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口腔种植牙消毒顺序新规?操作是否合规?

口腔种植手术的消毒顺序是确保手术安全、预防感染的关键环节,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整个流程涉及环境、患者、器械和手术区域等多个方面,以下是标准的消毒顺序和要点:

2025口腔种植牙消毒顺序新规?操作是否合规?-图1

核心原则

  1. 无菌操作: 所有接触手术区域、种植体、骨组织、器械的物品和人员必须无菌。
  2. 由洁到污: 操作顺序应从相对清洁的区域向相对污染的区域进行。
  3. 中心向外: 消毒手术区域时,通常从手术中心点(如种植窝洞或切口周围)向外画圈扩展。
  4. 避免交叉污染: 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器械传递避免跨越无菌区;人员避免不必要的走动和交谈。

详细消毒顺序

环境准备与消毒 (手术前)

  1. 手术室环境:
    • 手术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空气过滤系统(如层流手术室)。
    • 术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如紫外线照射、消毒液擦拭表面)。
    • 控制人员流动,减少空气中的尘埃和细菌。
  2. 手术器械准备:
    • 清洗: 所有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包括种植专用器械)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流程,去除血液、组织碎屑等有机物。
    • 打包: 清洗干净的器械由专人进行仔细检查、保养、打包(使用专用的灭菌袋或灭菌盒,内放化学指示卡)。
    • 灭菌: 打包好的器械送入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种植手术器械通常要求压力蒸汽灭菌,灭菌后器械在有效期内使用。
    • 一次性物品: 使用无菌包装的一次性物品(如种植体、基台、骨粉、骨膜、缝合线、手套、敷料等),在有效期内打开使用。
    • 无菌器械台: 手术开始前,由巡回护士或器械护士在无菌区内铺好无菌器械台,将无菌器械和物品有序摆放好。

患者准备 (手术开始前)

  1. 术前准备:
    • 患者术前需进行口腔洁治(洗牙),去除菌斑和牙结石。
    • 术前沐浴(必要时),更换清洁衣物。
    • 去除首饰、活动义齿等。
  2. 手术区域备皮: 如手术涉及下颌角或颏部,需剃除相应区域的毛发。
  3. 患者体位: 摆放舒适的手术体位(通常为仰卧位,头后仰),便于术者操作。
  4. 患者消毒:
    • 口腔外消毒:
      • 术者(或助手)戴无菌手套。
      • 用无菌纱布蘸取适量皮肤消毒剂(常用0.5%碘伏或75%酒精)。
      • 顺序: 以手术切口/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画圈状或螺旋状涂擦,范围足够大(通常包括整个术侧面部、口唇、耳前、下颌下区至锁骨上,至少15cm直径),涂擦时动作轻柔,力度均匀,避免摩擦导致皮肤损伤。
      • 注意: 碘伏作用时间较长,常用;酒精作用快但挥发也快,常在碘伏后使用或单独使用(但需注意酒精易燃)。酒精不能直接用于骨面消毒
    • 口腔内消毒:
      • 患者漱口(常用0.12%氯己定溶液,或生理盐水)。
      • 术者更换手套或使用新的无菌手套。
      • 用无菌纱布或棉球蘸取口腔黏膜消毒剂(常用0.5%碘伏或1%聚维酮碘溶液)。
      • 顺序: 从手术区域(如缺牙区)开始,由内向外,画圈状或螺旋状涂擦整个口腔黏膜(包括唇、颊、舌、腭、口底等),涂擦范围应覆盖整个口腔,避免遗漏,动作轻柔,避免刺激引起患者不适或恶心。
      • 注意: 消毒后让患者张口,等待消毒剂作用一定时间(通常1-2分钟),让其自然挥发或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轻轻擦拭去除(避免影响骨结合的消毒剂残留)。

手术区域铺巾 (消毒后立即进行)

  1. 铺巾目的: 建立一个无菌屏障,仅暴露手术必需的区域,防止手术野周围皮肤和毛发污染手术区。
  2. 铺巾顺序:
    • 通常由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配合完成(四手操作)。
    • 先铺患者身体(如胸腹部铺无菌单)。
    • 再铺手术区域周围(如铺孔巾,中间开孔暴露口腔手术区)。
    • 最后铺器械台(连接患者手术区域)。
    • 关键点: 铺巾时手只能接触单子的边缘,不能接触手术野和铺好的无菌单的内侧,铺巾后,器械护士只能从器械台近侧传递器械给术者,避免跨越无菌区。

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1. 术者准备:
    • 严格按照外科洗手流程进行手臂消毒(七步洗手法+消毒剂刷洗/浸泡)。
    • 穿无菌手术衣。
    • 戴无菌手套(确保手套无破损)。
  2. 器械传递:
    • 器械护士将无菌器械按使用顺序传递给术者。
    • 传递时,器械的非工作端(手柄)应朝向术者,避免污染工作端。
    • 术者接器械时,只接触器械的非工作端。
    • 种植体处理: 种植体取出包装后,只能用器械夹持其基台连接部位或其特定设计的手持部位绝对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种植体的螺纹表面或任何将植入骨内的部分,传递种植体的器械(如镊子)也必须是无菌的。
  3. 手术操作:
    • 术者操作时,手臂不能触碰非无菌区域(如患者面部皮肤、铺巾边缘、未消毒的器械等)。
    • 器械一旦掉落或疑似污染,必须立即更换。
    • 保持手术野清晰,及时用吸引器清除血液和唾液。
  4. 骨面处理:
    • 在制备种植窝洞、植入种植体前,骨表面可能被血液或软组织碎屑污染。
    • 常用方法:用无菌生理盐水大量冲洗骨面,然后用干无菌纱布轻轻按压吸干,或用无菌刮匙轻轻刮除污染层。避免使用酒精或其他可能影响骨细胞活性的消毒剂直接处理骨面

总结关键点

  • 环境无菌是基础。
  • 器械灭菌是核心保障。
  • 患者皮肤和黏膜消毒是第一道防线(顺序:口外由内向外,口内由内向外)。
  • 铺巾建立无菌屏障。
  • 人员无菌(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贯穿始终。
  • 器械传递和操作避免污染(尤其注意种植体的无菌传递)。
  • 骨面处理避免使用有害消毒剂。

严格遵守上述消毒顺序和无菌操作规程,是降低种植手术感染风险、提高种植成功率的最重要前提。 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种植失败,具体操作细节可能因不同医疗机构、医生习惯和具体手术情况略有差异,但核心原则不变。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