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后修复怎么做?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解析

种植牙后的修复阶段是整个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是在种植体(人工牙根)与牙槽骨完成牢固的“骨结合”之后,为种植体戴上“牙冠”(修复体)的过程,最终恢复牙齿的外观、功能和咀嚼能力。

种植牙后修复怎么做?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解析-图1

以下是种植牙后修复阶段的详细步骤和流程:

🦷 一、 核心前提:骨结合完成

  • 这是修复的基础! 在种植体植入手术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3-6个月,具体时间因个体骨质条件、手术复杂程度而异),让种植体表面与牙槽骨组织紧密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牢固的“人工牙根”,这个过程称为“骨结合”。
  • 医生确认: 在进入修复阶段前,医生会通过临床检查(种植体无松动、无疼痛)和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CT)确认骨结合已经成功完成,种植体稳定可靠。

🔍 二、 修复阶段的具体步骤

修复前评估与准备

  • 临床检查: 医生会检查种植体周围牙龈的健康状况、种植体的稳定性、咬合关系等。
  • 影像学检查: 通常需要拍摄口腔全景片(曲面断层片)和/或根尖片,有时可能需要CBCT(锥形束CT),以精确评估种植体的位置、方向、深度以及与邻牙、上颌窦、下颌神经管等解剖结构的关系,为后续的牙冠设计提供精确数据。
  • 取模:
    • 目的: 获取口腔内精确的模型,用于制作与种植体完美匹配的基台和牙冠。
    • 方法: 医生会在种植体上方安装一个取模柱/转移杆,这个装置连接着种植体内部,然后使用专用的印模材料(如硅橡胶、藻酸盐等)取出口腔内包含取模柱的印模,印模必须非常精确,确保能复制出取模柱在口腔内的三维位置。
    • 模型灌制: 将印模灌注成石膏模型,模型上就精确地复制了种植体的位置和方向。

基台选择与制作

  • 基台的作用: 基台是连接种植体(埋在骨头里)和牙冠(暴露在口腔里)的中间部件,它将牙冠的力量传递到种植体上。
  • 类型:
    • 成品基台: 由厂家预先制作好不同尺寸和角度的基台,医生根据模型选择最合适的一个,优点是效率高、费用相对较低。
    • 个性化基台: 根据患者的模型,由技师在技工室专门设计和制作的基台,优点是能更好地适应牙龈形态,获得更美观的牙龈轮廓,尤其在前牙美学区更常用,但制作周期稍长,费用较高。
  • 制作/选择: 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位置、咬合、美学要求、牙龈条件等)决定使用成品基台还是个性化基台,如果是个性化基台,模型会被送到技工室进行设计和制作。

牙冠(修复体)设计与制作

  • 牙冠类型:
    • 全瓷冠: 最常用,美观性极佳(颜色、通透度接近天然牙),生物相容性好,无金属过敏风险,强度足够用于大多数后牙。
    • 烤瓷冠: 内层是金属(如镍铬、贵金属),外层是瓷,强度较高,但金属边缘可能影响美观(尤其在前牙),且部分人对金属过敏,现在应用逐渐减少。
    • 全锆冠: 由高强度氧化锆陶瓷整体切削而成,强度极高,耐磨,美观性好,生物相容性佳,适用于后牙或对强度要求高的病例。
    • 其他: 如树脂冠(临时用)、玻璃陶瓷冠(如E.max,美观性极佳但强度相对较低,多用于前牙)等。
  • 设计: 技师根据模型、基台类型、患者面型、肤色、邻牙形态和颜色等,在电脑上进行牙冠的设计(CAD/CAM技术)或传统手工制作蜡型。
  • 制作:
    • CAD/CAM: 设计完成后,数据直接传输到切削机,由高强度的陶瓷块(如氧化锆、玻璃陶瓷)切削出牙冠的雏形,然后上釉、染色、烧结,最终完成,效率高,精度高。
    • 传统技工室制作: 技师根据蜡型包埋、铸造(金属)、上瓷、上釉等步骤完成,主要用于烤瓷冠或某些特殊设计的全瓷冠。
  • 临时牙冠: 在永久牙冠制作期间(通常1-2周),医生会在基台上安装一个临时牙冠,它的作用是:
    • 保护基台和种植体周围组织。
    • 维持间隙,防止邻牙和对颌牙移位。
    • 恢复部分美观和咀嚼功能。
    • 帮助医生评估患者对修复体的初步感受(咬合、发音等)。

