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超范围执业,违规主体如何认定?责任该由谁承担?

“种植牙超范围执业”是一个在口腔医疗领域非常严肃且常见的问题,指的是医生或医疗机构在没有获得相应资质和许可的情况下,从事口腔种植牙诊疗活动的行为,这属于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对患者、医生和整个行业都存在巨大风险。

种植牙超范围执业,违规主体如何认定?责任该由谁承担?-图1

以下是关于“种植牙超范围执业”的详细解析:

什么是“超范围执业”?

  1. 医生层面:

    • 专业不符: 医生的《医师执业证书》注册专业不是口腔医学专业(如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种植科等),或者注册专业是口腔医学,但未在执业机构备案或获得口腔种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合格证明
    • 地点不符: 医生在《医师执业证书》注册的执业地点以外的机构开展种植牙手术(如多点执业未按规定备案)。
    • 技术能力不符: 医生虽然在口腔专业注册,但未经过系统、规范、严格的口腔种植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实际操作能力不足,却擅自开展种植手术。
  2. 医疗机构层面:

    • 诊疗科目不符: 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没有核准登记“口腔种植”或包含“口腔种植”的诊疗科目(如口腔科、口腔颌面外科等)。
    • 技术能力不符: 机构虽然登记了相关口腔诊疗科目,但未达到开展口腔种植技术的基本条件(如缺乏必要的设备、消毒设施、抢救条件、专业团队等),却擅自开展种植牙业务。
    • 人员资质不符: 机构内开展种植牙手术的医生不具备上述医生层面的资质要求。

为什么种植牙容易发生超范围执业?

  1. 技术要求高: 种植牙是一项复杂的外科手术+修复技术,需要扎实的口腔外科基础、修复学知识、影像学解读能力、生物力学理解以及精细的操作技巧,对医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远高于普通补牙、拔牙。
  2. 市场需求大且利润高: 种植牙是口腔修复的高端项目,市场需求旺盛,利润空间相对较大,吸引了一些不具备资质的医生或机构铤而走险。
  3. 监管难度: 口腔诊所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监管资源有限,难以实现全覆盖、无死角的监管。
  4. 患者认知不足: 部分患者对种植牙的风险和医生资质要求认识不足,容易被低价、快速等宣传吸引,增加了超范围执业的市场空间。

超范围执业种植牙的巨大风险

  1. 对患者而言:

    • 医疗安全风险极高:
      • 手术并发症: 神经损伤(导致下唇麻木)、邻牙损伤、上颌窦穿孔、出血不止、感染(严重可危及生命)、种植体失败(松动、脱落)等风险显著增加。
      • 修复失败: 基台松动、崩瓷、咬合创伤、修复体设计不合理导致功能或美观问题。
      • 感染风险: 消毒不严格或无菌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严重的局部或全身感染。
    • 治疗效果差: 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种植位置、角度、深度不当,导致功能、美观、长期效果无法保障。
    • 维权困难: 一旦发生医疗损害,患者维权时,医生和机构因本身资质不全,在责任认定、赔偿等方面将面临更多障碍。
    • 经济损失: 不仅种植费用可能打水漂,后续的修复、治疗并发症、更换种植体等会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
  2. 对医生而言:

    • 行政处罚: 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规,给予警告、责令暂停执业活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处罚。
    • 民事赔偿: 因超范围执业造成患者损害的,需承担高额的民事赔偿责任。
    • 刑事责任: 若造成患者重伤或死亡,可能构成非法行医罪或医疗事故罪,面临刑事处罚。
    • 声誉扫地: 个人职业生涯和声誉将受到毁灭性打击。
  3. 对行业而言:

    • 扰乱市场秩序: 不公平竞争,劣币驱逐良币。
    • 损害行业形象: 严重损害口腔医疗行业的整体信誉和公信力。
    • 阻碍学科发展: 不利于口腔种植专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如何避免和识别超范围执业?

  1. 患者如何识别和防范:

    • 核查资质:
      • 查医生: 要求查看医生的《医师执业证书》,确认其注册专业是否为口腔医学相关,并在该机构备案,可以登录国家卫健委官网的“全国医疗机构查询”或地方卫健委官网进行核实。
      • 查机构: 要求查看机构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确认其诊疗科目是否包含“口腔种植”或相关口腔专业。
      • 查种植技术认证: 在国家或地方卫健委官网查询该医生是否通过了口腔种植技术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部分地区有备案或公示)。
    • 了解培训背景: 询问医生是否接受过系统、正规的口腔种植培训(如国家级、省级口腔种植技术规范化培训项目),并查看相关证书。
    • 考察机构条件: 正规的种植机构应配备口腔CBCT、种植机、无菌手术室、完善的消毒供应室等。
    • 警惕低价诱惑: 价格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种植服务,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 签订知情同意书: 仔细阅读手术知情同意书,了解风险和替代方案。
    • 选择大型公立医院或知名连锁口腔机构: 这些机构通常资质更齐全,管理更规范,医生专业能力更有保障。
  2. 医疗机构和医生应如何做:

    •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依法执业,不超范围、超地点行医。
    • 主动申请资质: 符合条件的机构应及时申请登记口腔种植诊疗科目;医生应主动参加并通过口腔种植技术规范化培训及考核,完成备案。
    • 加强内部管理: 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控制和院感控制体系,确保医疗安全。
    • 重视继续教育: 持续学习,提升专业水平。

相关法律法规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 《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
  •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 《口腔种植技术管理规范》(国家卫健委发布,对机构和人员有明确资质要求)
  • 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相关实施细则和规定

“种植牙超范围执业”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破坏医疗秩序、损害行业形象的违法行为。患者必须擦亮眼睛,主动核查医生和机构的资质,选择正规、有保障的医疗机构和具备合法种植资质的医生进行诊疗。 卫生监管部门需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维护良好的医疗市场环境,口腔医生和医疗机构也应恪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口腔种植服务。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