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完全可以进行种植牙手术,但这并非绝对可行,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并做好充分准备,关键在于血压控制情况和整体健康状况。

以下是详细的说明和注意事项:
🩺 核心原则:血压控制是前提
- 血压稳定且达标是关键:
- 理想状态: 在进行种植牙手术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长期、稳定地控制在医生建议的目标范围内(通常建议低于140/90 mmHg,具体目标值需根据患者年龄、并发症等个体化确定)。
- 高风险血压: 如果血压持续高于180/110 mmHg,或者血压波动极大(忽高忽低),则绝对不能进行种植牙手术,这种情况下进行任何择期手术(包括种植牙)都会显著增加术中、术后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和严重出血的风险。
📋 高血压患者进行种植牙的必要条件和注意事项
-
全面的术前评估:
- 血压监测: 手术前需多次测量血压(包括诊室血压和家庭血压监测),确保血压稳定达标,医生会要求提供近期(如1-2周内)的血压记录。
- 心内科评估: 通常建议咨询心内科医生,评估高血压的严重程度、控制情况、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如心、脑、肾、眼底)以及整体心血管健康状况,心内科医生会评估患者是否耐受手术,并给出是否适合手术以及围手术期血压管理的建议。
- 全身状况评估: 医生会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其他影响手术和愈合的疾病,如:
- 糖尿病: 高血压常合并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也会影响伤口愈合和种植体成功率。
- 心脏病: 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 肾脏疾病: 高血压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
- 凝血功能障碍: 部分降压药(见下文)可能影响凝血。
- 其他: 如长期吸烟、骨质疏松、免疫系统疾病等。
- 口腔检查与影像学评估: 评估缺牙区骨量、骨质、邻牙情况、咬合关系等,制定详细的种植方案。
- 凝血功能检查: 如果服用影响凝血的药物(见下文),可能需要检查凝血功能(如INR)。
-
药物管理:
- 降压药必须规律服用: 绝对不能因为要手术而自行停用降压药! 这可能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引发严重心脑血管事件,手术当天早上,通常可以用一小口水送服常规剂量的降压药(具体需遵医嘱)。
- 抗凝/抗血小板药物: 这是高血压患者(尤其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常服用的药物,如:
- 阿司匹林: 通常不建议在择期种植手术前常规停药,除非有极高出血风险且心内科医生评估后认为必须停用,停用阿司匹林需在心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并严格评估停药时机和风险。
- 氯吡格雷(波立维): 同样是抗血小板药,停用需极其谨慎,必须由心内科医生评估决定。
- 华法林: 是口服抗凝药,用于房颤、瓣膜病等。必须在心内科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通常需要术前停药数天,并监测INR值使其达到安全范围(可能需要临时过渡到低分子肝素)。
- 新型口服抗凝药: 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停用时间和过渡方案也需严格遵循心内科医生和口腔外科医生的共同建议。
- 告知医生所有用药: 务必向口腔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如果需要)详细告知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
-
手术风险评估与沟通:
- 医生会根据您的血压控制情况、全身健康状况、用药情况、手术复杂程度等,综合评估手术风险。
- 医生会详细告知您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术中/术后出血增多、伤口愈合延迟、心脑血管意外风险等),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
- 患者需充分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术中与术后管理:
- 术中监测: 手术过程中会持续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 术后护理:
- 继续规律服用降压药。
- 注意术后出血情况,高血压患者(尤其服用抗凝药者)需警惕术后出血延迟或增多。
- 保持口腔卫生,遵医嘱使用漱口水、按时复诊拆线。
- 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防止血压波动。
- 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或联系医生。
- 按医嘱服用抗生素(如果开了)和止痛药。
- 避免吸烟、饮酒,这些会影响伤口愈合。
- 可以补: 血压控制良好、稳定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完全可以安全地进行种植牙手术。
- 不能补: 血压控制不佳(持续高于180/110 mmHg或波动大)、存在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未规律服药或需要调整抗凝药物但未妥善处理的患者,绝对不能进行种植牙手术。
- 核心: 充分、全面的术前评估(尤其是血压控制和心内科评估) 是保障手术安全成功的基础。
- 沟通: 与口腔外科医生和心内科医生充分沟通您的病史、用药情况和顾虑至关重要。
- 遵医嘱: 严格遵医嘱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特别是关于降压药和抗凝药的使用。
高血压患者想做种植牙,第一步不是直接去诊所,而是先确保血压稳定达标,并主动告知医生您的病史,配合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和评估,在医生确认您符合手术条件后,再进行种植手术才是安全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