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牙齿拍片和倒”这个表述有点模糊,但结合牙齿矫正的常规流程,我猜测你可能想了解的是:

- 拍片: 指在牙齿矫正开始前和矫正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各种影像学检查。
- 倒: 很可能是 “取模” 的口语化或误写,在牙齿矫正中,“取模”是指获取牙齿的精确模型(石膏模型或数字扫描)。
我将重点解释牙齿矫正中拍片和取模这两个关键步骤的目的、种类和重要性。
拍片 (影像学检查)
拍片是牙齿矫正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最核心、最基础的环节之一,没有准确的影像资料,医生无法全面了解你的口腔状况,也无法设计出安全有效的矫正方案。
常见的拍片类型及目的
-
全景片 (曲面断层片 - Panoramic X-ray / OPG):
- 目的: 这是矫正检查的必拍项目,它提供了一张从一侧耳朵到另一侧耳朵的牙齿、牙槽骨、颌骨、上颌窦、颞下颌关节等结构的整体二维影像。
- 作用:
- 观察所有牙齿(包括埋伏牙、多生牙、缺失牙)的位置、形态、数量。
- 评估牙根形态、长度、有无吸收。
- 评估牙槽骨的高度、密度、有无病变(如囊肿、肿瘤)。
- 观察颌骨的整体形态和大小。
- 初步判断颞下颌关节的情况。
-
头颅侧位片 (Cephalometric X-ray):
- 目的: 这是制定矫正方案的关键影像,它拍摄的是头颅侧面轮廓的影像,需要患者在特定位置(通常是用头颅定位仪固定)拍摄。
- 作用:
- 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精确测量骨骼和牙齿的相对位置、角度、比例。
- 评估颌骨关系:上下颌骨的前后、垂直关系是否协调(如地包天、龅牙、开颌等)。
- 评估牙齿关系:牙齿倾斜度、覆盖、覆颌情况。
- 评估面部软组织轮廓:鼻、唇、颏部的突度、协调性。
- 预测治疗效果:通过分析,医生可以预测牙齿移动后的位置和面部轮廓的变化,是制定治疗目标的基础。
-
根尖片 (Periapical X-ray):
- 目的: 针对特定牙齿或区域(如怀疑有根尖病变、需要评估牙根形态、观察牙周状况)的放大影像。
- 作用:
- 详细观察单颗或几颗牙齿的牙根形态、根尖周有无病变(脓肿、囊肿)。
- 评估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牙槽骨吸收情况)。
- 在矫正过程中,用于观察牙齿移动过程中牙根和牙槽骨的反应。
-
CBCT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 目的: 提供口腔颌面部三维立体影像,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通常用于复杂病例。
- 作用:
- 精确评估埋伏牙(如阻生智齿、埋伏尖牙)的位置、方向、与邻牙及重要结构(神经管)的关系。
- 评估复杂的颌骨畸形、骨量不足(如种植前评估)。
- 精确测量牙槽骨的厚度和高度。
- 进行复杂的手术规划(如正颌手术、种植手术)。
- 辅助诊断某些颌骨病变。
拍片的重要性总结
- 全面诊断: 提供肉眼无法看到的内部结构信息(骨骼、牙根、病变)。
- 制定精准方案: 是头影测量分析的基础,决定了治疗目标、矫治器选择、拔牙与否等关键决策。
- 评估风险: 发现潜在问题(如牙根吸收、骨量不足、埋伏牙风险)。
- 监控进展: 在矫正过程中定期拍摄,监控牙齿和骨骼的移动是否按计划进行。
- 保障安全: 避免在矫正过程中损伤重要的解剖结构(如神经管)。
