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牙齿矫正为何要去除骨皮质?这步操作对矫正效果有何关键影响?

在牙齿矫正(正畸治疗)中,“去除骨皮质”这个说法并不常见,也不适用于常规的牙齿移动过程,骨皮质是骨头外层致密坚硬的部分,它为牙齿提供重要的支撑和稳定性。

牙齿矫正为何要去除骨皮质?这步操作对矫正效果有何关键影响?-图1

特定且相对少见的情况下,正畸医生可能会涉及骨皮质,但这通常不是“去除”,而是切开或调整,以下是两种主要涉及骨皮质的情况:

皮质切开术 (Corticotomy) - 更常见于加速正畸

  • 目的: 这是一种微创手术,主要用于加速牙齿移动,尤其是在成年人或需要快速移动牙齿的病例中,成年人的骨改建(骨吸收和骨重建)速度比青少年慢得多,这会延长矫正时间。
  • 操作: 医生会在需要移动的牙齿周围的牙龈做小切口,然后使用精细的器械(如超声骨刀)在牙齿根尖周围的骨皮质上做非常细小的、网状的切口这并不是“去除”大量的骨皮质,而是切开它,制造微小的骨折线。
  • 原理: 切开骨皮质会引发局部快速的炎症反应骨改建加速(称为“区域加速现象”或 RAP),这相当于在牙齿移动的路径上“松绑”了骨头,使得牙齿可以在正畸力的作用下更快地移动,同时牙周组织也能更快地改建适应新位置。
  • 适应症:
    • 成年人正畸(缩短治疗时间)。
    • 需要快速移动大量牙齿(如拔牙病例关闭间隙)。
    • 骨皮质特别致密、厚实,阻碍牙齿移动。
    • 某些需要快速移动的骨性开颌病例。
  • 特点:
    • 微创: 伤口小,通常在几天内愈合。
    • 辅助治疗: 它是传统正畸治疗的辅助手段,不能替代正畸牙套(托槽、隐形牙套等)施加的力。
    • 加速效果: 可显著缩短整体治疗时间(有时可缩短30%-50%)。
    • 风险: 作为手术,存在感染、出血、神经损伤(风险很低)等风险,但总体安全性较高。

正颌手术 (Orthognathic Surgery) - 涉及骨块移动

  • 目的: 当牙齿和颌骨的畸形非常严重,仅靠正畸无法解决时(如下巴严重后缩、上颌前突、面部不对称等),需要通过正颌手术来重新定位颌骨。
  • 操作: 在正颌手术中,医生需要在颌骨上截骨(切开骨头)。在截骨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切开骨皮质。 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医生可能需要去除一部分骨皮质(尤其是当需要移动骨块或进行骨块间固定时),或者仅仅是切开骨皮质以进行骨块的重新定位和固定。
  • “去除”的含义: 在这种情况下,“去除骨皮质”可能指的是:
    • 截骨线处的骨皮质被切开: 这是手术的核心步骤,目的是将骨块从整体骨骼上分离下来以便移动。
    • 去除部分骨皮质以利于固定: 有时为了将移动后的骨块稳定地固定在新的位置(使用钛板钛钉),可能需要去除少量位于截骨线边缘或固定区域的骨皮质,以便钛板能更好地贴合骨面。
    • 去除部分骨皮质以改善外形: 在某些轮廓手术中(如下巴成形),可能需要去除少量骨皮质来调整骨骼的形状。
  • 特点:
    • 大型手术: 这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复杂手术,需要住院治疗。
    • 根本性治疗: 解决的是骨骼本身的畸形问题,是正畸和外科联合治疗的关键部分。
    • 风险较高: 比皮质切开术风险大得多,涉及大范围骨骼操作,有出血、感染、神经损伤(下牙槽神经、面神经等)、骨愈合不良等风险。
    • 正畸配合: 手术前后都需要正畸医生的密切配合(术前正畸排齐牙齿,术后正畸精细调整咬合)。

总结与关键点

  1. 常规正畸不需要去除骨皮质: 在绝大多数通过牙套(托槽、隐形牙套)进行的牙齿移动过程中,不需要也不应该去除骨皮质,牙齿是在骨内生理性地移动,依靠的是牙槽骨的改建(吸收和重建),骨皮质保持完整,提供支撑。
  2. “去除”通常指“切开”或“调整”: 在涉及骨皮质的情况下,更准确的描述是“切开骨皮质”(如皮质切开术)或在截骨手术中处理骨皮质(如正颌手术),直接“去除”大量骨皮质在正畸中非常罕见。
  3. 皮质切开术是加速手段: 主要用于加速成年人的牙齿移动,是微创手术,风险相对较低。
  4. 正颌手术涉及骨皮质处理: 在需要移动骨骼块的大型正颌手术中,切开和处理骨皮质是必要的步骤,风险较高。
  5. 专业操作: 任何涉及骨皮质的操作都必须由经过严格训练的专业医生(正畸医生、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在严格的适应症评估和手术计划下进行,患者切勿自行尝试或误解。

如果你在咨询正畸医生时听到了“去除骨皮质”这个词,务必向医生详细询问具体指的是哪种情况(是皮质切开术?还是正颌手术的一部分?)、为什么需要这样做、具体的操作方式、预期效果以及可能的风险。 理解清楚背景和目的非常重要。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