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套脸”是近年来在牙齿矫正圈子里非常流行的一个词,它指的是一些人在佩戴牙套(尤其是传统金属托槽牙套)进行牙齿矫正过程中或矫正初期,出现的面部轮廓变化,主要表现为:

- 脸颊凹陷: 原本饱满的面颊中部变得凹陷。
- 颧骨突出: 颧骨部位显得更加明显、突出。
- 太阳穴变平: 太阳穴区域看起来不够饱满。
- 脸型变“窄”或“瘪”: 整体脸型可能看起来比矫正前更窄、更“瘪”或更“立体”(有时被形容为“锥子脸”感)。
为什么会出现“牙套脸”?主要原因包括
-
咀嚼肌萎缩(最主要原因):
- 咀嚼功能受限: 戴上牙套后,尤其是初期,牙齿酸痛、不适,患者会下意识地避免用后牙咀嚼坚硬或需要大力咀嚼的食物(如坚果、牛肉干、硬面包、某些蔬菜等),长期使用单侧咀嚼或咀嚼频率降低,会导致负责咀嚼的咬肌和翼内肌等肌肉得不到充分锻炼,出现废用性萎缩。
- 肌肉体积减小: 咀嚼肌是面部重要的支撑组织之一,当它们萎缩后,对脸颊的支撑力减弱,就会导致脸颊凹陷,颧骨相对突出。
-
体重下降:
- 饮食改变: 为了适应牙套,患者可能会选择更软、更容易咀嚼的食物,或者因为不适感而食欲下降。
- 进食速度变慢: 带着牙套吃饭通常比不带牙套慢很多,可能影响进食量。
- 肌肉脂肪减少: 面颊部本身也含有一定的脂肪组织,如果整体体重下降,面部脂肪也会减少,进一步加剧脸颊凹陷感。
-
牙套本身的影响(暂时性):
- 嘴唇内收感: 传统金属托槽和弓丝可能会让嘴唇感觉比以前更“鼓”或更“突出”,或者感觉牙齿被推得有点“凸”,这种视觉上的错觉也可能让人感觉脸型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侧面)。
- 肿胀与不适: 初期佩戴牙套或每次复诊加力后,牙齿和牙龈周围可能出现暂时性肿胀,也可能对面部轮廓产生轻微影响。
-
牙齿移动带来的面部结构变化(长期且复杂):
- 拔牙矫正: 很多矫正方案需要拔除前磨牙(通常在上下颌两侧各拔一颗),拔牙后,为了关闭拔牙间隙,牙齿(尤其是后牙)会向前移动,这可能导致:
- 面中份支撑减少: 后牙(磨牙)是支撑面部垂直高度和丰满度的重要结构,后牙前移,可能导致面中份(鼻基底、脸颊中部)的高度和丰满度略有下降。
- 嘴唇位置变化: 拔牙矫正通常是为了内收前牙,改善“龅牙”或“地包天”等问题,牙齿内收后,嘴唇(尤其是上唇)的位置可能会相应内收,改变侧貌轮廓,可能显得鼻子更突出或嘴唇变薄,间接影响对脸颊的观感。
- 非拔牙矫正: 如果不拔牙,通过扩展牙弓等方式排齐牙齿,理论上对面宽影响较小,但咀嚼肌萎缩和体重下降的问题依然存在。
- 拔牙矫正: 很多矫正方案需要拔除前磨牙(通常在上下颌两侧各拔一颗),拔牙后,为了关闭拔牙间隙,牙齿(尤其是后牙)会向前移动,这可能导致:
“牙套脸”是永久性的吗?
绝大多数情况下,“牙套脸”是暂时性的!
- 咀嚼肌恢复: 矫正结束后,随着牙套的拆除,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患者可以正常进食各种食物,通过有意识地锻炼咀嚼肌(如嚼口香糖、坚果等),肌肉通常会在几个月到一年内逐渐恢复体积和力量,对脸颊的支撑力也会回来,脸颊凹陷感会显著改善甚至消失。
- 体重恢复: 如果体重下降是原因之一,矫正结束后恢复健康饮食和体重,面部脂肪也会相应恢复。
- 肿胀消退: 由牙套本身引起的肿胀等不适感在拆除牙套后会自然消退。
- 牙齿稳定: 牙齿移动带来的结构变化在保持器阶段会趋于稳定。
个体差异
- 并非人人都会出现: 不是所有矫正的人都会经历明显的“牙套脸”,这与个人的咀嚼习惯、体重变化幅度、原始面部结构(如肌肉和脂肪的基础量)、矫正方案(是否拔牙)以及矫正过程中的反应都有关系。
- 恢复时间和程度不同: 恢复的速度和最终能达到的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恢复很快,有些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或者恢复后与矫正前仍有细微差异(尤其是在拔牙矫正且本身面部较瘦的人群中)。
如何预防和减轻“牙套脸”?
- 保持均衡饮食,避免体重下降: 确保营养充足,不要刻意节食,选择各种质地的食物,即使戴着牙套也要尽量用两侧牙齿咀嚼。
- 积极锻炼咀嚼肌: 在医生允许和舒适的前提下,尽量吃一些需要咀嚼的食物(如苹果片、胡萝卜条、牛肉干、坚果等),不要只吃流食或过于软烂的食物,咀嚼无糖口香糖(如果医生允许)也是锻炼肌肉的好方法。
- 与正畸医生充分沟通:
- 在矫正前了解“牙套脸”的可能性。
- 矫正过程中如果出现明显凹陷或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 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如面部基础、肌肉量、是否拔牙等)评估风险,并在方案设计和过程中尽量优化。
- 耐心等待: 如果出现了“牙套脸”,不要过于焦虑,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会在矫正结束后随着咀嚼功能的恢复和肌肉的锻炼而逐渐改善。
“牙套脸”主要是由矫正期间咀嚼功能受限导致咀嚼肌萎缩以及可能的体重下降引起的面部轮廓变化,表现为脸颊凹陷、颧骨突出。它通常是暂时性的,在矫正结束后通过恢复咀嚼功能和肌肉锻炼,大部分人的脸型会得到显著改善甚至恢复原状。 虽然拔牙矫正可能带来更持久的结构变化,但其对美观的改善(如改善凸嘴、咬合)往往远大于“牙套脸”带来的暂时性困扰,在矫正过程中保持积极心态、均衡饮食、坚持咀嚼锻炼,并与医生良好沟通,是预防和应对“牙套脸”的关键,如果你非常担心这个问题,建议在矫正前与你的正畸医生进行详细讨论和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