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定点保存”这个术语在种植牙领域通常指的是在种植体植入后,等待骨结合(骨头与种植体长牢)期间,采取特定措施来确保种植体在口腔内的位置、角度和深度保持不变,为后续最终修复体的成功安装和长期稳定使用奠定基础。

就是在骨头还没长牢种植体这个“地基”之前,如何保证这个“地基”的位置不被移动或改变。
为什么需要“定点保存”?
- 骨结合需要稳定环境: 种植体成功的关键在于与周围的牙槽骨形成牢固的骨结合,这个过程(通常需要3-6个月)需要一个稳定、无干扰的环境,如果种植体在愈合期间发生微动(即使是很小的移动),也会导致骨结合失败,种植体松动脱落。
- 保证修复体精度: 种植体的最终位置(三维空间中的位置、角度、深度)决定了最终牙冠的形态、咬合关系和美观度,如果在愈合期间种植体位置发生偏移,会导致后期制作的牙冠无法精确就位,出现缝隙、咬合干扰、美观不协调等问题,甚至需要重新手术。
- 避免并发症: 种植体移位可能导致周围软组织(牙龈)形态异常、食物嵌塞、清洁困难等问题,增加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
“定点保存”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定点保存”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而是一系列在种植手术和愈合期采取的、旨在维持种植体位置稳定的方法和策略的总称,常见的措施包括:
-
愈合基台:
- 最常用、最基础的方法。 在植入种植体后,立即或稍后(二期手术时)将一个称为“愈合基台”的螺丝部件拧入种植体内部,使其暴露在口腔中。
- 作用:
- 维持种植体位置: 通过螺丝固定,直接防止种植体在愈合期发生旋转或轴向移动。
- 引导牙龈成形: 在种植体周围形成健康、稳定的袖口形态,为后期安装永久基台和牙冠提供良好的软组织基础。
- 便于清洁: 暴露在外的部分方便患者进行口腔卫生维护。
-
临时牙冠/桥:
- 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如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好、骨质条件好、患者咬合关系允许等),可以在植入种植体后立即或早期(骨结合初期)安装一个临时制作的牙冠或桥。
- 作用:
- 更有效的固定: 临时牙冠通过粘接或螺丝固定在种植体上,提供比单纯愈合基台更强大的三维固定效果,几乎完全消除了微动的可能性。
- 恢复美观和部分功能: 在愈合期就能改善美观,并允许患者进行一定的咀嚼(需遵医嘱限制)。
- 维持牙龈形态: 模拟最终牙冠的形态,引导牙龈健康生长。
- 注意: 这通常被称为即刻负重或早期负重,需要严格的病例筛选和医生技术,并非所有情况都适用。
-
个性化印模柱/替代体:
- 在二期手术(安装基台和取模时)之前,如果使用了愈合基台,医生可能会在愈合基台上安装一个与最终基台形态相似的“个性化印模柱”。
- 作用: 在取模制作最终牙冠时,这个印模柱能精确复制最终基台的位置和形态,确保牙冠制作精准,虽然它本身不直接在愈合期固定种植体(愈合基台已经做了),但它保证了从愈合基台到最终基台转换过程中的位置精确传递,是“定点保存”理念在取模环节的体现。
-
覆盖义齿:
- 对于多颗牙缺失或全口无牙颌的患者,在种植体植入后愈合期,通常会制作一副带有磁性附着体、杆卡附着体或球帽附着体的活动假牙(覆盖义齿)。
- 作用:
- 提供辅助固定: 覆盖义齿通过附着体与种植体连接,可以提供额外的稳定性,帮助抵抗种植体在愈合期可能受到的侧向力。
- 恢复功能和美观: 在愈合期提供基本的咀嚼功能和美观。
- 维持颌间距离: 防止对颌牙伸长或邻牙倾斜。
-
严格术后医嘱:
- 这是所有“定点保存”措施成功的基础! 医生会详细告知患者:
- 避免用患侧咀嚼: 在骨结合期内,严禁使用种植牙侧咀嚼食物。
- 保持口腔卫生: 按要求使用牙刷、牙线、冲牙器等,清洁种植体周围区域,防止感染影响骨结合。
- 避免外力撞击: 防止意外磕碰导致种植体移位。
- 定期复诊: 按时复诊,医生会检查愈合基台或临时牙冠的稳定性、牙龈健康状况等。
- 这是所有“定点保存”措施成功的基础! 医生会详细告知患者:
“种植牙定点保存”是种植牙治疗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强调在骨头与种植体长牢的脆弱时期,通过选择合适的愈合方式(愈合基台、临时牙冠等) 和严格的术后护理,最大程度地保证种植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原始位置精确不变,这是确保种植牙长期成功、功能良好、美观自然的关键基石,患者应充分理解其重要性,并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