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牙齿矫正拔牙到底行不行?会不会影响牙齿健康?

牙齿矫正中拔牙是完全可行且在特定情况下是必要且推荐的,它并非“行不行”的问题,而是是否“有必要”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有必要”的问题。

牙齿矫正拔牙到底行不行?会不会影响牙齿健康?-图1

拔牙是正畸治疗中一种非常常见且成熟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创造空间,从而解决牙齿排列和咬合中的问题,最终达到稳定、健康、美观的效果。

为什么在牙齿矫正中需要拔牙?

拔牙通常是为了解决以下问题:

  1. 严重的牙齿拥挤:

    • 这是最常见的拔牙原因,当牙弓长度不足以容纳所有牙齿时,牙齿就会互相挤压、重叠、扭转(“龅牙”、“地包天”或局部拥挤),拔除一些牙齿(通常是前磨牙,即双尖牙)可以为其他牙齿的排齐和内收创造空间,让它们排列整齐。
    • 不拔牙的话,强行排齐可能导致牙齿前突(嘴唇更凸)、面型变差、或者牙齿排齐后牙龈萎缩、牙根吸收等风险增加。
  2. 前牙前突(龅牙):

    当上门牙过度前突(俗称“龅牙”)时,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导致嘴唇闭合困难、露齿笑等,拔除一些前磨牙,可以将整个牙弓(包括前牙)向内移动,改善前突程度,使嘴唇更自然闭合,改善面型侧貌。

  3. 改善咬合关系:

    • 拔牙有助于建立更稳定、更符合生理功能的咬合关系。
      • 纠正深覆合(上牙盖住下牙过多): 拔除一些牙齿后,可以通过压低前牙或升高后牙来打开咬合。
      • 纠正深覆盖(龅牙的一种表现): 如前所述,内收前牙。
      • 纠正反合(地包天): 有时也需要拔除一些牙齿来为后牙的移动创造空间,建立正常的覆盖关系。
      • 纠正中线偏斜: 有时拔除不对称的牙齿有助于调整中线。
  4. 为修复治疗创造空间:

    对于缺失了较多牙齿的患者,有时需要拔除一些残留的、位置不佳或条件差的牙齿,为后续的种植牙或活动义齿修复创造更好的条件。

  5. 改善面部轮廓:

    对于前牙严重前突的患者,拔牙矫正后,牙齿和嘴唇的位置会内收,通常会使侧面部轮廓更柔和、更协调(避免“凸嘴”感)。

拔牙矫正的好处

  • 解决根本问题: 从根本上解决拥挤、前突、咬合不良等问题。
  • 改善面型: 对于前突患者,效果往往更显著,侧貌更美观。
  • 提高稳定性: 拔牙后牙齿排列整齐,咬合稳定,复发(反弹)的风险相对较低。
  • 保护牙周健康: 排齐的牙齿更容易清洁,减少龋齿和牙周炎的风险。
  • 避免强行排齐的弊端: 避免因不拔牙强行排齐导致的牙龈萎缩、牙根吸收、牙槽骨吸收、效果不稳定等问题。

拔牙矫正的顾虑与解答

  1. 拔牙会很痛吗?

    现代口腔科技术非常成熟,拔牙前会进行充分的局部麻醉,拔牙过程中基本没有痛感,术后麻药消退后可能会有轻微肿胀和不适,但通常在几天内会缓解,医生会开止痛药和漱口水帮助恢复。

  2. 拔牙后脸会塌陷/变丑吗?

    • 这是最常见的误解。 正畸拔牙通常选择的是前磨牙(双尖牙),位于牙弓的中后段,拔除这些牙齿后,通过正畸移动,关闭的是前牙区的间隙,后牙区会建立稳定的咬合关系,只要方案设计合理,移动得当,对面部轮廓(尤其是正面的饱满度)影响很小,甚至对于前突患者是改善,医生在设计方案时会充分考虑面部美学,不会导致脸塌。
  3. 拔牙后牙齿会松动吗?

    • 在矫正过程中,牙齿在牙槽骨中是缓慢移动的,会有一定的生理性松动度,这是正常现象,矫正结束后,牙齿在新位置上稳定下来,牙槽骨也会改建适应,牙齿会重新变得稳固。不会因为拔牙而变得比矫正前更容易松动。
  4. 拔牙后牙缝会很大吗?

    • 拔牙后产生的间隙是计划内的,正畸医生会通过移动其他牙齿(主要是将前牙向后移动,后牙向前移动)来精确地关闭这些间隙,最终目标是牙齿排列整齐,没有多余的缝隙,关闭间隙的过程也是牙齿移动到位的过程。
  5. 所有人都需要拔牙吗?

    • 绝对不是! 是否拔牙需要正畸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全面评估后决定,评估因素包括:
      • 牙齿拥挤程度
      • 牙弓大小与牙齿量的比例
      • 上下颌骨关系(骨性因素)
      • 上下牙量比例
      • 面型(软组织侧貌)
      • 患者的年龄和生长发育潜力
      • 患者的主观诉求
      • 口腔健康状况(龋齿、牙周炎等)
    • 对于轻度拥挤、骨性关系良好、面型协调的患者,通常可以采用不拔牙的矫正方法(例如扩大牙弓、片切等)。

拔牙矫正的过程

  1. 全面检查: 拍摄X光片(全景片、头颅侧位片)、取研究模型、拍摄口内及面部照片。
  2. 诊断与设计: 正畸医生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诉求,制定详细的矫正方案,明确是否需要拔牙、拔哪几颗牙、如何移动牙齿、最终达到的效果,方案会与患者充分沟通。
  3. 拔牙: 在矫正开始前或开始初期,由口腔外科医生或正畸医生在局麻下分次拔除计划中的牙齿(通常每次拔1-2颗,间隔一段时间)。
  4. 戴矫治器: 拔牙伤口愈合后(通常1-2周),开始戴固定矫治器(如金属托槽、陶瓷托槽)或隐形矫治器。
  5. 加力移动: 医生通过调整弓丝、使用橡皮筋、附件等方式,利用拔牙产生的空间,将牙齿移动到计划的位置上,这个过程需要定期复诊调整。
  6. 精细调整与保持: 牙齿排齐、咬合关系建立后,进行精细调整,拆除矫治器后,必须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

牙齿矫正中拔牙是安全、有效、必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尤其在解决严重拥挤、前突和改善咬合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它不会导致脸塌、牙齿松动或留下大缝隙,只要由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精心的方案设计,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控,拔牙矫正通常能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

不要因为“怕拔牙”而拒绝必要的正畸治疗。 是否需要拔牙,最终需要由专业的正畸医生根据你的具体口腔状况和面部特征来判断,建议你找一位正规医院的正畸医生进行全面的咨询和检查,了解最适合你的治疗方案。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