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牙齿矫正咬合器火了?效果真的比传统矫正快?

“牙齿矫正咬合器”这个术语在正畸领域通常指代两种不同但相关的东西,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2025牙齿矫正咬合器火了?效果真的比传统矫正快?-图1

📍 1. 正畸治疗中使用的咬合板/咬合垫

这是“咬合器”最常见的含义,尤其是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它是一种临时性、可摘戴的装置,通常由透明或类似牙科材料的树脂制成,戴在上下牙列上。

🛠 主要作用和类型

  • 打开咬合: 这是最主要的目的,对于深覆合(上牙盖下牙过多)、深覆盖(龅牙)、后牙反颌(地包天的一种情况)等问题,咬合板可以垫高后牙,使前牙脱离接触,为前牙的移动(压低、内收)创造空间,并引导后牙垂直向生长。
  • 调整颌间关系: 用于调整上下颌骨的前后位置关系(如改善II类或III类错颌)。
  • 稳定颌位: 在某些情况下,用于稳定下颌位置,特别是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
  • 辅助其他治疗: 有时作为正畸治疗初期或中期的辅助工具,为后续的精细调整或稳定阶段做准备。
  • 类型举例:
    • 平面导板: 主要作用于前牙区域,压低前牙,打开咬合。
    • 后牙咬合垫: 主要作用于后牙区域,压低后牙,打开咬合(较少单独使用,常与导板结合)。
    • 斜面导板: 用于引导下颌向前或向后移动,调整颌骨关系。
    • 枢轴咬合板: 用于产生特定的牙齿移动或作为支抗。

📍 特点

  • 临时性: 通常只在治疗特定阶段佩戴,时间从几周到数月不等。
  • 可摘戴: 患者可以自行取戴,但需要遵医嘱佩戴足够的时间(通常除了吃饭和刷牙都要戴)。
  • 个性化定制: 由正畸医生根据患者的口腔模型或口内扫描数据设计和制作。
  • 辅助工具: 它本身不是主要的矫正器(如托槽、隐形牙套),而是辅助主要矫正器达成目标(尤其是咬合目标)的工具。

📍 2. 指代牙齿矫正器本身(广义)

有时,人们可能不严谨地用“咬合器”来泛指整个牙齿矫正过程中使用的装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牙套”或“矫治器”,这包括:

  • 固定矫治器:
    • 金属托槽矫治器: 最传统、最常见,由金属托槽、弓丝、结扎丝等组成。
    • 陶瓷托槽矫治器: 托槽颜色接近牙齿,更美观。
  • 活动矫治器: 早期矫正或简单病例使用,可摘戴。
  • 隐形矫治器: 如隐适美、时代天使等,由一系列透明、可摘戴的牙套组成,每副牙套轻微移动牙齿。
  • 舌侧矫治器: 托槽粘在牙齿内侧,完全隐形。

📍 特点

  • 主要矫正工具: 这些是施加持续、精确力量来移动牙齿、调整咬合、排列牙列、改善面型的主要装置
  • 佩戴时间长: 固定矫治器通常全天佩戴(除吃饭刷牙);隐形矫治器通常每天佩戴20-22小时。
  • 疗程长: 整个矫正过程可能持续1-3年或更久。

📍 总结与区分

特征 正畸咬合板/咬合垫 牙齿矫正器(牙套)
本质 辅助工具 主要矫正工具
目的 打开咬合、调整颌间关系、稳定颌位 移动牙齿、排齐牙列、调整咬合、改善面型
佩戴方式 可摘戴(遵医嘱) 固定矫治器:粘在牙齿上;隐形矫治器:可摘戴但需长时间佩戴
使用阶段 特定治疗阶段(如初期打开咬合) 贯穿整个矫正疗程
持续时间 临时性(几周到数月) 长期性(1-3年或更长)
外观 通常透明或树脂色,覆盖部分牙齿 托槽(金属/陶瓷)或透明牙套覆盖所有牙齿

📍 如何判断用户指的是哪种?

  • 如果上下文提到“打开咬合”、“调整咬合关系”、“医生让我戴个垫子”、“治疗初期用了什么装置”,那么大概率指的是咬合板/咬合垫
  • 如果上下文提到“戴牙套”、“隐形牙套”、“托槽”、“矫正牙齿”、“整个疗程”,那么大概率指的是牙齿矫正器本身

📍 重要提示

  • 专业术语: 在与正畸医生沟通时,使用更精确的术语(如“咬合板”、“矫治器”、“牙套”)可以避免误解。
  • 个体化治疗: 每个人的矫正方案都是独特的,使用的具体装置(包括是否使用咬合板、使用哪种牙套)都取决于医生对你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 遵从医嘱: 无论是佩戴咬合板还是矫正器,都必须严格遵循正畸医生的具体指导(佩戴时间、清洁方法、复诊要求等),这是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的关键。

如果你是在矫正过程中,医生让你戴一个“垫子”来调整咬合,那就是咬合板/咬合垫,如果你说的“咬合器”是指你整个矫正过程中一直戴在牙齿上的东西(托槽或透明牙套),那就是牙齿矫正器本身。🦷💡 建议直接向你的正畸医生确认你具体使用的是哪种装置以及它的作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