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橡皮链(也称为弹力圈或橡皮筋)断裂是非常常见的情况,请务必不要惊慌,但需要尽快联系你的正畸医生!

以下是详细的处理步骤和建议:
📍 1. 立即联系你的正畸医生(最重要!)
-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橡皮链的作用是持续施加轻柔的力量来移动牙齿,一旦断裂,这个力量就消失了。
- 为什么必须尽快联系?
- 牙齿停止移动: 断裂后,牙齿会停止向预定方向移动,甚至可能开始轻微回弹到原来的位置(虽然不会完全回去,但会影响进度)。
- 影响矫正计划: 可能需要额外的时间来重新建立移动,延长整个矫正周期。
- 影响咬合关系: 如果是用于调整咬合关系的橡皮链(如II类、III类牵引),断裂会导致咬合关系紊乱,可能引起不适或颞下颌关节问题。
- 附件可能脱落: 如果橡皮链是挂在托槽上的特殊附件上,断裂时可能会把附件一起带下来。
📍 2. 在联系到医生之前,可以做的临时处理
- 保存断掉的橡皮链: 把断掉的那一小段橡皮链收好,带到诊所给医生看,有助于医生判断原因。
- 不要尝试自己重新戴上: 除非你非常有把握知道如何正确操作,否则强烈不建议自己尝试重新戴上,原因如下:
- 容易弄伤牙龈或口腔黏膜。
- 很难确保力量方向和大小正确,可能适得其反。
- 容易把橡皮链弄断得更碎,更难清理。
- 可能导致托槽脱落或附件损坏。
- 保持口腔清洁: 正常刷牙和使用牙线(注意避开断裂部位和可能松动的附件),断裂的橡皮链碎片可能会卡在牙齿或托槽之间,需要及时清理,可以用牙线小心地尝试清除可见的碎片,但不要用力过猛。
- 避免咀嚼硬物、黏物: 减少对牙齿和托槽的额外压力,防止其他托槽脱落或附件损坏。
- 避免用断裂侧咀嚼: 尽量用另一侧吃东西,减少对可能受影响的牙齿和附件的压力。
- 观察牙齿/附件: 注意观察断裂处附近的牙齿是否有明显松动、疼痛,或者托槽/附件是否脱落,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 3. 去诊所后医生会做什么?
- 检查情况: 医生会检查断裂原因、牙齿移动情况、附件是否完好、托槽是否稳固等。
- 更换橡皮链: 这是最常见的处理方式,医生会根据你的矫正阶段和需要,重新换上新的、正确型号和力量大小的橡皮链。
- 处理附件: 如果附件一起脱落了,医生会评估是否需要重新粘接。
- 调整方案: 如果断裂频繁发生,或者牙齿移动方向有偏差,医生可能会调整后续的矫正方案或橡皮链的使用方式。
- 解释原因: 医生会和你解释断裂的可能原因(见下文),并给出预防建议。
📍 4. 为什么橡皮链容易断裂?(常见原因)
- 咬到硬物: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比如咬到坚果壳、骨头、硬糖、冰块、笔头、指甲等。
- 清洁不当: 刷牙或使用牙线时用力过猛,或者用硬毛牙刷、牙签等尖锐物品刮擦橡皮链。
- 橡皮链老化: 橡皮链本身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长时间使用后会失去弹性变脆,容易断裂,医生通常会建议定期更换(如每2-4周)。
- 力量过大: 医生选用的橡皮链力量如果对你来说过大,或者牙齿移动过程中阻力变化导致实际力量过大,也可能导致断裂。
- 托槽或附件边缘粗糙: 托槽或附件的边缘如果不够光滑,会磨损橡皮链,导致其提前断裂。
- 口腔习惯: 如咬嘴唇、咬颊、磨牙等不良习惯,会对橡皮链产生额外的应力。
📍 5. 如何预防橡皮链断裂?
- 严格避免咬硬物、黏物: 这是最重要的!矫正期间要格外小心饮食。
- 使用正畸牙刷和牙线: 使用小头、软毛的正畸牙刷,配合牙线穿引器或正畸专用牙线,轻柔地清洁牙齿和托槽周围,避免刮擦橡皮链。
- 定期更换: 遵循医嘱,按时更换橡皮链(通常每2-4周一次,具体看医生要求),不要等到它断了才换。
- 注意口腔习惯: 努力改掉咬唇、咬颊、磨牙等习惯。
- 及时反馈问题: 如果发现橡皮链看起来很紧、很薄、颜色变深、或者感觉牙齿异常酸痛,及时联系医生检查。
- 定期复诊: 按时复诊,让医生检查橡皮链状态和牙齿移动情况。
橡皮链断裂虽然常见且令人担心,但及时联系你的正畸医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不要自行处理,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咀嚼硬物,尽快预约复诊,医生会评估情况并重新安装橡皮链,确保你的矫正计划顺利进行,耐心和与医生的紧密配合是成功矫正的基石!💪🏻
别太担心,这通常只是矫正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及时处理,很快就能回到正轨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