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国家护理院医保新规落地,报销比例会提高吗?

2025最新解读:国家对护理院医保政策全解析,报销比例、申请条件一文看懂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护需求激增,护理院成为重要的养老服务载体,而医保政策作为支撑护理院发展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就医负担和机构的运营质量,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明确支持护理院纳入医保支付体系,推动“医养结合”落地,本文将结合2025年最新政策动态,全面解析国家对护理院医保的核心规定、申请条件、报销标准及未来趋势,为有需要的家庭和护理机构提供实用指南。

国家护理院医保新规落地,报销比例会提高吗?-图1

国家护理院医保政策:从“试点探索”到“全面覆盖”的制度框架

我国护理院医保政策的发展,始终围绕“解决失能人群照护难题”这一核心目标,经历了从“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广”的演进过程,政策体系已形成“基本医保+长期护理保险+补充医保”的多层次支撑格局。

政策依据: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

  •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要求“扩大护理型养老机构医保定点覆盖面,将符合条件的护理院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推动“医养结合”机构内发生的合规医疗费用由医保基金支付。
  • 《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医保发〔2025〕37号):将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试点范围扩大至49个城市,明确长护基金可用于支付护理院为失能人员提供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费用。
  • 《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卫老龄发〔2025〕29号):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护理院(站)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主体,签约服务费医保按规定支付”。

核心逻辑:从“疾病治疗”到“照护保障”的延伸

传统医保主要覆盖“疾病治疗”费用,而护理院服务兼具“医疗护理”与“生活照料”双重属性,为此,国家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符合条件的护理院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 基本医保:覆盖护理院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如伤口护理、康复训练、用药指导等),按“项目付费”或“按床日付费”结算;
  • 长期护理保险:覆盖“长期生活照料服务”(如喂食、助浴、压疮预防等),试点地区失能人员可通过评定后享受长护险待遇;
  • 医保定点资格:护理院需满足“医疗机构资质+护理服务能力”双重标准,纳入医保定点后,才能承接医保支付服务。

谁能享受?护理院医保的申请条件(个人与机构双视角)

(一)个人:哪些老人能通过医保在护理院报销?

并非所有入住护理院的老人都能享受医保报销,需同时满足“参保条件+失能等级+机构资质”三大核心要求:

参保要求:必须参加基本医保
  • 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多数地区要求累计缴费满一定年限(如杭州、成都要求满15年),退休后可享受医保待遇;
  • 居民医保参保人员:需在当年参保缴费后,才能按规定报销(部分地区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给予倾斜)。
失能等级:需通过专业评定
  • 评定标准:采用国家统一的《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如“失能等级量表”),从“生活自理能力”(如进食、穿衣、如厕等6项)、“认知能力”、“运动能力”三方面评分,达到中重度失能(评分≥40分,部分地区≥60分)即可申请。
  • 评定机构:由医保部门委托的“长护险评定机构”或“二级以上医院”负责,部分地区可通过线上申请(如“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
机构选择:必须是医保定点护理院
  • 如何查询?登录“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官网或当地医保局官网,在“医保定点机构查询”栏目中筛选“护理院”,确认其是否具备医保定点资质;
  • 注意:未定点的护理院即使提供服务,医保基金也不予支付。

(二)机构:护理院如何申请医保定点?

护理院需满足“硬件设施+人员资质+服务能力”等条件,具体以各地医保局规定为准,核心要求包括:

  • 资质合规: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包含“康复医学科”“老年病科”等;
  • 床位规模:床位总数≥50张,其中医疗护理床位占比≥60%(北京、上海等地区要求更高);
  • 人员配置:每10张床位至少配备1名执业医师、2名注册护士,康复专业人员占比≥15%;
  • 信息系统:接入医保结算系统,具备医疗服务全程记录和费用上传能力;
  • 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医疗护理服务规范和质控制度,近1年无重大医疗事故。

2025年报销标准:能省多少钱?地区差异与最新调整

护理院医保报销金额受“地区政策、失能等级、服务类型”多重影响,以下是2025年最新报销规则(以部分试点城市为例):

基本医保报销:覆盖“医疗护理”费用

  • 报销范围:护理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如静脉输液、导尿管护理、压疮换药、康复理疗等),非生活照料费用(如住宿、餐饮)不报销;
  • 报销比例:职工医保报销70%-90%,居民医保报销50%-70%(具体看医院等级,三级医院比例略低);
  • 起付线与封顶线:多数地区不设起付线(与医院共用年度封顶线,如职工医保年度封顶线50万-100万元,居民医保20万-50万元)。

长期护理保险报销:覆盖“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组合费用

长护险是护理院医保的核心支撑,2025年试点地区进一步扩大报销范围和比例:

  • 试点城市:截至2025年6月,全国长护险试点城市已达49个(含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覆盖人群超1.8亿;
  • 报销标准
    • 居家护理:每月报销1800-3000元(如上海、杭州);
    • 机构护理:每月报销2500-4500元(如成都、武汉,比居家护理高20%-30%);
  • 支付方式:按“床日付费”或“按人付费”,部分地区对失能等级越高(如重度失能),报销比例越高(如青岛重度失能报销90%,中度70%)。

地区差异:这些政策值得关注

  • 北京:将“安宁疗护”服务纳入医保支付,护理院为临终老人提供的舒缓医疗费用,职工医保报销90%,居民医保报销80%;
  • 上海:长护险“24小时机构护理”报销标准提升至4700元/月,且不限护理院等级;
  • 广东:2025年起将“认知障碍照护”纳入长护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护理院的护理费用额外报销10%;
  • 四川:对农村失能老人,护理院医保报销比例提高10%,且取消起付线。

申请流程:手把手教你操作(附2025年最新步骤)

(一)个人申请:入住护理院后如何办理医保报销?