关于辐射: 现代牙科X光设备辐射剂量非常低,医生会遵循“ALARA原则”(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只在必要时拍片,并使用铅衣防护非照射区域,其诊断价值远大于微小的辐射风险。
取模 (获取牙齿模型)
取模是获取你牙齿精确三维形态的过程,是矫正过程中另一个极其重要的步骤。
取模的方式
-
传统取模:
- 材料: 使用藻酸盐或硅橡胶等印模材料。
- 过程: 医生将一种软质的、可流动或可塑形的材料放入特制的托盘,然后放入你的口中,轻轻咬住或施加压力,待材料凝固后取出,就得到了牙齿的阴模(印模),然后灌注石膏或超硬石膏,最终得到牙齿的阳模(石膏模型)。
- 优点: 成本相对较低,技术成熟。
- 缺点: 患者可能有恶心感,材料凝固时间需要等待,模型可能存在变形或气泡。
-
数字化取模 (口内扫描 - Intraoral Scanning):
- 设备: 使用口内扫描仪(如iTero, Trios, 3Shape等)。
- 过程: 医生手持一个小型探头(扫描笔),在你的口腔内轻轻移动,扫描牙齿表面,扫描仪实时生成牙齿的三维数字模型,显示在电脑屏幕上,扫描完成后,数据可直接传输给技师或用于设计。
- 优点:
- 舒适度高: 无需取模材料,避免恶心感。
- 精确度高: 数字模型精度通常高于传统石膏模型。
- 效率高: 扫描过程几分钟即可完成,无需等待材料凝固。
- 可视化: 医生和患者可以在屏幕上实时看到模型,便于沟通。
- 便于传输和存储: 数字模型易于发送、存储和修改。
- 数字化设计基础: 是制作隐形矫治器(如隐适美)、数字化保持器、CAD/CAM修复体的基础。
- 缺点: 设备成本高,扫描时需要患者配合(保持张口、避免过度移动),对某些区域(如舌侧)的扫描可能不如传统印模方便。
取模的目的和用途
- 诊断分析: 在石膏模型上可以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分析(如牙冠宽度、牙弓长度、拥挤度、间隙分析),辅助拍片诊断。
- 制定方案: 是制定详细矫正计划(特别是需要排齐、关闭间隙、调整咬合时)的重要参考。
- 制作矫治器:
- 传统固定矫治器: 用于弯制弓丝、制作各种矫治附件(如舌侧扣、牵引钩)。
- 隐形矫治器: 数字化取模是制作隐形矫治器的绝对前提! 数字模型是设计每一副矫治器移动牙齿的蓝图。
- 保持器: 用于制作活动保持器(如霍保持器)或数字化保持器。
- 记录存档: 作为治疗前的基线模型,用于对比矫正效果。
- 医患沟通: 向患者直观展示牙齿现状和预期目标。
取模的重要性总结
- 精确复制: 获取牙齿最精确的三维形态信息。
- 方案基础: 是设计具体牙齿移动步骤和制作矫治器的物理或数字基础。
- 治疗监控: 用于对比矫正前后的变化。
- 沟通桥梁: 帮助医生和患者更直观地理解问题和方案。
- 拍片 (影像学检查): 是牙齿矫正的眼睛,提供骨骼、牙齿、病变等内部结构的全面信息,是诊断、制定方案、监控进展、保障安全的基石,核心包括全景片、头颅侧位片,必要时加根尖片或CBCT。
- 取模 (获取牙齿模型): 是牙齿矫正的模具,获取牙齿精确的三维形态,是分析诊断、制定具体移动计划、制作各种矫治器(尤其是隐形矫治器)和保持器的直接依据,方式有传统取模和更先进的数字化口内扫描。
这两项(拍片和取模)是牙齿矫正开始前必须完成的核心检查步骤,它们共同为医生提供了制定个性化、精准、安全矫正方案所必需的全部信息,矫正过程中的定期复诊也可能需要重复拍片或取模(尤其是数字化扫描)来监控进展。
如果你正在考虑矫正牙齿,务必配合医生完成这些重要的检查步骤,它们是通往健康美丽笑容的必经之路!如有具体疑问,建议直接咨询你的正畸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