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术前CT检查有何关键作用?

“种植牙做的CT”通常指的是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这是一种专门用于牙科和颌面部的三维影像学检查,它是种植牙手术前极其重要且必不可少的评估工具。

种植牙术前CT检查有何关键作用?-图1

它就像给你的牙槽骨拍了一张立体的、高清的“照片”,能让医生从各个角度清晰地看到:

为什么种植牙前必须做CT?

  1. 精确评估骨量(最重要!):

    • 骨高度: CT能精确测量牙槽骨的高度,判断是否足够植入种植体(种植牙的“牙根”),如果骨量不足,医生需要提前设计骨增量方案(如植骨、上颌窦提升等)。
    • 骨宽度: 评估牙槽骨的宽度是否足够容纳种植体,太窄可能需要植骨或选择更细的种植体。
    • 骨密度: CT能评估骨头的密度(松质骨、皮质骨的比例),骨密度影响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和愈合速度,密度过低可能需要特殊处理或更长的愈合期。
    • 骨形态: 清晰显示牙槽骨的形态,是否有凹陷、缺损等。
  2. 识别重要的解剖结构(避免风险!):

    • 下牙槽神经管: 在下颌骨后部,CT能精确定位这条神经管的位置,种植体植入时必须避开它,否则可能导致下唇、下巴麻木等严重并发症。
    • 上颌窦: 在上颌骨后部,CT能清晰显示上颌窦的位置、大小和窦底骨壁的厚度,如果种植体位置接近或穿透上颌窦,可能需要做上颌窦提升术。
    • 颏孔: 下颌骨前部有神经血管穿出的颏孔,CT能帮助医生避开它。
    • 邻牙牙根位置: 了解邻牙牙根的位置,避免种植体植入时损伤邻牙牙根。
  3. 制定精准的手术方案:

    • 确定最佳种植位置和角度: 基于骨量和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医生可以在CT影像上虚拟规划种植体植入的理想位置、角度和深度,确保种植体能承受咬合力,同时避免损伤关键结构,最终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牙冠的位置、咬合关系)。
    • 选择合适的种植体: 根据骨量和骨质,选择长度、直径、品牌最合适的种植体。
    • 评估是否需要植骨: 明确骨缺损的范围和程度,制定最有效的植骨方案。
    • 制作手术导板: 对于复杂病例,医生可以利用CT数据设计并制作3D打印的手术导板,在手术时精确引导种植体按照预定方案植入,大大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4. 预测术后效果: 通过CT重建的模型,医生可以在术前模拟种植体植入后的情况,预测最终修复体的美观和功能效果。

种植牙CT(CBCT)的特点

  • 三维成像: 提供立体的、全方位的影像,比传统二维牙片(如根尖片、曲面断层片)信息量巨大且直观。
  • 高分辨率: 能清晰显示骨小梁结构、神经管、上颌窦等精细结构。
  • 辐射剂量相对较低: 相比于全身医学CT(如头颅CT),CBCT的辐射剂量要低得多(通常只有其1/10到1/100),但仍需在医生认为获益大于风险时进行。
  • 快速便捷: 检查过程通常只需几分钟,几分钟内即可生成影像。
  • 专用软件分析: 医生可以使用专业软件进行骨量测量、神经管定位、虚拟种植模拟等。

关于种植牙CT的常见问题

  • 疼不疼? 不疼,就像拍普通X光片一样,只需保持头部不动。
  • 需要多久? 检查过程很快,几分钟完成,生成报告可能需要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
  • 有辐射吗? 有,但剂量在安全范围内,医生会严格掌握适应症,孕妇或疑似怀孕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 费用多少? 费用因地区、诊所、设备型号而异,通常在几百到一千多元人民币不等。通常需要额外支付,不包含在种植牙本身的费用里。
  • 和普通牙科X光片有什么区别? 普通牙科X光片(如小牙片、全景片)是二维的,有重叠、放大失真等问题,无法精确测量骨量和避开重要神经血管,只能提供有限的参考信息,CBCT是三维的,信息量精准全面,是种植牙手术的“导航图”。

种植牙前做的CT(CBCT)是确保手术成功、安全、效果良好的关键一步,它为医生提供了制定个性化、精准手术方案所必需的骨量、重要解剖结构等三维信息,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种植体的长期成功率,如果你被医生建议做种植牙CT,请务必配合检查,并与医生充分沟通检查结果和手术计划。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