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最新牙种植危害有哪些?安全底线在哪?

牙种植(即种植牙)是目前修复缺失牙最理想的方式之一,但任何医疗手术都存在潜在风险和危害,了解这些风险有助于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并与医生充分沟通。

最新牙种植危害有哪些?安全底线在哪?-图1

以下是牙种植可能存在的危害和风险,按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大致排序:

手术相关风险(通常在手术中和术后短期内)

  1. 感染:

    • 描述: 这是任何手术都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口腔本身细菌繁多,如果手术器械、环境或患者口腔卫生不佳,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种植区域感染(种植体周围炎或软组织感染)。
    • 危害: 延缓愈合、导致种植失败、引起疼痛、肿胀、流脓,甚至可能扩散到颌骨或全身。
    • 预防: 严格无菌操作、术前预防性抗生素(必要时)、术后严格口腔卫生维护、遵医嘱用药。
  2. 出血:

    • 描述: 手术过程中或术后短期内可能出现出血,通常在可控范围内,但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形成血肿或持续出血。
    • 危害: 影响视野、增加感染风险、引起不适。
    • 预防: 术中精细操作、术后压迫止血、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漱口。
  3. 神经损伤:

    • 描述: 这是最令人担忧的风险之一,尤其是在下颌骨种植时,种植体植入位置不当,可能损伤下牙槽神经(提供下唇、下巴感觉的神经)或颏神经(提供下前牙区域感觉的神经)。
    • 危害: 导致下唇、下巴、舌头一侧或下前牙区域出现麻木、刺痛、灼烧感或感觉异常,大多数是暂时性的(几周到几个月),少数可能是永久性的。
    • 预防: 术前精确的影像学检查(如CBCT)评估神经管位置、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避免在神经管附近植入种植体。
  4. 邻牙损伤:

    • 描述: 在植入种植体时,可能意外损伤相邻的天然牙牙根或牙周组织。
    • 危害: 导致邻牙牙髓坏死、牙根吸收、牙周组织损伤,甚至需要拔除邻牙。
    • 预防: 精准的术前规划、谨慎的手术操作、使用导板(手术导板)辅助定位。
  5. 上颌窦穿通/感染:

    • 描述: 在上颌后牙区种植时,如果骨量不足,种植体尖端可能穿入上颌窦(鼻腔下方的空腔),这可能导致:
      • 上颌窦粘膜穿孔: 通常较小,可能自行愈合或需要修补。
      • 上颌窦炎: 穿孔后细菌可能进入窦腔引发炎症,导致鼻塞、流脓涕、面部疼痛。
    • 危害: 引发慢性鼻窦炎,需要抗生素甚至手术(如上颌窦开窗术)治疗。
    • 预防: 术前精确测量骨量(CBCT)、必要时进行上颌窦提升术(增加骨量)、避免穿入上颌窦。
  6. 骨裂或骨折:

    • 描述: 在植入种植体过程中,或术后早期,由于骨量不足、骨质疏松、手术创伤过大或意外撞击,可能导致颌骨出现裂纹或骨折。
    • 危害: 需要额外的固定和更长的愈合时间,严重时可能影响最终修复效果。
    • 预防: 评估骨密度和骨量、选择合适直径和长度的种植体、避免过度用力、术后避免外力撞击。
  7. 麻醉相关风险:

    • 描述: 局部麻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罕见)、血管内注射导致毒性反应(罕见)、晕厥等,全身麻醉风险更高(如呼吸抑制、心血管问题),但种植牙通常不需要全麻。
    • 危害: 轻则不适,重则危及生命(非常罕见)。
    • 预防: 详细告知医生过敏史和健康状况、由专业麻醉师操作(如需全麻)、术中监护。

种植体失败风险(中期到长期)

  1. 种植体骨结合失败:

