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概念与目标
- 定义: 牙齿矫正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牙齿、颌骨和面部软组织的生长发育异常及其诊断、预防和治疗,其核心目标是改善牙齿排列、咬合关系以及面部美观。
- 核心目标:
- 功能: 建立稳定、健康、有效的咀嚼功能,改善发音,减轻颞下颌关节负担。
- 健康: 便于口腔清洁,降低龋齿(蛀牙)和牙周病(牙龈炎、牙周炎)风险。
- 美观: 排齐牙齿,改善微笑曲线,协调面部比例,提升自信心。
- 稳定: 治疗效果需要长期稳定,避免复发。
适应症(什么情况需要矫正?)
- 牙齿排列问题:
- 牙齿拥挤(空间不足,牙齿重叠、扭转)
- 牙齿稀疏(牙齿间缝隙过大)
- 牙齿前突(龅牙、暴牙)
- 反颌(地包天、深覆颌)
- 深覆颌(上前牙覆盖下前牙过多)
- 开颌(上下前牙无法咬合,存在垂直缝隙)
- 中线不齐(上下牙弓中线不一致)
- 颌骨关系问题:
- 上颌前突(上颌骨发育过度)
- 下颌前突(地包天,下颌骨发育过度)
- 双颌前突(上下颌骨都发育过度)
- 下颌后缩(小下巴,下颌骨发育不足)
- 颌骨不对称(左右发育不均)
- 功能性及健康问题:
- 咬合创伤(个别牙齿早接触、干扰)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 因牙齿问题导致的咀嚼困难、发音不清
- 预防性矫治(如阻断性矫治,用于替牙期引导颌骨正常发育)
矫治器类型(主要方法)
- 固定矫治器:
- 传统金属托槽: 最常见,由金属制成,粘在牙齿表面,通过弓丝施加力量,强度高,效果确切,但美观性较差。
- 陶瓷托槽: 透明或牙色陶瓷材料制成,美观性优于金属托槽,强度略低,价格稍高。
- 自锁托槽: 托槽本身带有闭锁装置,减少了弓丝与托槽间的摩擦力,可缩短治疗时间,复诊间隔可能延长,口腔卫生相对容易维护。
- 舌侧矫治器: 将托槽粘在牙齿的内侧面(舌侧),完全隐形,美观性最佳,但技术要求极高,舒适度相对较低,价格昂贵,清洁难度大。
- 活动矫治器:
- 可摘矫治器: 患者可以自行摘戴,通常用于早期矫治(如替牙期)或简单病例,活动范围有限,力量相对较弱。
- 功能矫治器: 主要用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利用肌肉力量引导颌骨和牙齿向正常方向生长(如Frankel矫治器、Activator等)。
- 隐形矫治器:
- 原理: 利用一系列计算机设计制作的透明、可摘戴的牙套(如隐适美、时代天使等),每副牙套对牙齿施加轻微的、持续的力量,使其逐渐移动到目标位置。
- 优点: 美观度高(几乎隐形)、舒适、可自行摘戴(便于进食和清洁)、复诊间隔相对较长。
- 缺点: 价格较高、对严重错颌畸形效果有限、患者依从性要求高(每天需佩戴20-22小时)、附件可能影响美观、某些精细移动难度较大。
矫正材料
- 托槽: 粘在牙齿上的小装置,用于固定弓丝并传递力量(金属、陶瓷、塑料)。
- 颊面管: 粘在磨牙上,弓丝末端从中穿过。
- 弓丝: 核心施力部件,由不同材料、直径和形态组成(如镍钛丝、不锈钢丝、β钛丝),不同弓丝提供不同的力值和作用方式(如初始排齐用镍钛丝,精细调整用不锈钢丝)。
- 结扎丝/橡皮圈: 将弓丝固定在托槽上。
- 弹簧/橡皮链: 产生特定方向的力(如打开间隙、关闭间隙)。
- 种植体支抗: 微型钛钉植入颌骨内,作为强大的支抗点,用于移动牙齿而不影响其他牙齿(如压低磨牙、整体内收前牙)。
- 附件: 粘在牙齿上的小树脂突起,用于增强隐形牙套对牙齿的控制力。
- 粘接剂: 将托槽/颊面管粘在牙齿上的树脂材料。
矫正流程
- 初诊咨询: 与正畸医生面谈,了解需求,初步评估是否需要矫正。
- 全面检查:
- 口腔检查(牙齿、牙龈、咬合关系)。
- X光片:全景片(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片(用于诊断分析)、根尖片(个别牙)。
