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缺骨种植牙的方法有哪些?如何选择合适的缺骨种植方法?

“缺骨种植牙”指的是当患者牙槽骨因缺牙时间过长、牙周病、外伤等原因导致骨量不足(骨宽度或高度不够)时,为了成功进行种植牙修复而采取的一系列骨增量技术替代方案

缺骨种植牙的方法有哪些?如何选择合适的缺骨种植方法?-图1

核心目标是在种植体植入前或同期,创造足够体积、密度和质量的骨组织,以支持种植体的长期稳定和功能。

以下是常见的缺骨种植牙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骨增量技术替代方案(短种植体/特殊种植体)

骨增量技术(创造骨量)

这是最常用和经典的方法,通过手术在缺骨区域添加骨材料,引导新骨生长。

  1. 自体骨移植:

    • 原理: 从患者自身其他部位(如下巴、下颌后部、髋骨、肋骨等)获取骨组织,移植到缺骨区域。
    • 优点: 骨细胞的存活率高,成骨效果好,无排斥反应,是“金标准”。
    • 缺点: 需要额外手术部位,增加创伤、疼痛和恢复时间;获取量有限;可能影响供区。
    • 形式:
      • 块状骨移植: 移植较大的骨块(常取自下巴),用于重建较大骨缺损或需要支撑的部位(如上颌窦底),通常需要钛板/钛网固定。
      • 骨颗粒移植: 将自体骨磨成颗粒状,与骨引导材料混合使用。
  2. 引导骨再生:

    • 原理: 在骨缺损处放置骨替代材料(如骨粉),覆盖生物膜(屏障膜),隔绝软组织进入,为骨细胞生长提供空间和引导。
    • 材料:
      • 骨替代材料: 异种骨(如牛骨,最常用)、异体骨(人骨)、人工骨(如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等),它们作为支架,引导自身骨细胞长入,最终被自身骨部分或完全替代。
      • 生物膜: 可吸收膜(如胶原膜)或不可吸收膜(如钛膜、ePTFE膜),用于维持空间、阻挡软组织。
    • 优点: 避免自体骨的额外创伤;材料来源相对丰富;应用广泛。
    • 缺点: 新生骨的质量和速度可能不如自体骨;存在生物膜暴露、感染风险;愈合时间较长(通常需要4-6个月)。
  3. 上颌窦提升术:

    • 原理: 上颌后牙区缺牙后,上颌窦(鼻腔底部的空腔)会向下膨胀,占据种植空间,此手术通过在上颌窦底开窗,将窦底粘膜(上颌窦粘膜)向上推起,在骨缺损处填入骨材料,增加骨高度。
    • 分类:
      • 上颌窦内提升术: 适用于骨高度仅少量不足(通常1-3mm),在种植窝洞预备完成后,用特制器械轻轻敲击或顶起窦底粘膜,植入骨颗粒,创伤较小,可同期植入种植体。
      • 上颌窦外提升术: 适用于骨高度严重不足(lt;5mm),在牙槽嵴顶做梯形切口,翻开粘骨膜瓣,在骨壁上开窗,小心分离并抬高上颌窦粘膜,在开窗处填入大量骨材料(常需自体骨+骨粉混合),关闭伤口,骨愈合期长(通常6个月以上),二期手术再植入种植体。
    • 优点: 是解决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不足的有效方法。
    • 缺点: 手术相对复杂,有上颌窦粘膜穿孔风险(需修补),术后反应可能较明显。
  4. 骨劈开术 / 骨扩张术:

    • 原理: 适用于牙槽骨宽度不足但高度尚可的情况,用骨凿或特殊器械将牙槽嵴水平劈开或向颊舌侧扩张,制造出间隙,植入骨材料。
    • 优点: 避免大量植骨,创伤相对较小。
    • 缺点: 对骨密度和初始宽度有一定要求;存在骨劈裂风险。
  5. 牵张成骨术:

    • 原理: 在骨缺损区放置牵张器,通过缓慢、持续地牵开截开的骨段,刺激新骨在牵张间隙内生成,适用于严重骨缺损或需要大范围骨重建的情况(如下颌骨缺损)。
    • 优点: 新生血供好,骨量充足,效果稳定。
    • 缺点: 治疗周期非常长(需数月),装置佩戴不适,技术复杂,应用相对较少于常规缺牙种植。

替代方案(避免或减少骨增量)

对于骨量严重不足、患者全身状况不允许进行复杂骨增量手术、或希望缩短治疗周期的情况,可以考虑以下替代方案:

  1. 短种植体:

    • 原理: 使用长度小于8mm(甚至短至5mm)的种植体。
    • 优点: 避免了复杂的骨增量手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创伤和费用。
    • 缺点: 对适应症要求严格(需要一定的骨宽度、良好的骨密度、无咬合创伤);长期成功率(尤其是后牙区)可能略低于标准长度种植体,但近年研究显示在严格适应症下成功率已显著提高;需要更精细的修复设计以分散咬合力。
  2. 颧骨种植体:

    • 原理: 当上颌后牙区骨量严重不足(包括垂直和水平方向),且无法进行或不愿进行复杂的骨增量(如大量骨移植或上颌窦外提升)时,将种植体植入到颧骨(颧弓)内,作为上部结构的支撑。
    • 优点: 为严重骨萎缩的无牙颌患者提供了即刻负重或短周期修复的可能。
    • 缺点: 手术创伤大,技术要求极高,风险相对较高(如损伤眶下神经、鼻窦等);费用昂贵;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对医生经验依赖性极大。
  3. 倾斜种植体 / 穿颧种植体(结合使用):

    • 原理: 利用剩余骨量,将种植体植入角度(倾斜),避开骨缺损区域,有时会结合颧骨种植体(穿颧种植体)共同支持修复体。
    • 优点: 最大程度利用现有骨量,减少植骨量,可能实现即刻修复。
    • 缺点: 对医生技术要求高;需要精确的术前规划和手术导航;修复设计复杂。

选择哪种方法?关键因素

  • 骨缺损的类型和程度: 缺骨的位置(上颌/下颌)、范围(高度/宽度)、严重程度是决定核心因素。
  • 剩余骨的质量和密度: 骨密度影响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和骨增量效果。
  • 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 是否有影响愈合的疾病(如糖尿病未控制、吸烟严重、骨质疏松等)。
  • 患者的意愿和期望: 对治疗时间、费用、创伤的接受程度。
  • 医生的经验和技术: 不同的技术对医生的要求差异很大。
  • 咬合情况和修复目标: 需要修复的牙齿位置、对颌牙情况、咬合力大小。

重要提示

  1. 个体化方案: 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 最终方案必须由经验丰富的种植医生根据详细的临床检查(口内检查、模型分析)、影像学评估(CBCT是必须的)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制定。
  2. 充分沟通: 患者需要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不同方案的优缺点、风险、费用、治疗周期和预期效果,共同做出决定。
  3. 技术依赖性强: 缺骨种植牙手术技术要求高,选择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种植医生至关重要。
  4. 时间与费用: 骨增量通常意味着更长的治疗周期(多次手术,愈合时间长)和更高的费用。
  5. 成功率: 在严格掌握适应症、规范操作的情况下,缺骨种植牙的成功率可以达到很高水平,但风险相对常规种植牙略高。

缺骨种植牙的核心在于解决“骨量不足”的问题,主要途径是通过各种骨增量技术(如自体骨移植、GBR、上颌窦提升等)创造骨条件,或者在特定情况下选择替代方案(如短种植体、颧骨种植体)。务必寻求专业种植医生的全面评估和个性化治疗建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