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矫正牙齿”是正畸学(牙齿矫正)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针对由口腔肌肉功能异常(如不良习惯、肌肉力量不平衡)引起的或影响颌骨发育的牙齿和颌骨问题,它不同于传统的固定矫治器(如钢牙套),更侧重于纠正功能异常,引导颌骨向更理想的方向生长。

以下是关于功能性矫正牙齿的详细解释:
核心原理
- 肌肉平衡: 认识到牙齿的位置和颌骨的形态受到周围肌肉(如唇、颊、舌)力量平衡的显著影响,不良习惯(如口呼吸、吐舌、吮指、咬唇)会导致肌肉力量失衡,进而推拉牙齿和颌骨到不正确的位置。
- 引导颌骨生长: 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通常在替牙期和恒牙早期),功能性矫治器利用患者的肌肉力量(如咀嚼肌、舌肌)作为矫治力,引导下颌骨(或上颌骨)向更协调、更理想的位置和方向生长,这是一种“生物性矫治”。
- 纠正功能性因素: 直接干预导致错颌畸形的功能性因素,如纠正口呼吸模式、纠正异常的舌位、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等。
常见的功能性矫治器
- Activator(激活器): 最经典的功能性矫治器之一,通常由一块塑料基托覆盖上颌或下颌牙列,通过特定的咬合引导面,将下颌引导到前伸或后退的位置,利用肌肉力量刺激颌骨生长和牙齿移动。
- Frankel矫治器: 主要作用于口腔前庭区域(牙齿与唇颊之间),通过塑料盾抑制异常的唇颊肌压力,同时利用舌肌的力量引导上颌骨向前生长,常用于治疗上颌发育不足(II类1分类错颌)。
- Twin Block(双咬合板): 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一个斜面咬合引导板,当患者咬合时,上下斜面引导下颌向前并打开咬合,产生强大的前导力,刺激下颌骨生长,常用于治疗下颌后缩(II类错颌)。
- Bionator: 类似于Activator,但更强调对口腔肌肉功能的引导和平衡,常用于纠正颌骨关系不调。
- Herbst矫治器: 一种固定在磨牙上的功能性矫治器,能持续、稳定地引导下颌向前,效果显著,常用于治疗严重的下颌后缩(II类错颌)。
- 其他改良型矫治器: 如Bionator、MARA、Jasper Jumper等,各有其特定的设计优势和适应症。
主要适应症
功能性矫正主要用于治疗以下问题,尤其适合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儿童和青少年:
- II类错颌(下颌后缩): 这是最常见的适应症,表现为“地包天”的反向关系(实际上上颌相对于下颌位置靠后),下巴看起来后缩,功能性矫治器通过引导下颌向前生长来改善。
- III类错颌(上颌发育不足或下颌发育过度): 表现为“地包天”(反颌),即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外侧,对于上颌发育不足导致的III类错颌,功能性矫治器可刺激上颌骨向前生长。
- 深覆颌(深咬合): 上前牙覆盖下前牙过多,某些功能性矫治器(如Activator)可通过打开咬合、引导下颌向下和向后生长来改善。
- 开颌: 上下前牙或后牙无法咬合在一起,功能性矫治器(如Activator)可通过引导下颌向下和向后生长,帮助关闭前牙或后牙的开隙。
- 口呼吸习惯: 很多功能性矫治器(如Frankel)设计上会帮助纠正口呼吸模式,促进鼻呼吸,从而改善面型和口腔环境。
- 不良习惯的破除: 如吐舌习惯、吮指习惯等,功能性矫治器可以通过物理屏障或引导来帮助戒除这些习惯。
治疗流程
- 诊断与评估: 正畸医生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包括面部、口内、咬合关系)、拍摄X光片(头影测量分析)、取模等,明确诊断,判断是否适合功能性矫正,并选择合适的矫治器类型。
- 矫治器设计与制作: 根据诊断结果,由技师在模型上制作个性化的功能性矫治器。
- 佩戴与适应: 医生指导患者如何佩戴矫治器(通常需要全天佩戴,仅进食和刷牙时取下),初期可能需要适应期。
- 定期复诊调整: 患者需要按医生要求定期复诊,医生会检查矫治器佩戴情况、牙齿和颌骨的变化,必要时对矫治器进行调改或更换。
- 疗程与过渡: 功能性矫正通常需要几个月到一年多的时间,当颌骨关系和肌肉功能得到改善后,通常会过渡到二期固定矫治器(如钢牙套或隐形牙套)进行精细的牙齿排列调整,以稳定效果和达到最终的美学和功能目标。
优点
- 非侵入性/微创: 相对于正颌手术,功能性矫正创伤小,风险低。
- 利用生长发育潜力: 在生长发育高峰期进行,效果显著,能引导颌骨自然生长。
- 纠正功能因素: 从根源上处理肌肉功能异常问题。
- 可能减少拔牙需求: 通过引导颌骨生长,有时可以避免或减少后续固定矫治中需要拔牙的情况。
- 改善面型: 对于颌骨发育不调的患者,能有效改善侧貌和面部比例。
缺点与局限性
- 依赖患者配合: 需要患者高度配合,坚持佩戴足够的时间(每天14-20小时以上),否则效果大打折扣。
- 疗程较长: 通常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包括二期固定矫治)。
- 效果有限: 对于严重的骨骼畸形(如下颌严重后缩或前突),单纯功能性矫正可能不足以完全解决问题,可能需要结合正颌手术。
- 适应症严格: 主要适用于生长发育期的患者和特定的错颌类型,成人效果有限。
- 可能引起暂时性不适: 初期佩戴可能影响发音、吞咽,甚至引起暂时性肌肉酸痛或牙齿敏感。
- 费用: 通常比固定矫治器费用高,且可能涉及二期治疗费用。
功能性矫正牙齿是一种重要的正畸治疗手段,核心在于利用肌肉力量引导颌骨生长和纠正功能异常,特别适合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用于治疗II类、III类错颌以及深覆颌、开颌等问题,它是一种早期干预的策略,旨在利用生长发育潜力,从功能上改善颌骨关系和牙齿排列,为后续的精细调整打下基础,其成功高度依赖于患者的配合和医生的精准诊断与治疗计划制定,是否适合进行功能性矫正,需要由专业的正畸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后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