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牙齿(正畸治疗)是一项非常成熟和普遍的医疗技术,绝大多数人都能安全有效地完成并达到理想效果,和任何医疗程序一样,它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后遗症”或风险,了解这些有助于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并在治疗过程中更好地配合医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或潜在的后遗症/风险:
短期且常见的副作用(通常在治疗期间或刚结束时出现,会逐渐改善或消失)
-
疼痛与不适:
- 原因: 每次复诊加力后牙齿开始移动时,会出现酸痛、胀痛,尤其在头几天最明显,咬合时也可能不适。
- 应对: 这是正常现象,通常持续3-5天,可遵医嘱服用止痛药(如布洛芬),吃软食,避免用患侧咀嚼,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适应。
-
口腔溃疡:
- 原因: 托槽、弓丝等矫治器边缘可能摩擦口腔黏膜(内颊、嘴唇、舌头),导致溃疡。
- 应对: 使用正畸蜡覆盖刺激点,保持口腔卫生,避免食物残渣刺激溃疡,溃疡会自行愈合。
-
牙齿松动:
- 原因: 在矫正过程中,牙齿需要在牙槽骨中移动,因此出现一定程度的松动是必然且正常的现象。
- 关键点: 这种松动是可逆的,矫正结束后,随着牙槽骨的改建和稳定,牙齿会重新稳固。但前提是治疗结束后必须佩戴保持器。
-
暂时性牙齿敏感:
- 原因: 牙齿移动过程中,牙根周围神经受到刺激,可能导致对冷热酸甜刺激敏感。
- 应对: 使用抗敏感牙膏(如含氟化物、硝酸钾、氯化锶等成分),避免过冷过热食物,敏感感通常会在牙齿移动稳定后消失。
需要关注和管理的潜在问题(发生率相对较低,但需警惕)
-
牙龈炎和牙周炎:
- 原因: 矫治器(尤其是固定矫治器)使得清洁牙齿变得困难,食物残渣和菌斑容易堆积,导致牙龈红肿、出血、发炎(牙龈炎),甚至发展成破坏牙槽骨的牙周炎。
- 风险: 如果忽视,可能导致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 应对: 极其严格的口腔卫生维护是关键! 必须学会并坚持使用正畸专用牙刷、牙缝刷、冲牙器(水牙线)、牙线穿引器等工具,彻底清洁托槽周围和牙缝,定期进行专业洁牙(洗牙),告知医生牙龈出血等问题。
-
牙釉质脱矿(白斑):
- 原因: 口腔卫生不佳,细菌产酸,溶解牙齿表面的矿物质(钙、磷),在牙面上形成不透明的白色或棕色斑点(白斑),是龋齿的前兆。
- 风险: 如果不及时处理,白斑可能发展成龋洞(蛀牙)。
- 应对: 加强口腔卫生,使用含氟牙膏,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高浓度氟化物凝胶或涂氟,避免频繁摄入含糖饮料和零食。
-
牙根吸收:
- 原因: 在牙齿移动过程中,牙根尖端可能发生轻微的、生理性的吸收变短,少数情况下,吸收可能比较明显。
- 风险: 严重的吸收可能影响牙齿的长期稳固性和寿命。
- 应对: 有经验的医生会在治疗前拍摄X光片评估风险,并在治疗过程中和结束后通过X光片监测牙根长度,选择技术娴熟的医生可以降低风险。
-
咬合创伤:
- 原因: 矫正过程中或矫正结束后,个别牙齿咬合力过大(早接触、干扰),可能导致该牙齿牙周组织损伤、疼痛甚至松动。
- 应对: 及时向医生反馈咬合不适感,医生会进行精细的咬合调整。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 原因: 矫正改变咬合关系,可能影响下颌运动轨迹,诱发或加重已有的颞下颌关节问题(如关节弹响、疼痛、张口受限)。
- 风险: 虽然矫正本身不是TMD的主要原因,但咬合关系的显著变化可能成为诱因之一。
- 应对: 如果有关节问题史,应提前告知医生,治疗过程中和结束后注意避免大张口、咀嚼过硬食物,如有不适及时复诊。
长期或与保持相关的问题
-
复发:
- 原因: 牙齿有回到原来位置的倾向,这是正畸治疗最常见的“后遗症”。
- 风险: 不戴保持器或佩戴不当,牙齿可能部分甚至完全回到矫正前的位置。
- 应对: 终身佩戴保持器是防止复发的唯一有效方法! 初期(矫正后1-2年)需全天或几乎全天佩戴,之后逐渐减少到仅夜间佩戴,保持器会损坏或丢失,需及时更换或重新制作。这是患者需要最严格配合的部分。
-
牙龈退缩:
- 原因: 可能与矫正前存在的牙周问题、矫正过程中牙根吸收、牙齿移动方向不当(如唇倾过大)或牙槽骨改建有关。
- 表现: 牙龈边缘向牙根方向退缩,导致牙根暴露,可能引起敏感、影响美观。
- 应对: 预防为主(维护牙周健康,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发生退缩后需牙周专科评估,可能需要牙龈移植等手术治疗。
-
牙根形态改变:
- 原因: 与牙根吸收类似,但更侧重于牙根形态的轻微改变(如弯曲、锥形变等),通常由个体因素或特定力引起。
- 应对: 术前评估,术中监测。
其他可能的影响
-
美观影响(治疗期间):
- 原因: 戴着“钢牙”或陶瓷托槽,可能影响美观,尤其对社交活动频繁的成年人。
- 应对: 可选择陶瓷托槽、舌侧矫治器或隐形矫治器(如隐适美)来改善美观性。
-
发音问题:
- 原因: 舌侧矫治器或初期戴用固定矫治器时,可能暂时影响发音清晰度(如发s, z, th等音)。
- 应对: 通常需要1-2周适应期。
总结与建议
- 风险可控: 绝大多数所谓的“后遗症”都是可以通过患者良好的配合(尤其是口腔卫生和保持器佩戴) 和医生专业的技术来预防、控制或最小化的。
- 选择专业医生: 找一位经验丰富、资质正规的正畸医生至关重要,他们能准确评估你的口腔状况,制定合理的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 严格配合: 患者的配合度是决定矫正效果和避免并发症的关键因素,认真刷牙、按时复诊、正确佩戴保持器。
- 沟通: 治疗过程中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务必及时与你的正畸医生沟通。
- 权衡利弊: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矫正牙齿带来的健康益处(改善咬合功能、咀嚼效率、发音,预防龋齿和牙周病,提升面部美观和自信心)远远大于其潜在的风险,医生会在治疗前详细告知你所有可能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矫正牙齿就像给牙齿搬家,搬家过程中房子(牙槽骨)和家具(牙齿)都会暂时有些乱和松动,但只要搬家工人(医生)技术好,你(患者)认真维护新家(口腔卫生),搬家后还按规矩使用(戴保持器),最终房子会变得更舒适、更美观、更坚固。 在决定矫正前,与你的正畸医生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所有细节和风险,是最明智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