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开颌不矫正会怎样?牙齿矫正如何应对开颌问题?

矫正牙齿开颌(Open Bite)是正畸学中常见的一种错颌畸形类型,指的是上下牙弓在垂直方向上无法正常接触,前牙或后牙之间存在间隙,开颌不仅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会干扰咀嚼、发音功能,甚至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问题。

开颌不矫正会怎样?牙齿矫正如何应对开颌问题?-图1

🦷 开颌的类型和原因

开颌主要分为两种:

  1. 前牙开颌: 最常见类型,表现为前牙(通常是前牙区)上下牙无法接触,甚至有垂直间隙,而后牙可以正常接触或接触良好。
  2. 后牙开颌: 较少见,表现为后牙区上下牙无法接触,而前牙可以正常接触或接触良好。

导致开颌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

  • 不良口腔习惯(最常见原因):
    • 吐舌习惯: 舌尖持续顶在前牙之间或牙齿舌侧,阻止前牙正常萌出或导致其舌倾。
    • 吮指习惯: 长期吮吸拇指、手指等,导致上颌前牙前突、下颌后缩,可能伴随前牙开颌。
    • 咬唇习惯: 如咬上唇或下唇,可能影响牙齿排列和颌骨发育。
    • 口呼吸: 长期张口呼吸,导致下颌向下、向后旋转,舌体低位,可能影响前牙正常接触。
  • 遗传因素: 颌骨发育异常(如下颌发育过度或上颌发育不足)可能导致开颌。
  • 佝偻病: 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全身骨骼发育问题,包括颌骨和牙齿排列异常。
  • 某些综合征: 如颅锁骨发育不全等。
  • 乳牙早失: 乳牙过早缺失,邻牙向缺隙倾斜,可能导致恒牙萌出间隙不足或位置异常。
  • 牙齿萌出异常: 个别牙齿萌出不足或萌出方向异常。
  • 长期不合适的矫治器: 极少见,如长期使用不当的矫治器可能干扰牙齿萌出。

🎯 矫正开颌的目标

  • 恢复前牙或后牙的咬合接触: 建立稳定的咬合关系。
  • 改善面下1/3高度: 恢复正常的面部垂直高度。
  • 改善咀嚼功能: 恢复有效的咀嚼效率。
  • 改善发音功能: 特别是前牙开颌可能影响S、F等齿音的发音。
  • 改善美观: 闭口时无露齿间隙,笑容更自然。
  • 预防或改善颞下颌关节问题。

🦷 矫正开颌的方法

矫正开颌的方法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开颌的类型(前牙/后牙)、严重程度、病因(牙性还是骨性)、生长发育潜力等因素。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情况,必须由正畸医生进行详细诊断后制定个性化方案。

🧒 儿童和青少年矫正(生长发育期)

这是干预开颌的黄金时期,利用生长发育潜力效果更好。

  1. 破除不良习惯:
    • 舌刺/舌挡: 粘贴在牙齿舌侧的小刺或金属丝,防止舌尖伸入前牙区,是纠正吐舌习惯导致开颌的首选方法。
    • 唇挡: 放置在上颌前牙唇侧的塑料装置,将嘴唇和颊肌的力量引导向后,防止其压迫前牙,同时允许下颌向前生长。
    • 唇挡/腭刺: 用于纠正吮指习惯。
    • 肌功能训练: 如MRC肌功能训练器,结合训练和破除不良习惯。
    • 行为引导: 医生和家长共同引导孩子戒除不良习惯。
  2. 功能性矫治器:
    • Frankel矫治器: 利用唇颊肌和舌肌的平衡力,引导颌骨和牙齿向正常位置生长。
    • Twin Block矫治器: 上下颌分别戴咬合斜面,引导下颌向前向下生长,纠正下颌后缩和开颌。
    • Activator矫治器: 利用下颌前伸姿势引导颌骨和牙齿调整。
  3. 固定矫治器(传统托槽):
    • 打开咬合的力系统: 使用特定的弓丝弯制(如摇椅弓、多曲唇弓)和附件(如垂直牵引钩)进行垂直方向的牙齿移动。
    • 垂直牵引: 使用橡皮圈在上下牙之间进行垂直方向的牵引,帮助压低或升高牙齿,关闭开颌间隙。
    • 微种植体支抗: 在颌骨内植入微小的种植钉作为支抗,提供更稳定、更强大的力量来压低或升高特定牙齿,效果更精确可控。
  4. 活动矫治器:

