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周围炎图片能展示哪些炎症症状?

对照自查5大典型症状,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种植牙凭借“媲美真牙、咀嚼力强”的优势,成为越来越多缺牙修复的首选,但你知道吗?和天然牙一样,种植牙也可能患上“牙周病”——种植牙周围炎!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轻则牙龈红肿出血,重则种植体松动脱落,让数万甚至数十万的种植牙“打水漂”,我们就通过种植牙周围炎图片对照自查,帮你识别早期信号,掌握科学预防方法,守护你的“第三副牙齿”!

种植牙周围炎图片能展示哪些炎症症状?-图1

先搞懂:什么是种植牙周围炎?

种植牙周围炎,简单说就是种植体周围组织(牙龈、牙槽骨)发生的感染性炎症,天然牙有牙周膜缓冲咬合力,而种植体与牙槽骨是“直接结合”,缺乏这种保护机制,一旦口腔卫生不佳或细菌滋生,炎症会更快破坏支撑骨,导致种植体松动。

症状自查:5大典型表现+对应图片解析

(注:以下图片描述为文字还原,实际自查需结合专业口腔镜或医生面诊,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 症状1:牙龈红肿、颜色异常

早期表现:种植体周围的牙龈从粉红色变为暗红色或鲜红色,质地变软,轻轻按压易出血。
图片特征:牙龈缘明显肿胀,与种植体基台交界处失去“贴合感”,呈“圆拱形”隆起,刷牙或吃硬物时易见血丝。
易忽视点:很多人误以为是“上火”,自行吃消炎药后缓解,实则炎症仍在持续进展。

✅ 症状2:牙龈出血、溢脓

典型表现:刷牙、使用牙线时种植体牙龈出血,严重时可见脓液从牙龈沟溢出,有“口臭”或异味。
图片特征:牙龈沟内附着黄色或白色脓性分泌物,轻挤牙龈可见脓液溢出,出血量可能从“少量血丝”到“渗血不止”。
危险信号:脓液说明细菌已深入组织,开始破坏牙槽骨!

✅ 症状3:种植体周围“深口袋”

形成原因:炎症导致牙龈与种植体分离,形成“假性牙周袋”,深度超过3mm时,牙刷无法清洁,细菌更易堆积。
图片特征:用牙周探针测量时,种植体颊侧、舌侧或远中可探及≥4mm的深度袋,探诊易出血。
自查方法:普通牙签轻轻探入种植体牙龈交界处,若感觉“空隙大、易卡住”,需警惕。

✅ 症状4:牙龈退缩、种植体“露头”

进展表现:长期炎症刺激导致牙龈萎缩,原本被牙龈覆盖的种植体基台逐渐暴露,甚至“露白”。
图片特征:种植体颈部与牙龈交界处出现“凹陷”,牙槽骨高度降低(可通过X光确认),相邻天然牙也可能受影响。
后果:牙龈退缩后,清洁难度增加,炎症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 症状5:种植体松动、咬合不适

晚期表现:牙槽骨被严重破坏后,种植体失去支撑,出现“晃动”,咬硬物时疼痛或“下沉感”。
图片特征:用手轻晃种植牙,若出现“前后左右松动”(正常种植牙轻微动度≤1mm),或X光显示种植体周围骨吸收超过1/3。
严重后果:此时即使治疗,种植体也可能无法保留,需重新种植!

图片对比:早期vs晚期,别错过“黄金治疗期”!

阶段 牙龈状态 出血/溢脓 骨吸收情况(X光) 治疗难度
早期 轻度红肿,牙龈形态完整 刷牙时少量出血 无或轻微吸收 简洁洁治+冲洗,易控制
中期 明显肿胀,牙龈退缩 持续出血,溢脓 吸收达1/3 需翻瓣刮治+植骨
晚期 严重萎缩,种植体暴露 自发性出血 吸收超1/2 可能拔除种植体

元大揭秘:为什么偏偏是你得了种植牙周围炎?

  1. 口腔卫生差:刷牙不到位,种植体周围牙菌斑、牙结石堆积(最常见原因!);
  2. 吸烟:尼古丁降低局部抵抗力,影响骨愈合,吸烟者发病率是非吸烟者的3倍;
  3. 咬合创伤:咬合力过大、夜磨牙,或种植体设计不当(如过 tall 的基台);
  4. 全身疾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骨质疏松等,削弱机体抗炎能力;
  5. 复查缺失:种完牙就“放任不管”,未定期洁治(建议每年1-2次)。

预防指南:做好5点,让种植牙用一辈子!

学会“精准清洁”:每天2次+3个工具

  • 巴氏刷牙法:刷毛与种植体表面呈45°,震颤清洁牙龈沟,每次2分钟;
  • 牙线/冲牙器:每天至少1次,清洁种植体邻面和牙缝(普通牙线可能损伤牙龈,推荐“牙缝刷”或“水牙线”);
  • 种植牙专用工具:种植体表面较光滑,避免使用含“硬颗粒”的牙膏,推荐“软毛牙刷+低研磨性牙膏”。

定期“专业维护”:每年1-2次复查

即使没症状,也要每6-12个月到口腔科做:

  • 种植体周围洁治:用超声器械清除牙结石(普通洗牙无法彻底清洁种植体表面);
  • 牙周袋探诊:测量深度、出血情况,评估骨吸收风险;
  • X光检查:每年拍一次根尖片,观察牙槽骨高度变化。

远离“风险习惯”:戒烟+控制咬合

  • 戒烟:吸烟是种植牙周围炎的“加速器”,务必戒除;
  • 夜磨牙:若夜间磨牙,需佩戴颌垫,避免种植体承受过大咬合力;
  • 避免硬物:不咬坚果、骨头、螃蟹壳等,防止种植体松动或崩瓷。

管理全身健康:控制“基础病”

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7%),骨质疏松患者遵医嘱用药(如双膦酸盐类),降低感染风险。

选择“靠谱机构+医生”:从源头降低风险

  • 种植体选择:优先选表面处理过的亲水性种植体(如SLA、SLActive表面),骨结合更快,抗炎能力更强;
  • 医生技术:医生需精准设计种植位置、角度,避免咬合创伤,同时确保种植体周围有足够健康的牙龈包裹。

发现症状怎么办?及时就医是关键!

如果你对照图片发现“牙龈红肿出血、溢脓、种植体松动”等信号,别拖延!早期种植牙周围炎通过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清除菌斑结石),配合局部冲洗(如双氧水、氯己定),可快速控制炎症;若已出现骨吸收,需翻瓣手术+植骨,引导骨再生。
切忌:自行吃消炎药或用“土方法”处理,可能掩盖症状,延误治疗!

写在最后:种植牙不是“一劳永逸”,而是“终身养护”

种植牙周围炎虽可怕,但可防可控!早发现、早治疗、勤维护”三原则,你的种植牙完全能陪伴你10年、20年甚至更久。
如果你有以上症状,或想确认自己的种植牙健康状况,点击下方链接,获取专业口腔医生1对1免费咨询,别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种植牙护理 #种植牙周围炎 #口腔健康 #牙齿修复 #牙科科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