- 取模:制取牙齿模型(传统取模或口内扫描)。
- 拍照:面部及口腔内照片。
- 诊断设计: 医生综合所有资料,分析问题,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目标、方法、步骤、时间、费用)。
- 矫治器粘接: 根据计划,将托槽/颊面管等粘在牙齿上(固定矫治)或佩戴第一副隐形牙套。
- 加力复诊: 定期(通常4-8周一次)复诊,医生检查进展,更换弓丝、橡皮圈或更换下一副隐形牙套,调整矫治器。
- 治疗完成: 达到预定目标,拆除矫治器。
- 保持阶段:
- 至关重要! 防止牙齿复发回原位。
- 佩戴保持器(如Hawley保持器、透明压膜保持器、固定舌侧丝)。
- 保持时间:通常需要数年甚至终身(尤其是下前牙),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告知具体要求。
风险与注意事项
- 口腔卫生: 矫治期间口腔清洁难度增加,必须加强刷牙(巴氏刷牙法)、使用牙线/牙缝刷、冲牙器等,否则极易导致龋齿、牙龈炎、牙周炎。
- 疼痛与不适: 初戴矫治器、每次加力后几天内可能出现牙齿酸痛、咀嚼无力,通常在几天内缓解,可遵医嘱服用止痛药。
- 软组织损伤: 托槽、弓丝末端可能磨破口腔黏膜,可使用正畸蜡保护。
- 托槽/附件脱落: 粘接不牢或咬硬物可能导致脱落,需及时复诊处理。
- 牙根吸收: 少数情况下牙齿移动可能导致牙根尖端变短,通常程度轻微且不影响牙齿寿命,严重者需终止治疗。
- 牙槽骨改建: 牙齿移动伴随牙槽骨的改建,是正常过程。
- 牙龈退缩: 牙齿移动过快或本身牙周状况不佳可能导致牙龈退缩。
- 复发: 治疗后牙齿有回到原位的趋势,严格佩戴保持器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 颞下颌关节问题: 部分患者可能因咬合改变或原有问题出现关节弹响、疼痛等,需及时沟通。
- 饮食禁忌: 避免咬硬物(坚果、骨头、螃蟹壳)、粘性食物(口香糖、太妃糖)、带核水果(整颗葡萄、荔枝),以免损坏矫治器。
常见问题
- 矫正疼吗? 初期和每次加力后会有几天酸痛,程度因人而异,但通常在可忍受范围内。
- 矫正需要多久? 一般1.5-3年,复杂病例可能更长,隐形矫治时间与传统相当。
- 矫正会变老吗? 牙齿排齐后,面部轮廓和微笑会改善,显得更年轻有精神。
- 成年人和青少年矫正有区别吗? 核心原理相同,成年人颌骨已定型,可能需要结合正颌手术解决严重骨性问题;牙周条件要求更高;美观需求更突出;依从性通常更好。
- 矫正后牙齿会松动吗? 治疗过程中牙齿会有轻微生理性动度(正常),稳定后会恢复稳固,保持阶段若不戴保持器,牙齿可能移位松动。
选择正畸医生的关键
- 专业资质: 必须是口腔正畸学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或经过正规专科培训并取得执业资格的医生,查看医生的执业证书、教育背景、进修经历。
- 临床经验: 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尤其是处理复杂病例的能力。
- 案例展示: 要求查看医生过往的类似病例照片和模型,了解其审美和技术水平。
- 沟通与方案: 医生是否能清晰解释你的问题、治疗方案、预期效果、风险和费用?你是否能理解并认同?
- 诊所设备: 是否有先进的设备(如口内扫描仪、CBCT)辅助诊断和治疗?
牙齿矫正是一项专业性强、周期较长、需要医患密切配合的系统工程,了解这些专业知识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治疗过程、做出明智的选择、配合医生完成治疗,并最终获得健康、美观、稳定的牙齿和笑容,务必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正畸医生进行咨询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