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后期佩戴橡皮筋(也称为颌间牵引或正畸牵引圈)是矫正过程中非常关键且常见的一步,这通常发生在牙齿已经基本排齐、整平,进入精细调整和咬合关系建立的阶段。

以下是关于牙齿矫正后期佩戴橡皮筋的详细说明:
📍 为什么需要戴橡皮筋?
-
精细调整咬合关系: 这是戴橡皮筋最主要的目的,在排齐整平阶段,牙齿可能被移动到了大致正确的位置,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咬合)可能还不够理想,橡皮筋的作用就是:
- 调整上下颌牙齿的相对位置: 将上颌的牙齿向后拉,或下颌的牙齿向前推,以改善深覆合(上牙盖下牙过多)、深覆盖(龅牙)、反合(地包天)、开合(上下牙无法咬合)等问题。
- 纠正中线偏斜: 如果上下颌的中线(牙齿排列的中心线)不一致,橡皮筋可以帮助将牙齿移动到正确的位置。
- 引导牙齿达到理想的尖窝交错关系: 让牙齿在咬合时能像齿轮一样紧密、稳定地咬合在一起,提高咀嚼效率,稳定矫正效果,减少牙齿磨损。
- 关闭剩余间隙: 在排齐后可能还有少量间隙未完全关闭,橡皮筋可以辅助关闭这些小缝隙。
-
稳定矫正效果: 良好的咬合关系是维持矫正效果长期稳定的关键,橡皮筋帮助牙齿在新的位置上建立稳定、功能性的咬合,大大降低复发(牙齿反弹)的可能性。
📍 橡皮筋的类型和挂法
- 类型: 橡皮筋有不同的尺寸(直径、厚度)、弹性和颜色(通常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弹力和尺寸),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牙齿情况和需要达到的移动效果,选择最合适的橡皮筋。
- 挂法: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橡皮筋必须严格按照医生或护士的具体指示进行佩戴,常见的挂法包括:
- 垂直牵引: 连接上下颌同一侧的牙齿(右上尖牙到右上第一前磨牙)。
- 水平牵引(II类牵引): 连接上颌后牙(如第一磨牙)和下颌前牙(如尖牙或切牙),常用于纠正深覆盖(龅牙)。
- 水平牵引(III类牵引): 连接上颌前牙和下颌后牙,常用于纠正反合(地包天)。
- 交叉牵引: 连接上下颌对侧的牙齿。
- 颧牙槽嵴牵引: 连接上颌牙弓和颧骨上的特殊牵引钩(通常用于严重骨性问题)。
- 其他复杂牵引: 根据个体情况定制。
- 关键点: 绝对不要自行更换挂法! 不同的挂法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生物力学效应,挂错了不仅无效,甚至可能造成牙齿移动方向错误,导致矫正失败或需要更长时间纠正。
📍 如何正确佩戴和护理橡皮筋
- 严格遵医嘱: 医生会明确告知你需要佩戴的橡皮筋类型、挂法、每天佩戴的时间(通常要求全天佩戴,吃饭和刷牙时取下)以及更换频率(通常每8-12小时更换一次,或按医生指示)。
- 保持清洁:
- 饭前饭后刷牙: 每次吃饭前和饭后都要认真刷牙(使用正畸牙刷和牙缝刷),彻底清除食物残渣,再戴上新的橡皮筋,这非常重要,否则食物残渣堆积在牙齿和橡皮筋周围,极易导致蛀牙🦷和牙龈炎。
- 更换新橡皮筋: 每次取下旧的橡皮筋后,立即换上新的,不要重复使用旧的橡皮筋,因为它会失去弹力,效果大打折扣。
- 随身携带: 出门时随身携带备用橡皮筋、镜子和小盒子,方便在需要时更换。
- 注意饮食: 佩戴橡皮筋期间,避免吃太黏、太硬的食物(如口香糖、硬糖、坚果、牛排等),以免橡皮筋断裂或脱落,也避免损坏托槽和弓丝。
- 处理脱落: 如果橡皮筋不小心脱落或断裂,应立即联系医生或诊所,询问是否需要尽快复诊或如何处理,不要等到下次复诊才戴,否则会影响矫正进度。
- 使用正畸蜡: 如果橡皮筋的挂钩或弓丝末端刺激到口腔黏膜,可以使用正畸蜡覆盖刺激点,缓解不适。
📍 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 疼痛: 初戴或更换新橡皮筋后的1-3天内,牙齿可能会感到酸痛或不适,这是正常现象,说明牙齿在移动,通常几天后会缓解,如果疼痛剧烈或持续不缓解,应联系医生。
- 说话影响: 佩戴橡皮筋初期可能会对发音有轻微影响,一般几天后就能适应。
- 美观问题: 橡皮筋通常是透明的,但有时为了区分不同牵引类型也会用彩色,如果对美观有顾虑,可以和医生沟通选择透明款。
- 耐心和坚持: 后期调整阶段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数月甚至一年以上),效果是逐渐显现的。严格遵守佩戴要求(尤其是佩戴时间)是成功的关键。 随意减少佩戴时间或中断佩戴会大大延长矫正时间,甚至导致效果不佳。
- 定期复诊: 必须严格按照医生预约的时间复诊,医生会检查橡皮筋佩戴是否正确、牙齿移动情况、是否有新的问题需要调整,并根据进展调整方案或更换橡皮筋。
牙齿矫正后期佩戴橡皮筋是达到完美咬合关系、确保矫正效果稳定和长期成功的关键步骤,它需要患者高度的依从性和耐心,请务必:
- 完全理解并严格遵守医生的佩戴指示(类型、挂法、时间、更换频率)。
- 保持口腔卫生,认真刷牙,及时更换新橡皮筋。
- 遇到问题(如脱落、疼痛、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
- 按时复诊,让医生监控进展并调整方案。
只有医患双方密切配合,才能让橡皮筋发挥最大作用,最终收获健康、美观、稳定的咬合和灿烂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