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和“口腔矫正”通常指的是同一个概念,即正畸治疗,这是一个通过施加温和而持续的力量,移动牙齿到理想位置,改善牙齿排列、咬合关系以及面部美观的专业医疗过程。

- 牙齿矫正: 更侧重于牙齿本身的位置和排列,目标是让牙齿排齐、整齐,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
- 口腔矫正: 这个说法更宽泛一些,但核心也是正畸治疗,它不仅关注牙齿排列,还常常关联到整个口腔颌面系统的健康和功能,包括咬合、颞下颌关节、面部肌肉平衡、甚至面部美学轮廓。
核心目标:
- 改善牙齿排列: 纠正拥挤、稀疏、扭转等不整齐问题。
- 建立良好咬合: 确保上下牙齿能够正确地接触和配合,提高咀嚼效率,避免异常磨损。
- 改善面部美观: 优化微笑线和面部轮廓(如改善“龅牙”、“地包天”、“下巴后缩”等)。
- 促进口腔健康: 排齐的牙齿更容易清洁,降低龋齿和牙周病风险,良好的咬合关系有助于保护牙齿和牙周组织。
- 改善发音和咀嚼功能: 纠正可能因牙齿或颌骨问题导致的发音不清或咀嚼困难。
- 增强自信心: 美观的笑容能显著提升个人自信心。
常见的正畸问题(适应症)
- 牙齿拥挤: 牙齿空间不足,导致排列不齐。
- 牙齿稀疏: 牙齿之间有过大缝隙。
- 龅牙(上颌前突): 上前牙或上颌骨过于前突。
- 地包天(反颌): 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外面(俗称“兜齿”)。
- 深覆合: 上前牙盖住下前牙过多,甚至可能咬到下牙龈。
- 开颌: 前牙或后牙在咬合时没有接触,留有空隙。
- 锁颌: 上后牙咬在下后牙的颊侧(外面),或下后牙咬在上后牙的舌侧(里面)。
- 中线不齐: 上下颌前牙中线不一致。
- 双颌前突: 上下前牙都前突,嘴唇难以自然闭合。
- 骨性畸形: 如上颌骨发育过度或不足、下颌骨发育过度或不足(需要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常见的正畸矫治器(牙套)
-
传统金属托槽矫正器:
- 最常见、性价比最高。
- 由金属托槽和金属弓丝组成。
- 效果确切,适应范围广。
- 美观性较差,但现在有更小巧的托槽。
-
陶瓷托槽矫正器:
- 托槽材料为透明或牙色陶瓷,比金属更美观。
- 弓丝可以是金属或白色。
- 美观性较好,但比金属稍贵,脆性略大。
-
舌侧矫正器:
- 托槽和弓丝粘在牙齿的内侧(舌侧)。
- 完全隐形,外观上几乎看不到牙套。
- 技术要求极高,价格昂贵。
- 初期适应期可能较长,对发音和口腔清洁要求更高。
-
隐形矫正器:
- 透明牙套,由一系列计算机设计、3D打印的个性化牙套组成。
- 可自行摘戴,不影响进食、刷牙。
- 美观性极佳,几乎隐形。
- 舒适度高,无托槽摩擦。
- 需要患者高度配合,每天佩戴20-22小时以上。
- 价格较高,并非所有复杂病例都适用。
- 常见品牌:隐适美、时代天使、Spark等。
正畸治疗的基本流程
- 初诊咨询: 与正畸医生沟通,了解需求和期望。
- 全面检查:
- 口腔检查(牙齿、牙龈、咬合)。
- 拍摄X光片(全景片、头颅侧位片)。
- 取牙模(或进行口内扫描)。
- 拍面部及口腔照片。
- 诊断与方案设计: 医生分析所有资料,制定详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目标、方法、时间、费用等,并与患者充分沟通。
- 矫治器粘戴: 根据方案选择合适的矫治器,并将其粘在牙齿上(或开始佩戴第一副隐形牙套)。
- 定期复诊: 通常每4-8周复诊一次,医生检查进展,更换弓丝或更换下一副隐形牙套,施加持续矫治力。
- 保持阶段: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矫正结束后,牙齿有回到原位的趋势(复发),需要佩戴保持器来稳定矫正效果,防止复发,保持器类型多样(如透明压膜保持器、Hawley保持器等),医生会根据情况建议佩戴时间(通常至少2年,甚至更久)。
需要注意的事项
- 专业医生: 正畸治疗是专业性极强的医疗行为,必须由经过正规培训的口腔正畸专科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不要相信非专业人士的“快速矫正”或“低价矫正”。
- 口腔卫生: 戴牙套期间口腔清洁难度增加,必须更加认真刷牙、使用牙线、冲牙器等,否则极易导致龋齿和牙周病。
- 饮食注意: 避免过硬、过粘、过大的食物,以防托槽脱落或损坏矫治器。
- 疼痛与不适: 初戴牙套、每次加力后几天内会有酸胀、疼痛感,属正常现象,通常几天内缓解。
- 时间与耐心: 正畸治疗通常需要1-3年甚至更长时间,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密切配合与耐心。
- 保持器: 遵医嘱认真佩戴保持器是保证长期效果的关键! 复发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牙齿矫正”或“口腔矫正”(正畸治疗)是一项能够显著改善牙齿排列、咬合功能、口腔健康和面部美学的有效医疗手段,选择合适的矫治器、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并积极配合治疗和保持阶段,是获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有牙齿不齐、咬合问题或对面部美观有困扰,建议尽早咨询专业的正畸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