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百科
定义
牙齿矫正,又称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诊断、预防和治疗牙齿、颌骨及面部软组织(主要是嘴唇、脸颊)的形态和功能异常,其核心目标是:

- 排列牙齿: 将拥挤、错位、扭转的牙齿移动到正确的位置。
- 改善咬合: 调整上下牙齿之间的接触关系,使咀嚼功能更有效、更舒适。
- 改善面型: 通过调整牙齿和颌骨的位置,改善面部美观和协调性(如改善“地包天”、“龅牙”、“下巴后缩”等)。
- 维护口腔健康: 排齐的牙齿更易清洁,降低蛀牙和牙周病风险;稳定的咬合关系能保护牙齿和颞下颌关节(TMJ)。
常见牙齿问题(正畸指征)
- 牙齿拥挤: 牙齿数量过多或牙弓空间不足,导致牙齿排列不齐、重叠。
- 牙齿稀疏: 牙齿之间有缝隙,牙弓空间相对牙齿数量过多。
- 龅牙(上颌前突): 上门牙或整个上牙弓向前突出,覆盖下门牙过多。
- 地包天(反颌): 下门牙位于上门牙的前方,俗称“兜齿”。
- 开颌: 上下牙齿在咬合状态下前牙或后牙无法接触。
- 深覆颌: 上门牙过度覆盖下门牙(垂直方向)。
- 深覆盖: 上门牙过度向前突出(水平方向)。
- 中线不齐: 上下门牙的中线没有对齐。
- 颌骨问题: 下巴前突、后缩,或上下颌骨大小、位置不协调。
- 颞下颌关节紊乱: 部分病例与咬合异常有关。
牙齿矫正的主要方法
矫正器是施加轻微、持续力量引导牙齿移动的工具,主要类型包括:
| 矫正器类型 | 描述 | 优点 | 缺点 | 适用人群 |
|---|---|---|---|---|
| 传统金属托槽 | 最常见,金属或陶瓷小方块粘在牙齿表面,通过金属丝连接,可自锁(减少摩擦力)。 | 效果确切,价格相对较低,适应症广 | 美观性差,口腔异物感强,易刮嘴,口腔清洁难度大 | 几乎所有患者,尤其复杂病例、预算有限者 |
| 陶瓷托槽 | 材质与牙齿颜色相近,粘在牙齿表面。 | 比金属托槽美观 | 价格较高,比金属托槽易染色、易碎 | 对美观要求较高,但接受托槽可见者 |
| 舌侧矫正器 | 托槽和金属丝粘在牙齿的舌侧面(里面),完全隐形。 | 完全隐形,美观度最高 | 价格昂贵,异物感最强,口腔清洁难度极大,技术要求高,适应症受限 | 对美观要求极高,预算充足者 |
| 隐形矫正器 | 一系列透明、可摘戴的塑料牙套,每副牙套佩戴1-2周,逐步更换。 | 美观(几乎隐形),舒适(无托槽刮嘴),可摘戴(易清洁),方便进食 | 价格较高,依赖患者配合度(需每天佩戴20-22小时),复杂病例效果可能受限 | 轻中度错颌畸形,注重美观和舒适度,依从性好者 |
| 活动矫治器 | 可摘戴的塑料基托,包含弹簧、螺丝等附件,用于简单移动或早期干预。 | 可摘戴,舒适,用于早期干预或简单病例 | 力量有限,控制精度不如固定矫治器,依赖配合度 | 儿童早期矫治(如阻断性矫治),简单成人病例 |
| 功能矫治器 | 用于生长发育期儿童,利用肌肉力量引导颌骨和牙齿生长。 | 引导颌骨生长,改善骨性问题 | 仅适用于生长发育期儿童,需配合固定矫治器 |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存在骨性畸形者 |
牙齿矫正的基本流程
- 初诊咨询: 与正畸医生面谈,讲述诉求,进行初步检查。
- 全面检查:
- 口腔检查: 检查牙齿、牙龈、咬合情况。
- X光片: 全口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片(用于分析骨骼和牙齿关系)、根尖片(个别牙)。
- 模型: 取上下颌牙齿的石膏模型(或数字化扫描)。
- 口内/面部照片: 记录初始状态。
