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牙齿(正畸治疗)通常不需要做手术,对于绝大多数牙齿拥挤、排列不齐、咬合问题等,正畸医生会通过非手术方法来解决,

- 传统托槽矫正器(钢牙套): 在牙齿上粘贴托槽,用弓丝施加轻柔而持续的力,引导牙齿移动到理想位置。
- 隐形矫正器(如隐适美、时代天使等): 使用一系列透明、可摘戴的塑料牙套,每副牙套轻微移动牙齿,逐步达到矫正目标。
- 舌侧矫正器: 将托槽粘在牙齿内侧(舌侧),外观完全隐形。
- 其他辅助装置: 如扩弓器、矫治器、活动矫治器等,用于解决特定的牙齿或骨骼问题。
什么时候矫正牙齿可能需要手术呢?
虽然手术不是正畸的常规手段,但在某些复杂或严重的病例中,正畸外科手术(正颌手术) 可能是必要且有效的治疗选择,这种情况通常涉及颌骨本身的畸形,而不仅仅是牙齿的问题,常见的需要手术的颌骨问题包括:
-
严重的颌骨发育异常:
- 上颌骨发育过度(龅牙): 上颌骨前突,导致上牙齿前突、嘴唇前翘、露龈笑等。
- 上颌骨发育不足(地包天/反颌): 上颌骨后缩,导致下牙齿盖住上牙齿,侧面看呈“月牙脸”。
- 下颌骨发育过度(地包天/反颌): 下颌骨前突,导致下牙齿突出,侧面看呈“月牙脸”或“方脸”。
- 下颌骨发育不足(小下巴/鸟嘴畸形): 下颌骨后缩,导致下巴后缩、面部中份突出。
- 双颌前突: 上下颌骨都前突,导致牙齿和嘴唇都前突。
- 开颌: 上下牙齿在咬合时无法接触,导致面下1/3变长。
-
严重的面部不对称: 上下颌骨发育不均衡导致的面部左右不对称。
-
伴有严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颌骨畸形: 有时需要通过手术调整颌骨位置来改善气道。
正畸外科手术(正颌手术)在矫正治疗中的角色:
- 解决骨骼问题: 手术直接移动上颌骨、下颌骨或两者,使其位置关系恢复正常,改善面部轮廓和咬合功能。
- 为牙齿移动创造空间和条件: 单纯靠正畸移动牙齿无法解决严重的骨骼畸形,手术可以改变颌骨的相对位置,使得正畸医生能够更好地排齐牙齿,建立稳定的咬合关系。
- 改善面部美观和功能: 手术能显著改善面部外观,同时恢复咀嚼、发音等口腔功能。
正畸外科手术的典型流程:
- 术前正畸: 手术前通常需要先进行一段时间的正畸治疗(约6-18个月),目的是排齐牙齿、去除代偿性倾斜(比如严重的反颌,下颌牙齿会代偿性地前倾,术前需要将其竖直),为手术移动颌骨做好准备。
- 正颌手术: 在全身麻醉下,外科医生(通常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通过口内切口,截断需要移动的颌骨(上颌骨、下颌骨或两者),将其移动到术前设计好的理想位置,并用钛板钛钉等坚固内固定材料固定。
- 术后正畸: 手术后约4-8周,待骨骼初步愈合后,继续进行正畸治疗(约6-12个月),精细调整牙齿的咬合关系,确保所有牙齿都能完美咬合,达到最终的美观和功能效果。
其他可能涉及小手术的正畸情况(相对少见):
- 埋伏牙暴露术: 如果有牙齿被骨头或牙龈阻挡无法正常萌出(如埋伏阻生智齿、埋伏尖牙),正畸医生可能需要联合外科医生,通过小手术切开牙龈、去除部分骨头,将牙冠暴露出来,然后粘上正畸附件(如托槽或拉钩),用正畸力量将其牵引到正常位置。
- 种植体支抗(骨钉)植入: 在某些复杂的正畸病例中,为了提供更强的支抗(移动牙齿的“支点”),医生可能会在颌骨内植入微小的钛钉(骨钉),这算是一个小的外科手术操作,但通常在局麻下快速完成,风险较低。
- 绝大多数牙齿矫正不需要手术。 正畸医生主要依靠各种矫治器(托槽、牙套等)移动牙齿。
- 当存在严重的颌骨发育畸形(如严重龅牙、地包天、小下巴、开颌、面部不对称等)时,正畸外科手术(正颌手术)可能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手术旨在纠正骨骼位置,配合正畸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 是否需要手术,需要由正畸医生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包括X光片、模型、面部照片等)和评估后才能确定。 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问题、骨骼状况、面部美观和功能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如果你担心自己是否需要手术,最好的做法是咨询专业的正畸医生。 他们会给你最专业的诊断和建议。
如果你只是想做常规的牙齿排齐或改善咬合,通常不需要担心手术问题,但如果存在明显的面部骨骼问题,那么正畸结合外科手术可能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