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矫正时牙齿脱落怎么办?正畸期间掉牙是正常现象吗?

牙齿在矫正过程中出现松动甚至脱落,虽然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但确实可能发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这通常意味着存在一些需要处理的问题。

矫正时牙齿脱落怎么办?正畸期间掉牙是正常现象吗?-图1

以下是矫正过程中牙齿脱落可能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 一、牙齿松动(正常现象,但需警惕)

在矫正过程中,牙齿在牙槽骨中发生移动是必然的,为了移动牙齿,牙医需要施加轻微、持续的力量,这会导致牙齿周围的牙槽骨发生改建(一侧吸收,一侧增生),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牙齿的生理性松动

  • 正常范围: 这种松动是暂时性的,通常在牙齿移动到新位置、牙槽骨改建完成后(几个月内),会逐渐稳定下来,恢复到正常的稳固状态。
  • 如何判断: 轻微的松动(用舌头或手指可以感觉到轻微晃动)通常是正常的,但如果松动非常明显,牙齿在咀嚼时感觉无力甚至疼痛,或者出现肉眼可见的明显晃动,这就不正常了,需要立即就医。

🦷 二、牙齿脱落(异常情况,需紧急处理)

牙齿脱落(完全脱出或即将脱落)是矫正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通常意味着存在以下问题之一:

  1. 正畸力过大或不当:

    • 原因: 医生施加的力量超过了牙齿和牙槽骨所能承受的范围,或者力量施加的方向、方式不当,这可能由于医生经验不足、对牙齿条件判断失误、或未遵循轻力原则。
    • 表现: 牙齿在短时间内出现异常松动、疼痛、甚至直接脱落,常见于牙齿本身条件不佳(如牙根短小、弯曲、有吸收)、牙周支持组织薄弱的情况。
    • 处理: 必须立即联系你的正畸医生! 医生需要评估脱落原因,检查牙根情况(可能需要拍X光片),决定是否可以尝试再植(如果脱落时间短且牙齿保存完好),以及调整后续的矫正方案和力量。
  2. 未控制的牙周病:

    • 原因: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原因之一,如果患者在矫正前或矫正过程中存在活动性牙周炎(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深、牙槽骨吸收),牙槽骨已经遭到破坏,牙齿的支持基础非常薄弱,矫正施加的力量会进一步加速牙槽骨的吸收,导致牙齿过度松动甚至脱落。
    • 表现: 牙齿松动范围广,可能伴有牙龈出血、溢脓、牙龈退缩、牙缝变大、口臭等症状,脱落往往是渐进性的,但也可能突然发生。
    • 处理: 这是正畸的绝对禁忌症或需要暂停/终止矫正的信号! 必须立即停止矫正,转诊给牙周病专科医生进行彻底的牙周治疗(如洁治、刮治、牙周手术等),待牙周病得到控制、炎症消退、牙槽骨稳定后,才考虑是否以及如何继续矫正。强行在牙周病未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矫正,极易导致牙齿脱落甚至失牙。
  3. 根管治疗后牙齿脆性增加:

    • 原因: 做过根管治疗的牙齿,由于失去了牙髓的营养和韧性,牙本质脱水变脆,抗折裂能力下降,在矫正过程中,牙齿移动或咬合力作用下,更容易发生牙根折裂,导致牙齿松动或脱落。
    • 表现: 牙齿可能出现突然的、严重的松动或疼痛,拍X光片可能发现牙根有明显的折裂线。
    • 处理: 立即就医! 医生会评估折裂的位置和程度,如果折裂在牙根中下段且涉及牙槽骨,通常预后很差,可能需要拔除,如果折裂较浅,可能尝试进行根尖手术或拔除折裂部分保留牙冠,但这非常复杂且成功率有限,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做过根管治疗的牙齿在矫正前和矫正中需要特别关注。
  4. 意外撞击或创伤:

    • 原因: 矫正期间(尤其戴有托槽和弓丝时),牙齿可能因意外撞击(如摔倒、运动碰撞、咬到硬物)而受伤,托槽和弓丝本身也可能增加牙齿在受到侧向力时的脆弱性。
    • 表现: 牙齿受到外力后出现松动、疼痛,甚至脱落。
    • 处理: 立即就医! 如果牙齿完全脱落,立即找到脱落的牙齿,轻轻捏住牙冠(避免碰牙根),用清水(不要用纸巾擦或刷洗牙根)轻轻冲洗掉表面污物,然后尝试将牙齿放回原位(牙根朝下),轻轻咬住保持位置,如果放不回去,将牙齿放在牛奶、唾液(含在舌下)或专门的牙齿保存液中,立刻送往医院或诊所。时间就是牙齿再植的关键!** 医生会评估牙齿情况、牙根发育(如果是年轻恒牙再植成功率更高)、再植后的固定和后续治疗(如根管治疗)。
  5. 个体差异或未知原因:

    少数情况下,即使医生操作规范、患者配合良好、牙周健康,也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牙齿吸收或脱落,可能与个体特殊的生物学反应有关。

🚑 三、如果发生牙齿脱落,应该怎么做?

  1. 保持冷静,立即联系你的正畸医生或去最近的口腔急诊! 时间至关重要。
  2. 找到脱落的牙齿(如果脱落):
    • 捏住牙冠(牙齿最白的部分),绝对不要碰牙根
    • 轻轻冲洗牙齿表面污物(用流动清水,不要刷洗或刮擦牙根)。
    • 尝试再植: 如果条件允许(患者清醒、无严重外伤、牙齿相对干净),将牙齿正确放回牙槽窝内(牙根朝下),轻轻咬住干净的纱布或手帕保持位置。
    • 无法再植: 将牙齿放在牛奶、唾液(含在舌下)或专门的牙齿保存液(如Hank's平衡盐溶液、Eagle's培养基)中。切勿将牙齿干燥存放或用纸巾包裹!唾液是次优选择,牛奶是较好的选择。
  3. 不要自行处理或拖延! 立即就医。

🛡 四、如何预防矫正过程中牙齿脱落?

  1. 严格的口腔检查和评估: 矫正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包括牙周状况(牙周探诊、X光片评估牙槽骨)、牙齿健康(龋齿、牙髓状况)、牙根情况(X光片)。活动性牙周病必须先治疗!
  2. 选择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 医生的技术、经验和对患者条件的判断至关重要。
  3. 遵循“轻力”原则: 现代正畸强调轻柔、持续的力,避免暴力移动牙齿。
  4. 保持卓越的口腔卫生: 矫正期间口腔清洁难度大,食物残渣易堆积,是牙龈炎、牙周炎的高发期,必须严格、彻底地清洁牙齿和矫治器(使用正畸牙刷、牙缝刷、冲牙器、牙线等),定期进行专业洁牙(洗牙)。
  5. 定期复诊: 按医生要求准时复诊,医生会检查牙齿移动情况、牙周健康、咬合关系、矫治器状态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方案。
  6. 避免啃咬硬物: 矫正期间避免啃骨头、坚果壳、螃蟹壳、硬糖等,防止托槽脱落、弓丝变形,更重要的是防止牙齿意外受力过大或撞击。
  7.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 如果做过根管治疗,告知医生,医生可能会在矫正前或矫正中采取更谨慎的措施(如降低咬合、使用更细的弓丝、避免大力移动等),并密切监测。
  8. 及时报告异常: 一旦发现牙齿异常松动、疼痛、咬合不适、牙龈出血等,立即告知医生,不要等到复诊时间。

牙齿在矫正过程中出现松动是正常现象,但脱落是严重异常,通常提示存在牙周病、正畸力过大不当、根管治疗后牙齿脆性增加或意外创伤等问题。预防的关键在于:严格的术前评估(特别是牙周状况)、选择专业医生、保持完美的口腔卫生、定期复诊、避免硬物。

如果发生牙齿脱落,必须争分夺秒就医,保存好脱落的牙齿(方法正确),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再植或后续治疗。切勿忽视任何异常的松动或脱落迹象! 及时处理是挽救牙齿的关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