戴牙(永久修复体粘接)

  • 试戴: 永久牙冠制作完成后,患者需要复诊进行试戴,医生会将牙冠安装在基台上,不粘接。
  • 检查与调整:
    • 就位性: 检查牙冠是否能完全、顺利地就位。
    • 密合性: 检查牙冠与基台、牙冠与牙龈边缘是否密合无缝隙。
    • 咬合关系: 使用咬合纸检查牙冠在正中咬合、前伸、侧方运动时与对颌牙、邻牙的接触关系。调整咬合至关重要,确保没有早接触、干扰,避免种植体承受过大侧向力。
    • 美观与形态: 检查牙冠的颜色、形态、大小是否与邻牙协调,牙龈缘是否自然美观。
    • 邻接关系: 检查与邻牙的接触点是否紧密,避免食物嵌塞。
  • 粘接/螺丝固位:
    • 粘接固位: 这是最常用的方式,尤其对于前牙和难以用螺丝固定的后牙,医生在牙冠内部和基台表面涂布专用的牙科粘接剂,然后将牙冠轻轻按压就位,去除多余的粘接剂,待其固化,粘接剂需要彻底清除干净,避免刺激牙龈。
    • 螺丝固位: 牙冠通过中央螺丝固定在基台上,螺丝孔通常用树脂材料封闭,这种方式便于拆卸和维修,但牙冠中央可能留有修复体(树脂),影响美观,且螺丝有松动或折断的风险,多用于后牙或特殊设计。
  • 完成: 确认所有检查项目都满意后,修复体就正式戴好了。

术后注意事项与维护

  • 避免啃咬硬物: 新戴的牙冠需要适应期,避免用其直接啃咬硬骨头、坚果壳、螃蟹壳等,防止崩瓷或损伤种植体。
  • 注意口腔卫生: 这是种植牙长期成功的关键! 必须像对待真牙一样认真清洁:
    • 有效刷牙: 每天至少两次,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特别注意清洁种植牙冠与牙龈交界处。
    • 使用牙线/牙缝刷: 每天至少一次,清洁牙缝和种植体周围邻面。
    • 使用冲牙器: 作为辅助清洁工具,能有效冲走牙缝和牙龈沟的食物残渣和菌斑。
    • 使用专用工具: 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种植体专用牙线或小头牙刷。
  • 定期复查: 遵循医嘱定期(通常术后3个月、6个月、1年,之后每年1-2次)复查,医生会检查:
    •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牙龈有无红肿、出血、退缩)。
    • 种植体稳定性。
    • 修复体(牙冠)有无松动、破损、崩瓷。
    • 咬合关系是否正常。
    • 进行必要的洁治(种植体专业洁治)。
    • 拍摄X光片评估种植体周围骨情况。

📌 总结关键点

  1. 耐心等待骨结合: 这是修复成功的基石,不可操之过急。
  2. 精确取模是关键: 印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基台和牙冠的匹配度。
  3. 基台选择很重要: 成品或个性化,根据位置、美学、功能需求决定。
  4. 牙冠材料需权衡: 全瓷、全锆是主流,兼顾美观与强度,根据位置和预算选择。
  5. 精细调磨咬合: 保护种植体,避免创伤性咬合力。
  6. 严格口腔卫生维护: 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种植牙最大的敌人)。
  7. 定期复查不可少: 早发现早处理问题,延长种植牙使用寿命。

种植牙的修复是一个需要医生、技师和患者密切配合的精密过程,选择经验丰富的种植医生和信誉良好的口腔机构,遵循医嘱进行术后维护,是确保种植牙长期稳定、美观、功能良好的重要保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