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种植牙的详细流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 第一阶段:术前检查与设计(关键基础)
-
初诊咨询与口腔检查:
- 医生会详细询问你的病史、全身健康状况(如糖尿病、心脏病、骨质疏松、吸烟史、用药史等)、口腔习惯和期望。
- 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包括牙齿、牙龈、咬合关系、口腔卫生状况等。
- 评估缺失牙的位置、数量、邻牙情况、对颌牙情况。
- 重点评估牙槽骨的质和量(这是种植成功的关键)。
-
影像学检查:
- 口腔全景片(曲面断层片): 初步了解全口牙齿、牙槽骨、颌骨的大致情况。
- 锥形束CT(CBCT): 这是种植术前评估的金标准。 提供三维立体图像,精确测量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密度,观察神经管、上颌窦等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为种植体植入方案提供精确依据。
-
全身健康状况评估:
医生会评估你的全身健康状况是否适合进行种植手术,某些系统性疾病(如未控制的严重糖尿病、严重心脏病、凝血功能障碍、头颈部放疗史、严重骨质疏松且长期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等)可能增加手术风险或影响骨结合,需要谨慎评估或控制病情后再考虑种植。
-
制定治疗方案:
- 基于以上所有信息,医生会为你量身定制详细的种植方案,包括:
- 是否需要植骨(骨增量)?如果骨量不足,需要先进行植骨手术(如引导骨再生术GBR、上颌窦提升术等),等待骨愈合后再进行种植体植入。
- 选择种植系统品牌、型号。
- 设计种植体植入的位置、角度、深度。
- 确定修复方案(单冠、桥、覆盖义齿等)。
- 评估治疗周期和费用。
- 医生会与你充分沟通方案细节、预期效果、潜在风险和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
- 基于以上所有信息,医生会为你量身定制详细的种植方案,包括:
🩹 第二阶段:种植体植入手术(核心步骤)
-
术前准备:
- 进行必要的术前洁牙(洗牙),确保口腔卫生。
- 可能需要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手术当天通常需要禁食(根据医嘱)。
-
手术过程(通常在局麻下进行):
- 消毒铺巾: 术区严格消毒,铺无菌巾。
- 切开牙龈: 在缺牙区牙龈上做切口,翻开牙龈瓣,暴露下方牙槽骨。
- 备洞: 使用专用种植钻头,在牙槽骨上逐级扩大,制备出与种植体直径和形态相匹配的窝洞,医生会严格按照术前设计的位置、角度和深度进行操作。
- 植入种植体: 将选定的种植体(人工牙根)旋入或压入制备好的窝洞中,种植体顶部通常有覆盖螺丝或愈合基台。
- 缝合: 将牙龈瓣复位,用可吸收缝线缝合伤口,有时会使用愈合基台(穿龈愈合),有时会覆盖螺丝(潜入式愈合)。
- 术后处理: 咬无菌棉球或纱布压迫止血,交代术后注意事项。
-
术后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 冰敷: 术后24小时内,在术区面部进行间断冰敷,减轻肿胀和疼痛。
- 饮食: 术后2小时内禁食,之后可吃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粥、面条、酸奶),避免术区咀嚼,几天内避免过热、过硬、辛辣刺激食物。
- 口腔卫生: 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24小时后可用温盐水或医生开的漱口水轻轻含漱,术后几天内刷牙时避开术区,之后可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但严禁直接刷手术区域。
- 药物: 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抗生素(预防感染)、止痛药和漱口水。
- 休息: 术后几天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避免吸烟饮酒(严重影响骨结合)。
- 复诊: 按预约时间复诊拆线(通常7-10天)。
⏳ 第三阶段:骨结合期(等待“生根”)
- 过程: 这是种植体与牙槽骨发生生物学结合,变得牢固的关键时期,骨细胞会在种植体表面生长,将其“包裹”起来。
- 时间: 骨结合所需时间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
- 骨质条件: 骨质越好,结合越快。
- 全身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良好者结合更顺利。
- 是否植骨: 如果进行了植骨,骨结合时间会延长。
- 种植体表面处理: 现代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如喷砂酸蚀)能促进骨结合。
- 一般情况: 下颌骨通常需要 3-4个月,上颌骨因骨质相对疏松,通常需要 4-6个月,如果进行了复杂的植骨手术,可能需要 6个月以上。
