化,它主要在X光片上才能被发现。
- 监测: 正畸医生会在矫正开始前和矫正过程中定期拍摄X光片(全景片、根尖片)来监测牙根状况,如果发生吸收,医生会评估其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这并非你自行触摸能判断的情况。
📌 总结与建议
- 轻微松动和骨改建感是正常的: 在矫正过程中感觉到牙齿轻微松动或根部有“活动感”,通常是牙齿正在移动的标志,是治疗成功的体现。
- 警惕牙龈退缩: 如果你能明确摸到或看到牙齿颈部(靠近牙龈处)有牙根暴露(颜色发黄),首要任务是加强口腔卫生! 立即咨询你的正畸医生和口腔卫生士,寻求专业的清洁指导和处理方案。
- 区分托槽/附件: 注意触摸的位置是在牙齿表面还是牙槽骨区域。
- 定期复诊: 最重要的一点! 按时复诊,让正畸医生检查你的牙齿移动情况、口腔卫生状况、牙龈健康以及牙根情况(通过X光片),医生能准确判断你摸到的是什么,是否正常,以及是否需要处理。
- 保持良好口腔卫生: 这是预防牙龈退缩、牙根暴露和龋坏的关键,每天认真刷牙(每次至少2分钟),使用牙线/牙缝棒/冲牙器清洁牙缝和托槽周围。
矫正时摸到牙根的感觉,大概率是牙齿正在努力移动、骨头正在悄悄改变位置带来的正常反馈。 如果只是轻微松动或骨改建感,安心等待牙齿排齐即可;但如果发现牙龈退缩导致牙根暴露,务必立即加强清洁并咨询医生,矫正期间,你的口腔就是一个小型工程现场,保持清洁就是最好的安全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