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二期修复流程

种植牙二期先局麻下切开覆盖螺丝处的牙龈,暴露并连接愈合基台;待软组织成形后取模,定制牙冠;试戴调改合适后

二期修复核心目标

通过建立稳定的咬合关系与美学形态,将地下的种植体转化为可行使咀嚼功能的上部结构,此阶段需完成「穿龈成型」「取模设计」「义齿制作」三大核心任务,直接影响长期使用寿命和患者舒适度。

种植牙二期修复流程-图1

阶段划分与操作明细表

序号 步骤名称 耗时参考 关键设备/材料
1 临床检查与影像评估 X光片/CBCT确认骨结合程度,测量软组织厚度 10-20分钟 数字化放射设备
2 局麻下切开翻瓣 沿种植体长轴环形切口,分离粘骨膜瓣 30-45分钟 微创手术器械套装
3 更换愈合基台 旋出封闭螺丝→安装穿龈式愈合基台(高度≥2mm) 15-25分钟 钛合金愈合基台组件
4 缝合固定 无张力间断缝合,预留足够空间供基台突出 10-15分钟 可吸收缝线
5 佩戴临时保护罩 覆盖基台防止食物嵌塞,促进软组织塑形 即时完成 硅胶防护帽
6 二次取模(终末印模) 使用开窗式个别托盘+流动硅橡胶精确制取带基台的工作模型 20-30分钟 聚醚/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
7 模型分析与方案设计 技师根据咬合关系、邻牙弧度设计支架蜡型 1-3工作日 颌架分析仪、比色仪
8 试戴调整 患者口内测试就位度、邻接关系及咬合纸检验 40-60分钟 咬合试纸、调拌刀
9 最终粘接固位 消毒清洁→试用粘接剂永久固定中央螺丝→光固化强化 20-30分钟 树脂水门汀、光固化灯

分步详解重点环节

① 切开翻瓣与基台置换

▶️ 适应症判断:经X线证实种植体周围无透射影,叩诊音清脆提示良好骨整合后方可进行,若存在纤维包裹或轻微炎症,需延长观察期至症状消退。
▶️ 切口设计原则:采用十字形或H形切口充分暴露种植体顶端,注意保留至少3mm宽的健康附着龈以防退缩,遇薄龈型患者可采用改良梯形瓣增加血供。
⚠️ 风险控制:操作中严禁暴力撬动种植体,推荐使用专用反角手机配合低速钻头小心去除多余骨赘。

② 个性化印模技术

✔️ 开窗式印模法:在托盘对应基台位置开设直径约5mm窗口,使重体直接作用于基台顶部获得精准定位,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多颗连冠病例,能有效减少误差累积。
🔧 辅助工具应用:配合使用平行杆系统维持多个种植体的三维空间关系,复杂病例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生成虚拟蜡型指导技工室制作。

③ 过渡义齿管理

🔹 即刻负重方案:对于前牙区单颗缺失且骨量充足者,可在更换基台同期接入预成树脂临时冠,利用现有基台实现当日恢复面容,此类方案需严格筛选适应证并控制咬合力。
🔸 常规延期修复:多数情况下建议等待7-14天待软组织完全贴合后再行最终修复,期间佩戴透明压克力护具既可维护开口度又便于清洁。


特殊情形应对策略

场景描述 解决方案 备注
基台松动(<1N·cm扭矩) 改用更长规格基台重新旋紧,必要时添加骨增量材料加固 禁止强行拧入造成微动
牙龈增生覆盖基台 激光修整联合氯己定含漱液控制炎症,后期改用短颈基台改善穿龈轮廓 每日两次温盐水冲洗
对颌牙过度伸长干扰 同步进行调磨降低对颌牙临床高度,重建正常覆𬌗关系 遵循生理性咬合平面原则

术后维护要点

时间节点管理

  • 术后24小时:冰敷减轻肿胀,进流食避免患侧咀嚼
  • 第7天拆线:检查创口闭合情况,拆除保护罩换装刷牙棒
  • 每月复诊:监测探诊深度≤3mm,改良菌斑指数控制在15%以内

🛠️ 日常护理指南
✓ 选用软毛单束牙刷呈45°角清洁基台周围
✓ 配合冲牙器低压冲洗(压力<0.3MPa)
× 禁用硬毛牙刷横向拉锯式刷牙


相关问答FAQs

Q1: 为什么二期手术后还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装牙?
A: 这是为了让拔牙窝完全愈合形成新骨组织,同时让种植体与自身骨头产生牢固的生物性结合(称为"骨整合"),过早加载咬合力可能导致种植失败,通常下颌需3个月、上颌需4-6个月的愈合期。

Q2: 做完种植牙后感觉异物感明显怎么办?
A: 初期出现轻微不适属正常现象,一般会在1-2周内逐渐适应,若持续存在刺痛感,可能是基台边缘过长刺激黏膜所致,需及时联系医生打磨抛光,日常可通过练习正念呼吸放松颌面部肌肉群缓解紧张状态。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化流程,配合先进的数字化导板技术和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可使种植牙十年成功率提升至95%以上,患者应选择具有口腔种植资质认证的专业团队进行治疗,并坚持定期复查维护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