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矫正后牙龈突出现在该怎么办?

牙齿矫正后牙龈突出(也称为牙龈增生或牙龈肥大)是一个相对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正畸治疗期间或结束后不久,这通常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分析和建议:

矫正后牙龈突出现在该怎么办?-图1

🦷 牙龈突出的主要原因

  1. 口腔卫生不佳(最主要原因):

    • 牙菌斑堆积: 牙齿矫正器(托槽、弓丝、结扎丝等)会显著增加清洁牙齿和牙龈的难度,如果刷牙和使用牙线/牙缝刷不够彻底,牙菌斑(细菌生物膜)会在牙齿表面、牙龈边缘和矫正器周围大量堆积。
    • 牙龈炎症: 牙菌斑是牙龈炎(牙龈红肿、出血)的直接诱因,持续的牙龈炎症会刺激牙龈组织,导致其慢性充血、水肿和过度增生,形成突出的“牙龈袖口”或“牙龈包绕”牙齿的现象。
    • 牙结石形成: 如果牙菌斑没有被及时清除,它会矿化形成牙结石(牙石),牙结石表面粗糙,更容易堆积新的菌斑,并持续刺激牙龈,加重炎症和增生。
  2. 矫正器本身的刺激:

    • 物理刺激: 矫正器的边缘、结扎丝的末端、弓丝的突出部分等,如果不够光滑或位置不当,会持续摩擦或压迫牙龈组织,导致局部炎症和增生。
    • 食物嵌塞: 矫正器周围更容易塞食物残渣,如果清理不及时,会加剧局部炎症。
  3. 个体因素:

    • 牙龈生物型: 有些人天生牙龈组织较厚(厚龈生物型),牙龈组织对炎症的反应更强烈,更容易在矫正期间出现增生。
    • 年龄: 年轻人的牙龈组织代谢更活跃,对刺激的反应更明显,增生风险相对较高。
    • 激素水平: 青春期、怀孕期或服用某些激素类药物时,牙龈对炎症的反应会增强。
    • 全身健康状况: 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会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和愈合能力,增加牙龈增生的风险。
    •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尤其是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等降压药),会导致药物性牙龈增生,即使没有明显的牙龈炎,这些药物也可能直接刺激牙龈纤维组织过度生长。矫正期间如果正在服用这些药物,风险会显著增加。
  4. 矫正过程中的生物力学因素:

    • 牙齿移动速度和方向: 过快或方向不当的牙齿移动可能对牙周组织(包括牙龈)造成过大的压力或牵拉,导致组织反应性增生或退缩(虽然突出更常见于增生,但有时方向不当也可能导致局部堆积)。
    • 牙齿移动距离: 移动距离过大时,牙龈组织可能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位置和形态,在适应过程中可能出现暂时性增生。
    • 牙齿旋转或控根移动: 这类复杂的牙齿移动对牙龈组织的重塑要求更高,更容易出现牙龈形态异常。
  5. 矫正前存在的牙周问题:

    如果矫正前就有未控制的牙龈炎或牙周炎,矫正过程会加重这些炎症,导致更明显的牙龈增生。

🩺 如何处理和预防牙龈突出

🛡 预防(最关键!)

  1. 极致的口腔卫生:

    • 掌握正确刷牙方法: 使用小头软毛正畸专用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至少2-3分钟,特别注意清洁托槽周围、牙龈边缘、弓丝下方以及牙齿与牙龈的交界处,可配合使用电动牙刷提高清洁效率。
    • 牙缝刷/正畸刷: 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缝刷或正畸专用刷,仔细清洁托槽之间、弓丝下方以及牙齿邻面的缝隙。
    • 冲牙器(水牙线): 每天使用冲牙器1-2次,可以有效冲走牙缝和矫正器周围的食物残渣和菌斑,是牙刷和牙缝刷的有力补充。
    • 牙线: 即使戴着矫正器,也要努力使用正畸专用牙线穿引器配合牙线,清洁牙齿邻面牙龈下方区域。
    • 漱口水: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不含酒精的抗菌漱口水(如氯己定漱口水,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使牙齿染色)作为辅助,但不能替代机械清洁(刷牙、牙缝刷、冲牙器)。
  2. 定期专业清洁和维护:

