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矫正牙齿(正畸治疗)确实可能增加蛀牙(龋齿)的风险,但这并非必然,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和矫正方式。

以下是导致蛀牙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
-
清洁难度加大:
- 托槽和附件: 传统金属托槽、陶瓷托槽、舌侧托槽等附件会粘在牙齿表面,形成很多“死角”和“缝隙”,食物残渣和牙菌斑更容易在这些地方堆积,尤其是在托槽边缘、牙龈沟附近以及弓丝下方。
- 弓丝和结扎丝: 弓丝和固定弓丝的结扎丝(或橡皮圈)也会阻碍牙刷和牙线的有效清洁。
- 牙齿移动: 在牙齿移动过程中,牙齿之间可能会暂时出现缝隙,或者牙龈组织可能暂时性肿胀,这些区域也更容易藏污纳垢。
-
口腔环境变化:
- 唾液流动改变: 矫正器可能轻微影响唾液在口腔内的流动和分布,降低其自然清洁和缓冲酸的能力。
- 饮食习惯改变: 有些患者因为戴牙套而选择更软的食物,其中一些可能含糖量较高(如软糖、果酱、甜饮料),或者更容易粘在牙套上(如面包、薯片)。
-
依从性挑战:
- 清洁时间增加: 要有效清洁矫正后的牙齿,需要花费比平时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使用更多的工具(如正畸牙刷、牙缝刷、冲牙器、牙线穿引器等)。
- 清洁意愿降低: 清洁变得繁琐复杂,一些患者可能会因为麻烦而减少清洁频率或敷衍了事。
- 隐形牙套的误区: 使用隐形矫正器(如Invisalign)的患者,虽然可以摘下牙套进食和清洁,但有些人可能因为觉得美观而忽视了饭后立即清洁牙齿的重要性,或者戴牙套的时间不足(需要保证每天20-22小时),导致清洁时间被压缩,同时牙套本身也可能附着细菌和食物残渣。
如何最大程度降低蛀牙风险?
虽然风险存在,但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甚至消除这种风险:
-
严格的口腔卫生:
- 饭后立即清洁: 每次吃完东西后,必须尽快清洁牙齿和牙套,食物残渣停留时间越长,产酸风险越大。
- 正确使用工具:
- 正畸牙刷: 选择小头、刷毛软硬适中的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重点清洁托槽周围、牙龈缘和牙齿咬合面。
- 牙缝刷/正畸刷: 必须每天使用,清洁托槽与牙龈之间、托槽之间、弓丝下方的缝隙。
- 牙线/牙线穿引器: 每天至少使用一次,仔细清洁牙缝,使用穿引器帮助牙线穿过弓丝下方。
- 冲牙器(水牙线): 非常有效的辅助工具,可以冲洗掉牙刷和牙缝刷难以到达的食物残渣和菌斑。
- 使用含氟牙膏: 含氟牙膏能增强牙齿抗酸能力,促进再矿化,是预防蛀牙的关键。
-
定期专业口腔护理:
- 正畸复诊: 严格按照医生预约的时间复诊,医生会检查牙齿移动情况,并重点进行专业的清洁(洗牙),清除牙刷难以清洁的菌斑和牙结石。
- 常规牙科检查: 即使在矫正期间,也应每6个月左右进行一次常规牙科检查和洁牙,及时发现并处理早期蛀牙或其他口腔问题。
-
饮食管理:
- 减少糖分摄入: 限制含糖饮料、糖果、糕点等食物的摄入频率和量,这些食物是细菌产酸的主要原料。
- 避免粘性食物: 尽量避免口香糖、太妃糖、软糖等容易粘在牙套上的食物,它们难以清洁,是蛀牙的高风险因素。
- 健康饮食: 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有助于清洁牙齿表面,并刺激唾液分泌。
-
配合医生建议:
- 遵医嘱使用氟化物: 医生可能会建议在矫正期间使用高浓度氟化物牙膏、含氟漱口水或进行专业的氟化物涂布/含氟凝胶治疗,以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
- 及时处理问题: 如果发现托槽脱落、弓丝刺嘴或任何不适,应尽快联系医生处理,避免影响清洁或造成口腔损伤。
矫正牙齿本身的设计和过程确实为蛀牙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清洁困难、死角增多)。这并不意味着矫正一定会导致蛀牙。 关键在于患者是否能够付出额外的努力,坚持并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方法,并定期接受专业的口腔护理。
一个自律、认真执行口腔卫生计划的患者,在矫正期间和矫正后,其蛀牙风险可以控制在正常甚至更低的水平,相反,如果忽视口腔卫生,蛀牙风险会显著增加。
在决定进行牙齿矫正前,务必充分了解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并承诺在整个矫正过程中(通常持续1-3年甚至更久)严格维护口腔健康,你的正畸医生和牙医会提供详细的指导,帮助你安全、健康地完成矫正,拥有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