- CBCT(必要时): 三维影像,用于复杂病例或颌骨评估。
- 诊断与方案设计: 医生综合分析所有资料,确定问题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的矫正目标、计划(拔牙/不拔牙、矫正器选择、大致疗程)和费用,并与患者充分沟通。
- 矫正前准备:
- 口腔治疗: 治疗蛀牙、牙周病(牙周健康是矫正的基础)、拔除必要牙齿(如严重拥挤、智齿)。
- 分牙(戴托槽前): 在牙齿邻间放置分牙圈,为托槽腾出空间。
- 戴矫治器: 将选定的矫正器(托槽、粘接附件等)粘在牙齿上,或开始佩戴第一副隐形牙套,医生会详细说明佩戴注意事项、复诊时间、口腔清洁方法等。
- 定期复诊: 通常每4-8周复诊一次,医生检查牙齿移动情况、调整矫正器(更换钢丝、加力、更换新牙套)、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托槽脱落、钢丝扎嘴)。
- 保持阶段: 矫正完成后至关重要! 牙齿有回到原来位置的倾向(复发),需要佩戴保持器来稳定矫正效果:
- 活动保持器: 如Hawley保持器(带钢丝的塑料基托)。
- 固定保持器: 粘贴在牙齿舌侧的细钢丝。
- 通常需要全天佩戴至少半年,之后逐渐减少佩戴时间(如仅夜间),可能需要长期甚至终身佩戴。
牙齿矫正的风险与注意事项
- 不适感: 初戴和每次加力后几天会有酸胀、疼痛感,通常几天内缓解。
- 口腔溃疡: 托槽或钢丝摩擦口腔黏膜,可使用正畸蜡保护。
- 牙齿脱矿: 矫正器周围清洁不到位可能导致牙釉质白斑(早期龋齿)。严格口腔清洁是关键!
- 牙龈炎/牙周炎: 清洁困难易引发牙龈红肿、出血甚至牙周组织破坏,需加强清洁并定期洗牙。
- 牙根吸收: 牙齿移动过程中,牙根尖端可能被少量吸收(通常轻微且不影响功能,严重时需注意)。
- 牙齿松动: 矫正过程中牙齿有一定生理性松动是正常的,矫正结束会稳定,若异常松动需就医。
- 复发: 不戴保持器或保持不当,牙齿可能部分或全部回到矫正前位置。保持器是矫正成功的保障!
- 颞下颌关节问题: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关节弹响、疼痛,通常与原有问题或咬合调整有关,需与医生沟通。
- 疗程与费用: 矫正通常需要1.5-3年甚至更长时间,费用较高(几千到几万不等,取决于方法、地区、复杂程度)。
适合矫正的年龄
- 儿童早期矫治(7-10岁): 针对骨性问题或不良习惯(如口呼吸、吮指)进行早期干预,引导颌骨生长,简化后续矫正,利用生长发育潜力。
- 青少年矫正(11-15岁): 黄金时期。 恒牙已基本萌出,颌骨仍有生长潜力,代谢旺盛,牙齿移动速度快,适应能力强。
- 成人矫正: 没有绝对年龄上限! 只要牙周健康,任何年龄都可以矫正,成人矫正通常不利用生长潜力,移动速度可能稍慢,疗程可能稍长,但效果同样显著,更注重美观和功能改善。
选择正畸医生
- 资质: 选择有口腔正畸学专科医生资质的医生(通常需经过3-5年正畸专科培训并取得认证),看医生的学历背景、培训经历、案例经验。
- 沟通: 与医生充分沟通,确保理解治疗方案、预期效果、风险和费用。
- 信任感: 选择让你感到舒适和信任的医生。
牙齿矫正是一项复杂但效果显著的口腔治疗,不仅能改善牙齿排列和咬合功能,更能提升美观和自信心,成功的关键在于:专业的正畸医生、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的高度配合(尤其是口腔清洁和佩戴保持器)、以及足够的耐心和时间。 如果你有牙齿或咬合方面的困扰,建议尽早咨询专业的正畸医生进行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