    可摘式矫治器,有时配合舌刺、唇挡等装置。

👨‍🦱 成年人矫正(生长发育停止后)

成年人的骨骼已经停止生长,矫正主要依靠牙齿本身的移动,对于严重的骨性开颌,单纯正畸效果有限,可能需要正颌手术。

  1. 固定矫治器:
    • 微种植体支抗: 成年人矫正开颌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微种植体提供强大的支抗,可以精确地压低需要降低的牙齿(如伸长的后牙或前牙),或升高需要升高的牙齿(如后牙开颌时)。
    • 垂直牵引: 与固定矫治器配合使用。
    • 摇椅弓等特殊弓丝: 辅助打开咬合。
  2. 隐形矫治器(如隐适美、时代天使):
    • 对于轻中度的牙性开颌,隐形矫治器是很好的选择,通过一系列透明牙套,在三维方向上精确移动牙齿。
    • 矫正开颌需要设计特定的附件(小凸起)和颌间牵引(使用橡皮圈连接上下牙套)来施加垂直方向的力。
    • 对于复杂或严重的开颌,效果可能不如固定矫治器或微种植体支抗。
  3.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对于严重的骨性开颌(如下颌垂直向发育过度导致的长面型),单纯移动牙齿无法解决问题,需要先通过正畸治疗排齐牙齿、为手术做准备,然后进行正颌手术(如上颌Le Fort I型截骨术、下颌矢状劈开术等)重新定位颌骨,最后再进行精细的正畸调整。

📌 矫正开颌的关键点

  1. 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对于由不良习惯引起的开颌,越早发现并干预(通常在替牙期),效果越好,难度越小,复发风险越低,一旦骨骼发育完成,矫正难度和复杂性会大大增加。
  2. 明确病因是关键: 矫正前必须由正畸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口内检查、模型分析、X光片头影测量分析),明确开颌的类型、严重程度、主要病因(不良习惯?牙性?骨性?),这是制定有效方案的基础。
  3. 破除不良习惯是根本: 对于习惯性开颌,必须首先破除不良习惯,否则任何矫正方法都难以成功,即使成功也极易复发,舌刺、唇挡等装置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4. 支抗控制是核心: 尤其是在成年人和复杂病例中,如何有效控制牙齿移动的方向和支抗(即移动目标牙时,其他牙齿不受干扰或按预期移动)是矫正成功的关键,微种植体支抗提供了强大的支抗保障。
  5. 保持期要足够长: 开颌,尤其是前牙开颌,复发率相对较高。保持器必须佩戴足够长的时间(通常建议至少2年,甚至更久,或终身夜间佩戴),以维持矫正效果,常用的保持器有Hawley保持器(带钢丝的塑料基托)、透明压膜保持器、固定舌侧丝保持器等,对于习惯性开颌,即使矫正完成,也需要长期警惕习惯复发。
  6. 患者配合度要求高: 矫正开颌需要患者的高度配合,包括:
    • 严格遵守医嘱佩戴矫治器(包括活动矫治器、隐形牙套、牵引橡皮圈等)。
    • 彻底戒除不良习惯(如吐舌、吮指)。
    •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 按时复诊。

矫正牙齿开颌是一项技术要求高、周期相对较长、复发风险需要警惕的正畸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

  • 早期诊断和干预(尤其针对不良习惯)。
  • 明确病因(习惯、牙性、骨性)。
  • 制定个性化方案(选择合适的矫治器和辅助装置)。
  • 有效控制支抗(微种植体是成年人的利器)。
  • 患者的高度配合(戒除习惯、佩戴矫治器、保持卫生)。
  • 长期、有效的保持。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有开颌问题,强烈建议尽早咨询专业的正畸医生。 医生会通过全面检查评估你的具体情况,解释最适合你的矫正方案、预期效果、治疗周期、费用以及注意事项,不要自行尝试或轻信非专业人士的建议,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是获得满意效果的基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