    • 描述: 这是种植牙最核心的失败形式,种植体植入后,需要与牙槽骨牢固地长在一起(骨结合),如果这个过程失败(通常发生在术后3-6个月内),种植体就会松动、脱落。
    • 原因:
      • 技术因素: 手术创伤过大、种植体植入位置不佳、初期稳定性差、负重过早。
      • 生物学因素: 术中或术后感染、骨量不足/质量差(未处理)、患者全身健康不佳(如未控制的糖尿病、骨质疏松、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双膦酸盐、免疫抑制剂)、吸烟(严重影响骨结合)、不良口腔卫生。
    • 危害: 种植体无法使用,需要取出,等待骨愈合后重新植入或选择其他修复方式。
    • 预防: 严格适应症选择、精湛的手术技术、充分的术前评估(骨量、全身健康)、良好的术后护理、戒烟、控制全身疾病。
  2. 种植体周围炎:

    • 描述: 类似于天然牙的牙周病,是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原因是口腔卫生维护不当导致菌斑堆积,细菌毒素刺激引发炎症。
    • 危害:
      • 牙龈红肿、出血、疼痛。
      • 牙龈萎缩、种植体“露头”增多。
      • 牙槽骨吸收(就像天然牙的牙槽骨被吸收),导致种植体松动、最终脱落。
      • 是种植牙长期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 预防: 患者终身严格的口腔卫生维护(刷牙、牙线、冲牙器)、定期专业洁治和维护(洗牙)、戒烟、控制全身疾病。

修复体相关风险(中期到长期)

  1. 修复体并发症:

    • 描述: 指安装在种植体上的人工牙冠、桥等修复体出现的问题。
    • 危害:
      • 基台螺丝松动/折断: 导致修复体松动或脱落。
      • 牙冠/桥体崩瓷、破裂、磨损: 影响美观和功能。
      • 咬合创伤/过高: 导致种植体或周围组织受力过大,引发疼痛、骨吸收。
      • 邻接关系不良: 导致食物嵌塞、邻龋。
      • 美观问题: 牙龈形态、颜色、透明度不协调(“黑三角”、牙龈萎缩、颜色不匹配)。
    • 预防: 精确的修复设计、高质量的技工制作、精细的试戴和调颌、良好的医患沟通。
  2. 种植体折断:

    • 描述: 种植体本身(通常在连接处或螺纹处)因材料缺陷、过度负荷(咬合力过大、夜磨牙)、金属疲劳等原因发生折断。
    • 危害: 需要手术取出折断部分,可能增加手术难度,需要重新种植。
    • 预防: 选择质量可靠的种植系统、避免咬硬物、控制夜磨牙(佩戴颌垫)、合理设计修复体。

其他风险

  1. 美学效果不满意:

    • 描述: 即使功能正常,种植牙在牙龈形态、颜色、大小、与邻牙协调性等方面可能达不到患者的期望值。
    • 危害: 影响美观和自信心。
    • 预防: 术前充分沟通美学期望、选择有经验的美学修复医生、必要时进行软组织增量等辅助手术。
  2. 对邻牙的持续影响:

    • 描述: 种植牙的咬合力可能对邻牙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邻牙本身状况不佳时),长期看存在潜在风险。
    • 预防: 精确的咬合设计、定期复查邻牙状况。

重要提示

  • 发生率: 在经验丰富的医生和严格适应症选择下,种植牙的成功率(通常指5年成功率)可达95%以上,10年成功率也在85%-90%左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 风险可控: 大多数风险和并发症可以通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影像学、全身健康检查)、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严格的无菌原则、患者良好的术后护理和终身维护(尤其是口腔卫生)、定期复查来显著降低。
  • 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口腔条件、生活习惯(如吸烟)不同,风险也不同,务必与你的牙医详细讨论你的具体情况和潜在风险。
  • 权衡利弊: 对于大多数缺牙患者而言,种植牙在功能、美观、保护邻牙和牙槽骨方面的优势远大于其潜在风险,关键在于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经验丰富的种植医生。

牙种植是一项技术成熟、成功率高的修复方式,但确实存在一系列潜在的危害和风险,了解这些风险,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严格的术中操作和规范的术后维护,是确保种植牙长期成功的关键,切勿因担心风险而放弃修复缺失牙,因为缺牙本身也会带来更严重的口腔健康问题。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