Step 1:选择定点护理院
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或当地医保局官网查询医保定点护理院,提前确认其可提供的医保服务范围(如是否支持长护险)。

Step 2:提交失能评定申请

  • 材料:身份证、医保卡、近期病历(如住院小结、诊断证明)、2寸免冠照片;
  • 渠道:线上(当地医保局官网、“医保服务平台”APP)或线下(户籍地/居住地医保经办机构)。

Step 3:等待评定结果
医保部门会在15个工作日内组织评定,结果分为“具备享受长护险待遇资格”“不具备资格”“复评”三类,通过短信或书面通知。

Step 4:办理入院登记
携带评定结果、身份证、医保卡到定点护理院办理入院,签订《护理服务协议》,明确服务项目和费用结算方式。

Step 5:实时结算费用
出院时,护理院直接结算医保报销部分,个人仅需支付自费费用(如部分生活照料费、超标床位费)。

(二)机构申请:护理院如何成为医保定点?

Step 1:准备申报材料

  • 《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申请表》;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 床位数量、科室设置、人员资质证明(医师/护士执业证书、劳动合同);
  • 医疗服务项目清单、收费标准、财务管理制度;
  • 信息系统接入证明(如医保结算接口协议)。

Step 2:提交申请
向所在地医保局提交材料,部分地区可通过“政务服务网”线上申报(如浙江“浙里办”、江苏“苏服办”)。

Step 3:现场核查
医保局会在20个工作日内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核查,重点检查“硬件设施、人员配置、服务能力”。

Step 4:签订协议
核查通过后,医保局与护理院签订《医保定点医疗服务协议》,明确服务范围、结算标准、考核要求等,协议有效期通常为1-3年。

政策红利:护理院迎来“医养结合”黄金发展期

国家对护理院医保政策的持续加码,不仅减轻了失能家庭的经济负担,更推动了护理院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支付方式改革:从“按项目付费”到“按价值付费”

多地试点“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将护理服务质量与医保支付挂钩,倒逼护理院提升服务能力(如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康复训练效果)。

社会资本涌入:护理院数量快速增长

据民政部数据,2025年全国护理型养老机构达2.8万家,占比达68%,较2025年增长25%,其中纳入医保定点的护理院占比超60%。

服务能力升级:从“简单照护”到“医养康养结合”

政策鼓励护理院与医院合作,开设“康复病房”“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心理慰藉”一体化服务,如北京某护理院与三甲医院共建“远程会诊中心”,失能老人可实时享受专家诊疗。

常见问题解答(Q&A)

Q1:异地入住护理院,医保能报销吗?

A:可以!2025年起,全国已实现“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参保人员在异地医保定点护理院发生的医疗费用,可直接刷医保卡报销(需提前在参保地备案,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操作)。

Q2:私立护理院比公立报销比例低吗?

A:不一定!只要私立护理院纳入医保定点,报销比例与公立机构一致,具体看当地医保政策,部分地区对“非营利性私立护理院”还有额外补贴(如广东对评定为“五星级”的私立护理院,每年补贴50万元)。

Q3:长护险和基本医保能重复报销吗?

A:不能!长护险和基本医保分别对应“护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同一费用项目不能重复报销,但可互补覆盖(如基本医保报销治疗费,长护险报销照料费)。

Q4:农村老人没有职工医保,能享受护理院医保吗?

A:可以!参加居民医保的农村老人,只要符合失能评定条件,可在当地医保定点护理院享受居民医保报销和长护险待遇(部分地区对农村户籍老人报销比例更高)。

未来趋势:2025年政策将有哪些新变化?

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预计2025年护理院医保政策将呈现三大趋势:

  1. 长护险全国推广:试点城市将扩至全国所有地市,筹资标准从“个人+单位+财政”三方共担,逐步提高个人缴费占比;
  2. 支付标准精细化:按“失能等级”“服务效果”动态调整报销比例,如对通过康复训练恢复部分自理能力的老人,逐步降低长护险支付额度;
  3. 智慧医保赋能:推广“互联网+护理服务”,护理院可通过远程监控设备实时上传老人健康数据,医保基金按“线上服务次数”支付费用(如上海已试点“远程护理医保报销”)。

护理院医保政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民生举措,直接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幸福,对于有需要的家庭,建议提前了解当地医保政策,选择正规定点护理院;对于护理机构,应抓住政策红利,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随着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失能老人将在“家门口”享受到更有保障、更有温度的照护服务。

提示:各地医保政策存在差异,具体报销标准、申请流程可登录当地医保局官网或拨打12393医保服务热线咨询,本文数据截至2025年6月,如有政策调整,以官方最新发布为准。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