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矫正后会出现嘴唇外翻?
嘴唇外翻的根本原因是牙齿和颌骨的位置变化超出了软组织的适应能力,具体可能由以下因素导致:

-
牙齿过度内收(最常见原因):
- 目标设定问题:矫正方案中可能过度追求“内收前牙”(将前牙向口腔内移动),以改善“龅牙”或“牙齿拥挤”。
- 结果:牙齿内收后,原本支撑上唇的牙齿基础减少,加上唇部肌肉(尤其是上唇方肌)的张力,可能导致上唇被向后拉,显得外翻、变薄,甚至露出更多牙龈(露龈笑)。
-
骨骼性因素未充分评估:
- 上颌骨前突:如果矫正前存在上颌骨(上牙床)整体前突的问题,单纯的牙齿内收可能不足以完全改善骨骼前突,牙齿内收后,骨骼前突的“基底”依然存在,嘴唇仍会显得前突。
- 下颌后缩:如果同时存在下颌发育不足(下巴后缩),矫正后上唇相对于下巴的位置可能更显前突。
-
软组织适应不良:
- 肌肉张力过大:上唇的肌肉(提上唇肌、口轮匝肌等)本身比较紧张或力量较强,牙齿位置改变后,肌肉无法相应放松或适应新的位置,持续将嘴唇向后上方牵拉。
- 皮肤松弛/弹性不足:随着年龄增长或个人体质,皮肤弹性下降,牙齿位置变化后,皮肤无法紧密贴合新的牙齿轮廓,可能导致唇部显得外翻或形态不佳。
-
矫正方案设计或执行偏差:
- 拔牙矫治选择不当:在需要拔牙(通常拔除前磨牙)的病例中,如果拔牙量不足或内收量控制不当,可能导致内收效果不足,嘴唇前突改善不明显;反之,过度内收则可能导致外翻。
- 支抗控制不佳:在移动前牙内收时,如果后牙(磨牙)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抗(稳定性),可能导致后牙前移,前牙实际内收量不足,嘴唇改善效果差。
- 垂直向控制不足:矫正过程中如果压低了前牙(减少了前牙区垂直高度),也可能导致上唇失去支撑而显得外翻。
-
其他因素:
- 年龄因素:青少年患者骨骼和软组织可塑性强,适应性好;成年患者骨骼已定型,软组织适应性差,出现问题的风险相对较高。
-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嘴唇厚度、肌肉力量、皮肤弹性、骨骼形态都不同,对矫正的反应也不同。
嘴唇外翻的常见表现
- 上唇变薄:视觉上感觉上唇变薄了。
- 上唇后缩/外翻:上唇相对于牙齿和鼻基底的位置向后移动,嘴唇更贴近牙齿甚至“包不住”牙齿。
- 露龈笑加重:上唇后缩导致微笑时露出更多牙龈。
- 唇部形态改变:唇珠(唇中央最突出的点)可能变得不明显,唇线变得平直。
- 侧面观:上唇突度相对于鼻尖和下巴可能更显前突。
如何应对和改善嘴唇外翻?
发现嘴唇外翻后,首要步骤是尽快复诊,与你的正畸医生进行详细沟通和评估,医生会根据具体原因制定解决方案:
-
专业评估(关键第一步):
- 检查牙齿位置:通过口内检查、X光片(头颅侧位片、曲面断层片)评估牙齿移动是否过度、骨骼位置如何。
- 分析软组织:评估唇部肌肉张力、皮肤弹性、唇部厚度。
- 回顾矫正方案:分析原始诊断、目标设定、治疗过程是否合理。
- 区分原因:确定是牙齿过度内收、骨骼问题、肌肉问题还是综合因素。
-
针对原因的治疗方案:
-
如果主要是牙齿过度内收:
- 微调牙齿位置(可能需要再次戴保持器或短期矫正):在稳定期(矫正结束6个月后),医生可能设计新的方案,将前牙少量、缓慢地向前移动,为上唇提供更合适的支撑,这需要极其精细的控制。
- 压入前牙(增加垂直高度):如果前牙被过度压低,可能通过垂直向打开或压入后牙来恢复前牙区的垂直高度,为上唇提供支撑。
- 保持器调整:在透明保持器上添加少量树脂材料,将前牙位置略微向前推(需医生操作)。
-
如果存在骨骼问题:
-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于严重的骨骼性上颌前突或下颌后缩,单纯的正畸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可能需要成年后进行正颌手术(如上颌骨后退术、下颌骨前徙术),从根本上改善骨骼位置,嘴唇位置才能随之改善。这是效果最显著但创伤最大的方法。
-
如果主要是软组织问题(肌肉张力大、皮肤松弛):
- 肌功能训练:在正畸医生或物理治疗师指导下进行唇部肌肉放松和力量平衡训练(如唇肌按摩、唇部闭合练习、抿嘴练习等)。效果因人而异,需要长期坚持。
- 正畸治疗配合肌功能矫治器:在矫正后期或保持期使用肌功能训练矫治器(如Myobrace, ALF等),帮助调整唇部肌肉平衡。
- 医美手段(需谨慎评估):
- 玻尿酸填充:在唇缘或唇部适量注射玻尿酸,可以增加唇部容积,改善唇部形态和饱满度,视觉上减轻外翻感。效果是暂时的(6-12个月),需要反复注射。
- 肉毒素注射:针对过度紧张的提上唇肌等肌肉进行注射,放松肌肉,减少其向后上方牵拉嘴唇的力量。效果也是暂时的(3-6个月),需要定期注射。
- 唇部手术(如唇成形术):通过手术调整唇部肌肉、皮肤或组织,改善唇部形态和位置。风险较高,效果可能不自然,通常作为最后考虑。
-
其他辅助方法:
- 唇部护理:使用有紧致、保湿效果的唇部产品,改善皮肤弹性(效果有限)。
- 化妆技巧:通过唇线笔、唇彩等化妆手段,在视觉上调整唇部形态(如加深唇线、在唇中央提亮),使其显得更饱满、前移,这是最安全、最快捷的临时改善方法。
-
预防措施(在矫正前和矫正中)
- 充分沟通和期望管理:矫正前与医生详细沟通你的美学目标(特别是唇部形态),了解可能的风险和限制。
- 全面的诊断设计:选择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头影测量分析),评估骨骼、牙齿、软组织的关系,制定兼顾功能和美学的个性化方案。
- 谨慎对待拔牙和内收:避免为了快速排齐或内收而过度移动牙齿,医生应精确计算内收量和支抗需求。
- 重视软组织评估:矫正前评估唇部肌肉张力和皮肤状态,对高风险病例(如肌肉紧张、皮肤松弛)制定更保守的方案或提前告知风险。
- 阶段性评估:矫正过程中定期评估面部软组织变化,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 选择合适的保持器:矫正结束后,佩戴保持器维持牙齿位置,稳定软组织。
牙齿矫正后嘴唇外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根源在于牙齿移动与软组织适应之间的失衡。最关键的是及时与你的正畸医生沟通,进行专业评估,明确具体原因。 改善方法因人而异,可能包括牙齿位置的微调、肌功能训练、医美手段,甚至在严重骨骼问题时的正颌手术,预防的关键在于矫正前的全面评估、方案设计的审慎以及对软组织因素的重视。
请务必不要自行尝试调整或放弃保持器,务必寻求专业口腔正畸医生的帮助,他们能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