- 临时修复: 在骨结合期间,如果前牙区影响美观或后牙区影响咀嚼,医生可能会制作临时修复体(如活动假牙、临时粘接桥等)供你使用。
🧪 第四阶段:基台连接与取模(连接“桥梁”)
- 复诊确认: 骨结合期结束后,医生会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CBCT或根尖片)确认种植体稳固,可以进入下一阶段。
- 二期手术(如果采用潜入式愈合): 如果当初是覆盖螺丝愈合,需要做一个小手术切开牙龈,暴露种植体顶部,然后安装愈合基台(穿龈部分),这个基台的作用是引导牙龈形成良好的袖口形态,为后续戴牙冠做准备,通常术后1-2周牙龈愈合良好即可。
- 安装基台: 在确认牙龈愈合良好后,医生会将永久基台(连接种植体和牙冠的中间部件)拧入种植体内部,基台高度和形态需根据修复方案精确选择。
- 取模: 安装好基台后,医生会使用印模材料(如硅橡胶、藻酸盐等)在口腔内精确取模,或者使用数字化口内扫描仪获取口腔的三维数据,目的是获取种植体、基台以及周围牙龈的精确形态,用于制作牙冠。
- 比色: 如果是前牙,医生会进行牙冠比色,选择最接近邻牙的颜色。
🦷 第五阶段:牙冠制作与戴牙(完成“重生”)
- 牙冠制作: 将取好的模型或扫描数据发送给牙科技工中心,技师根据模型、比色单和医生的设计要求,制作出最终的牙冠(烤瓷冠、全瓷冠或金属冠),这个过程通常需要1-2周。
- 试戴与调整: 牙冠制作完成后,你回到诊所进行试戴,医生会检查:
- 就位性: 牙冠是否能顺利、紧密地戴在基台上。
- 咬合关系: 与对颌牙、邻牙的咬接触是否合适,有无早接触、干扰,进行精细的调磨,确保咬合平衡舒适。
- 邻接关系: 与邻牙的接触点是否紧密自然。
- 边缘密合度: 牙冠边缘与牙龈的接触是否密合。
- 美观性: 颜色、形态、透明度是否满意。
- 粘固或螺丝固位: 确认一切满意后,医生会用特殊的粘接剂将牙冠粘固在基台上(粘接固位),或者用中央螺丝将牙冠固定在基台上(螺丝固位),螺丝固位的牙冠通常在牙冠表面有临时或永久的修复体覆盖螺丝孔。
- 完成: 至此,种植牙的修复过程全部完成,你可以正常使用种植牙了。
🛡 第六阶段:术后维护(长期保障)
- 定期复查: 种植牙完成后并非一劳永逸。必须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通常建议每3-6个月一次),医生会检查种植体周围牙龈健康情况、牙冠状况、咬合情况,进行专业洁治(种植体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如种植体周围炎)。
- 日常口腔卫生:
- 有效刷牙: 每天至少两次,每次至少两分钟,使用巴氏刷牙法。必须使用软毛牙刷,并特别注意清洁种植牙周围的牙龈缘和基台连接处。 可以使用种植体专用牙刷(如单束刷、小头牙刷)或牙缝刷清洁邻间隙。
- 使用牙线/冲牙器: 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或水牙线(冲牙器)清洁种植牙与邻牙之间的缝隙。
- 使用漱口水: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抗菌漱口水辅助清洁。
- 避免不良习惯: 避免用种植牙啃咬过硬的食物(如骨头、螃蟹壳、坚果壳等)、开酒瓶、咬冰块等,避免咬硬物(如笔、指甲)。
- 戒烟: 吸烟是种植牙失败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强烈建议戒烟。
- 全身健康维护: 控制好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 重要注意事项
- 个体差异: 以上流程是标准流程,但具体步骤和时间会因个人口腔条件、骨质情况、全身健康状况、选择的修复方案等而异,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 疼痛管理: 种植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中基本无痛,术后24-48小时内可能会有轻微疼痛、肿胀、淤青,这是正常反应,遵医嘱服用止痛药和冰敷可有效缓解,疼痛通常在几天内逐渐消失。
- 风险: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种植牙也不例外,可能包括:术后出血、感染、种植体松动或失败、神经损伤(导致下唇或舌头麻木)、上颌窦穿孔(种植体进入上颌窦)、牙龈退缩、种植体周围炎等,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正规机构可以显著降低风险。
- 费用: 种植牙费用相对较高,主要包括种植体、基台、牙冠、手术费、检查费、药费等,不同品牌、不同材料、不同地区、不同机构价格差异较大,通常需要分阶段支付。
- 耐心: 整个种植周期(从开始到戴牙完成)通常需要3-6个月,有时甚至更长(尤其涉及植骨时),需要患者有足够的耐心和配合度。
种植牙是一个精密、多步骤、需要医患密切配合的治疗过程,从初诊检查到最终戴牙,再到长期的维护,每一步都至关重要,选择一位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口腔种植医生,并严格遵守医嘱进行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和定期复查,是种植牙长期成功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