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矫正牙齿后咬合异常怎么办?如何恢复正常咬合?

矫正牙齿(正畸治疗)后,咬合关系是最终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理想的咬合意味着:

矫正牙齿后咬合异常怎么办?如何恢复正常咬合?-图1

  1. 牙齿排列整齐:牙齿在牙弓上位置正确,没有拥挤或间隙过大。
  2. 咬合稳定:上下牙齿在咀嚼时能够紧密、均匀地接触,没有早接触(个别牙齿先接触)或干扰(某些牙齿不该接触的地方接触了)。
  3. 功能协调:咀嚼、说话等功能顺畅,没有肌肉酸痛或关节弹响。
  4. 美观和谐:微笑时牙齿与牙龈、嘴唇的关系协调。

在矫正后,尤其是刚摘下牙套时,咬合关系需要时间适应和稳定,有时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以下是关于矫正后咬合的详细说明:

🦷 一、 矫正后咬合的常见情况

  1. 轻微不适与适应期(常见且正常)

    • 原因:牙齿在新的位置上需要时间与周围的肌肉、韧带、关节以及对颌牙建立新的平衡关系,咬合感觉可能不如矫正前“熟悉”或“舒适”。
    • 表现:轻微的咬合高一点、低一点的感觉;咀嚼时感觉牙齿“打架”或“不顺畅”;说话时舌头感觉空间变化;轻微的肌肉酸痛(如颞下颌关节周围或咀嚼肌)。
    • 处理这是完全正常的! 通常需要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来适应,在此期间:
      • 耐心等待:不要过于焦虑,身体在努力调整。
      • 正常使用:进行正常的咀嚼(避免过硬食物),让咬合自然磨合。
      • 保持口腔卫生:良好的卫生有助于牙龈和牙周组织稳定,支撑新的咬合。
      • 遵医嘱佩戴保持器:保持器对于维持矫正后的位置和咬合至关重要。
  2. 咬合干扰或早接触(需要关注)

    • 原因
      • 矫正误差:在矫正过程中,个别牙齿的位置、高度或角度可能存在微小的偏差,导致在咬合时某些牙齿不该接触的地方接触了(干扰),或者个别牙齿比其他牙齿先接触(早接触)。
      • 牙齿移动:矫正后,牙齿仍在进行微小的调整和适应,可能导致咬合关系暂时性变化。
      • 牙齿形态改变:有时为了建立更好的咬合,医生可能需要在牙齿上做少量调磨(选磨),如果调磨不均匀也可能导致问题。
    • 表现
      • 某个牙齿感觉特别高,咬东西时最先碰到。
      • 咬东西时感觉某个牙齿很酸、很痛,或者有“咯噔”感。
      • 咬合时感觉牙齿排列不整齐,某个地方“卡住”了。
      • 咀嚼效率下降,容易疲劳。
      • 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不适(弹响、疼痛、张口受限)或肌肉酸痛。
    • 处理必须及时联系你的正畸医生! 医生会:
      • 检查咬合关系,使用咬合纸等工具找出早接触点或干扰点。
      • 进行精细调磨:非常小心地在牙齿高点上进行少量、精确的磨改,消除干扰和早接触,让咬合均匀接触,这个过程通常无痛且快速。
      • 评估是否需要其他处理(如少量移动牙齿,但这种情况较少见)。
  3. 咬合不稳定(复发风险)

    • 原因
      • 未佩戴保持器:这是导致咬合关系改变(复发)的最常见原因!牙齿有回到原来位置的趋势。
      • 保持器损坏或丢失
      • 牙周支持不足:如果矫正前存在严重的牙周病,或矫正中/矫正后口腔卫生不佳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缺乏稳固的支撑,容易移位导致咬合改变。
      • 不良习惯:如夜磨牙、紧咬牙、咬笔、咬指甲等,会给牙齿施加异常力量,导致咬合紊乱。
      • 生长发育:对于青少年患者,颌骨的持续生长可能导致咬合关系改变。
    • 表现:感觉牙齿位置又变得不整齐了;咬合感觉不如矫正后初期稳定;牙齿出现新的间隙或拥挤。
    • 处理
      • 严格佩戴保持器:这是防止复发的关键!遵医嘱全天或夜间佩戴,不要擅自减少佩戴时间或停止佩戴。
      • 更换或修复保持器:如果保持器损坏或丢失,立即联系医生制作新的。
      • 治疗牙周病:如有牙周问题,积极治疗,维护牙周健康。
      • 纠正不良习惯: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如佩戴夜磨牙垫)。
      • 定期复查:即使感觉良好,也要按医生要求定期复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
  4. 牙齿松动(需要警惕)

    • 原因
      • 正常现象(短暂):矫正过程中牙齿被移动,牙根周围的牙槽骨需要改建,矫正后初期牙齿可能比平时稍微松动一点,这是正常的,会随着骨改建完成而稳定。
      • 牙周问题:严重的牙周病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失去支撑而松动。
      • 咬合创伤:长期的咬合干扰或早接触,可能导致个别牙齿受力过大,加速牙槽骨吸收,引起松动。
      • 外伤
    • 表现:牙齿感觉比平时晃动;咀嚼时感觉牙齿无力或疼痛。
    • 处理
      • 区分正常与异常:轻微、短暂的松动在适应期常见,会自行恢复,如果松动持续存在、加重,或伴有疼痛、牙龈红肿出血,必须立即就医
      • 治疗牙周病:如果是牙周问题导致的,需要进行专业的牙周治疗。
      • 调整咬合:如果是咬合创伤导致的,医生需要精细调磨或进行其他处理。
      • 排除其他原因:如外伤等。

📌 二、 矫正后如何维护良好的咬合?

  1. 严格佩戴保持器: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没有例外,没有妥协。
  2.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每天认真刷牙(巴氏刷牙法),使用牙线或牙缝刷,定期洗牙(每6个月或遵医嘱),健康的牙龈和牙槽骨是稳定咬合的基础。
  3. 避免过硬、过黏的食物:减少对牙齿的异常负担和损坏风险(如坚果、硬糖、口香糖、年糕等)。
  4. 纠正不良习惯:戒除夜磨牙、紧咬牙、咬唇、吐舌、咬笔等习惯,如有夜磨牙,及时告知医生,可能需要佩戴夜磨牙垫。
  5. 定期复查:即使感觉良好,也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的时间(通常是矫正后第一年每3-6个月一次,之后逐渐延长间隔)回医院复查,医生会检查咬合、牙齿位置、保持器状况、口腔卫生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6.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不要忍耐!如果感觉咬合高、痛、牙齿松动、关节不适等,尽快联系你的正畸医生进行检查和处理,早期干预通常效果更好,问题也更简单。

矫正后的咬合关系是正畸治疗成功的最终体现,初期出现轻微的适应不适是正常的,通常能自行改善,但任何持续的咬合高、痛、干扰、松动、关节不适或牙齿位置变化,都应视为信号,需要及时联系你的正畸医生评估和处理严格佩戴保持器和保持良好口腔卫生是维护矫正效果和稳定咬合的基石。 耐心配合,定期复查,你的咬合关系才能达到理想、稳定、健康的状态。💪🏻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