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基桩(也常称为基台)是种植牙系统中连接种植体(植入牙槽骨内的部分)和最终牙冠(可见的假牙部分)的关键中间结构,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
基桩主体(基台主体):
- 这是基桩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构成了基桩的整体形态和功能。
- 下部(连接端): 这部分设计用于与植入骨内的种植体进行精确的、固位性的连接,它包含:
- 连接界面: 设计有特定的几何形状(如内六角、内八角、外八角、莫氏锥度等),与种植体内部的连接结构(如内六角槽、莫氏锥度孔)相匹配,确保两者能牢固地锁合在一起。
- 抗旋转设计: 连接界面通常具有防旋转的几何特征(如多边形、键槽、销钉等),防止基桩在使用中发生相对于种植体的旋转松动。
- 基台肩台: 这是基桩主体与牙龈组织接触的边缘部分,其设计(位置、角度、形态)对牙龈健康、美学效果和长期稳定性至关重要,常见的有:
- 直角肩台: 垂直于基桩长轴。
- 斜面肩台: 倾斜一定角度(如15°、30°、45°),更利于牙龈塑形和美观。
- 平台转移设计: 基桩直径小于种植体平台直径,使基桩肩台位置向内移动(远离种植体边缘),有利于减少种植体周围骨吸收,保护边缘骨。
- 上部(连接牙冠端): 这部分设计用于支撑和固定最终的牙冠,它包含:
- 牙冠连接界面: 同样具有特定的几何形状(如内八角、外八角、锥形等),与牙冠内部的连接结构相匹配,确保牙冠能稳固地固定在基桩上。
- 固位形态: 可能包含固位沟、固位钉等设计,增强牙冠的固位力,防止脱落。
- 基桩高度/角度: 基桩主体的高度决定了牙冠最终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角度基桩(Angulated Abutment)是其一个重要变体,允许基桩上部相对于下部倾斜一定角度(如15°、17°、20°、25°、30°等),用于补偿种植体植入位置偏差(如过于唇倾、舌倾、近中或远中倾斜),使牙冠能获得更理想的轴向和美学效果。
- 基桩直径: 基桩主体(尤其是上部)的直径会影响最终牙冠的形态、强度和美观。
-
基桩螺丝(固位螺丝):
-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用于将基桩固定在种植体内部。
- 它通过基桩主体下部的连接界面(如内六角孔)拧入种植体内部相应的螺纹中,产生强大的锁合力,将基桩牢牢地固定在种植体上。
- 材质通常是钛合金或钛,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螺丝的头部通常设计有沟槽或六角凹槽,方便医生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安装和拆卸(如果需要)。
- 位置: 根据设计不同,基桩螺丝可以位于基桩内部(隐藏式),也可以穿过基桩主体(贯穿式)。
-
个性化基桩的定制部分(适用于个性化基桩):
- 对于个性化基桩(CAD/CAM基桩),基桩主体是根据患者口内扫描数据或传统印模,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量身定制的。
- 个性化肩台: 肩台的形态、位置、角度完全根据患者的牙龈形态和美学需求进行设计,达到最佳的牙龈包裹和美学效果。
- 个性化穿龈轮廓: 基桩穿过牙龈的部分(穿龈形态)被精确设计,模拟天然牙的穿龈曲线,引导牙龈健康生长,形成自然的牙龈乳头和龈沟形态。
- 个性化基桩角度: 基桩的整体角度可以根据种植体和理想牙冠位置的关系进行精确调整。
-
基桩表面处理(可选但常见):
- 为了促进软组织(牙龈)的附着和健康,很多基桩的穿龈表面会进行特殊的表面处理,如:
- 喷砂: 形成粗糙表面,增加表面积,利于细胞附着。
- 酸蚀: 形成微孔结构,同样增加表面积和生物活性。
- 钛浆喷涂: 在表面喷涂一层钛颗粒,增加生物相容性。
- 氧化锆涂层: 在钛基桩表面喷涂氧化锆,提高美观性(减少金属透色)。
- 为了促进软组织(牙龈)的附着和健康,很多基桩的穿龈表面会进行特殊的表面处理,如:
总结关键点:
- 核心功能: 连接种植体与牙冠,传递咬合力,支撑牙冠。
- 关键组成部分:
- 基桩主体: 包含连接种植体的下部(含连接界面、抗旋转设计、肩台)和连接牙冠的上部(含牙冠连接界面、固位形态、高度/角度、直径)。
- 基桩螺丝: 将基桩固定在种植体上的关键部件。
- 个性化部分(定制基桩): 肩台、穿龈轮廓、整体角度的个性化设计。
- 表面处理(可选): 优化软组织附着和美观。
- 材质: 最常用的是钛合金(纯钛或钛合金,如Ti-6Al-4V),因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强度和加工性。氧化锆(陶瓷)也常用于前牙美学区,因其良好的美观性和生物相容性,但强度和韧性需注意。
- 类型: 主要分为预成基桩(标准化的、即插即用型)和个性化基桩(根据患者情况定制的)。
理解基桩的这些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有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基桩类型,设计出功能良好、美观且长期稳定的种植修复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