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怎么植骨

种植牙植骨是在缺牙区骨量不足时,通过手术将人工骨粉或自体骨移植至颌骨,待其与自身骨骼结合稳固后再行种植体

种植牙作为一种理想的缺牙修复方式,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有足够的健康骨量来支持种植体的稳定,由于牙齿缺失时间过长、牙周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牙槽骨吸收萎缩,许多患者在进行种植牙前需要进行植骨手术(又称骨增量术),以下是关于种植牙植骨的详细解析,涵盖原理、流程、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种植牙怎么植骨-图1


为何需要植骨?核心原因与判断标准

生理基础不足的表现

当天然牙脱落后,缺乏咬合刺激会导致牙槽骨逐渐吸收变薄,表现为以下特征: ✅ X光片显示:牙槽嵴高度低于理想范围(通常需≥4mm);宽度不足(无法包裹种植体周围至少1-2mm的安全距离);存在凹陷或不规则形态。 ✅ 临床检查发现:牙龈塌陷明显,邻牙倾斜移位,影响美观和功能重建。

不植骨直接种植的风险

若强行在薄弱骨质上植入种植体,可能出现: ⚠️ 初期稳定性差 → 易松动脱落; ⚠️ 长期受力不均 → 引发边缘性骨丢失; ⚠️ 美学效果不佳 → 牙龈退缩暴露金属连接件。


植骨材料的分类与选择策略

类型 来源/成分 优点 缺点 适用场景
自体骨 取自患者自身(髂骨、颏部) ✔️ 最佳成骨活性
✔️ 无排斥反应
❌ 二次创伤
❌ 供区有限
大范围严重缺损
同种异体骨 经处理的人源脱矿冻干骨粉 ✔️ 可塑性强
✔️ 促进软硬组织整合
❌ 成本较高 中小型垂直/水平向增宽
异种骨 牛骨、珊瑚等生物陶瓷 ✔️ 多孔结构利于细胞爬入 ❌ 降解速度较慢 联合引导膜技术使用
人工合成骨 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 ✔️ 无菌可控
✔️ 可定制颗粒大小
❌ 机械强度较低 填充微小间隙或表面修饰

:实际临床常采用混合方案,自体骨+屏障膜」组合以提高成功率。


标准化植骨手术全流程详解

▶ Step 1: 术前精准规划

🔍 影像学评估:通过CBCT三维扫描测量可用骨量,模拟种植体位置及预期骨增量体积。 📏 数字化导板设计: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手术导板,精确控制开窗位置和深度。

▶ Step 2: 切口翻瓣暴露术区

✂️ 微创入路:沿牙槽嵴顶作水平切口,钝性分离黏骨膜瓣,充分显露受区骨面。 💡 关键技巧:保留龈乳头血供,避免过度牵拉造成软组织坏死。

▶ Step 3: 制备受植床

⚒️ 去皮质化处理:用球钻在预定区域打小孔至渗血状态,激活骨髓干细胞迁移。 🔧 空间创造:对于垂直向不足者,可采用钛网或个性化支架撑开间隙;水平向狭窄时需劈开颊侧骨板拓展空间。

▶ Step 4: 骨移植物充填

🧪 分层填塞法:先将颗粒状骨材料紧密压实于基底,上层覆盖胶原膜或可吸收屏障膜防止移位。 📌 固定方式:使用钛钉、缝合线或生物胶水将膜材锚定于周围骨壁。

▶ Step 5: 封闭创口与过渡期管理

🩹 张力减免缝合:采用水平褥式缝合减少伤口裂开风险。 ⏰ 愈合周期:一般需等待4~6个月让新骨充分矿化成熟,期间佩戴临时义齿维持咬合关系。


特殊复杂病例的处理方案

🔹 极度萎缩下颌骨案例

👉 下牙槽神经侧方移位术:小心剥离神经血管束并向舌侧推移,腾出额外2-3mm种植空间。 👉 穿颧种植技术:适用于完全无牙颌且拒绝大型植骨的患者,利用颧骨作为主要支撑点。

🔹 即刻种植同步植骨

优势:缩短疗程至单次就诊完成; 🚨 挑战:需严格把控适应证,仅适用于新鲜拔牙窝具备良好初学稳定性的情况。


术后维护与效果评价

🌿 早期康复指导

饮食限制:术后2周内进流食→半流食→软食渐进过渡; • 口腔卫生:氯己定漱口水含漱每日3次,配合脉冲冲洗器清洁术区; • 药物辅助:酌情开具抗生素预防感染,双膦酸盐类药物抑制破骨活动。

📊 成功判定标准

指标 达标值 检测方法
新生骨密度 ≥正常皮质骨70% CT值测定
种植体扭矩值 >35Ncm 电子扭力计测量
边缘骨吸收量 <1.5mm/年 定期X线追踪对比

常见疑问解答(FAQs)

Q1: 是不是所有种植牙都必须植骨?

A: 并非绝对必要,只有当剩余牙槽骨的高度、宽度或厚度不足以容纳种植体时才需要植骨,经验丰富的医师会通过术前检查综合判断,部分轻度骨缺损可通过短种植体或倾斜植入等方式规避植骨步骤。

Q2: 植骨后多久可以做永久牙冠?

A: 常规建议等待4-6个月的骨整合期,待新骨完全形成并与种植体紧密结合后再行二期手术安装基台和牙冠,近年来随着即刻负重技术的发展,符合条件的简单病例可在植骨同期完成种植体植入,最快当天即可戴临时义齿行使基本咀嚼功能,但最终永久修复仍需遵循个体化时间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