    • 严格遵医嘱复诊: 正畸期间通常需要每3-6个月进行一次专业的牙周维护治疗(洗牙、龈下刮治等),清除牙结石和菌斑,控制炎症,即使感觉不到明显问题,也要定期检查。
    • 及时处理问题: 一旦发现牙龈出血、红肿、增生,或矫正器部件脱落、刮伤牙龈,立即联系你的正畸医生
  3. 与医生充分沟通:

    • 告知病史和用药史: 在矫正开始前,务必详细告知医生你的全身健康状况(尤其是糖尿病等)和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特别是可能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
    • 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 医生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对减少矫正过程中的组织损伤至关重要。
    • 配合医生调整: 如果矫正器部件引起不适或刺激,及时告知医生进行调整或更换。

🩹 治疗(如果已经出现明显增生)

  1. 强化口腔卫生: 如上所述,这是基础和前提,没有良好的卫生,任何治疗都难以维持效果。
  2. 专业的牙周治疗:
    • 龈上洁治(洗牙): 去除牙齿表面和牙龈上方的牙结石和菌斑。
    •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 清除牙龈下方深层的牙结石、菌斑以及被感染的牙根表面,这是控制牙龈炎和牙周炎的核心治疗,对于正畸患者,龈下刮治尤其重要,因为矫正器下方是菌斑堆积的重灾区。
    • 局部抗菌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可在牙周袋内使用抗菌凝胶或药线,辅助控制感染。
  3. 调整或修改矫正器:

    医生会检查矫正器是否有刺激牙龈的尖锐点、突出的结扎丝或弓丝,并进行打磨、调整或更换。

  4. 牙周手术(针对严重或顽固性增生):
    • 牙龈切除术: 直接切除增生的牙龈组织,恢复正常的牙龈形态和袖口高度,通常在矫正器拆除后进行,或者在矫正后期牙龈炎症得到控制后进行。
    • 牙龈成形术: 不仅仅是切除,还要重塑牙龈的形态,使其更美观、更易清洁。
    • 翻瓣术+骨修整: 如果增生严重且伴有牙槽骨吸收,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翻开牙龈瓣,修整牙槽骨形态,然后再将牙龈缝合回理想位置,这通常在矫正结束后进行。
  5. 全身性管理:
    • 控制全身疾病: 如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
    • 药物调整: 如果增生与服用特定药物(如抗癫痫药、降压药)密切相关,必须与开药的医生和正畸医生、牙周医生充分讨论,评估是否可以更换药物、调整剂量,或者在严密监控下继续使用并加强牙周治疗。切勿自行停药!

📌 重要提示

  • 牙龈突出是信号: 它表明你的口腔卫生需要加强或存在牙周炎症,不是矫正成功的标志
  • 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牙龈明显突出、红肿、出血或疼痛,不要拖延,尽快联系你的正畸医生和/或牙周医生,早期干预效果最好。
  • 耐心与坚持: 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坚持,尤其是口腔卫生的维护,需要贯穿整个矫正过程及之后相当长的时间。
  • 多学科合作: 严重的牙龈增生问题往往需要正畸医生和牙周医生的紧密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牙齿矫正后牙龈突出最常见的原因是口腔卫生不良导致的牙龈炎症,通过极致的口腔卫生维护和定期的专业牙周治疗,绝大多数情况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如果已经发生增生,需要加强清洁、进行专业的牙周治疗,并在必要时考虑手术干预,务必与你的正畸医生和牙周医生保持良好沟通,共同维护你的口腔健康和矫正效果。 🦷✨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