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提示
- 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牙齿问题、骨骼状况、矫正目标、矫正方式选择、医生技术、配合度等都会影响最终效果和过程,图片仅供参考。
- 专业咨询: 牙齿矫正是一项复杂的医疗行为,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正畸医生进行面诊、拍片、分析后制定个性化方案,切勿仅凭图片自行判断或选择矫正方式。
- 图片来源: 以下图片主要来源于专业正畸机构、牙科设备厂商(如隐适美、时代天使等)的官方案例库、以及经过授权的正畸医生分享的案例,图片已尽量标注来源或类型。
- 版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 牙齿矫正图片大全
不同矫正方式对比图
-
传统金属托槽矫正(钢牙套):

- 特点: 最经典、应用最广,价格相对亲民,由金属托槽、弓丝和结扎丝(或橡皮圈)组成。
- 图片示例:
- 正面观: 展示上下排牙齿上安装的金属托槽和弓丝。 [示例图1]
- 侧面观: 展示牙齿在矫正过程中的移动变化。 [示例图2]
- 微笑效果: 矫正后整齐的牙齿和自信的笑容。 [示例图3]
-
陶瓷托槽矫正(半隐形/美观托槽):
- 特点: 托槽由透明或牙色陶瓷材料制成,比金属托槽美观,但略贵一些,强度略低于金属。
- 图片示例:
- 正面观: 陶瓷托槽与牙齿颜色相近,不易察觉。 [示例图4]
- 与金属托槽对比: 展示陶瓷托槽的隐蔽性优势。 [示例图5]
- 矫正后效果: 同样能达到整齐美观的效果。 [示例图6]
-
舌侧矫正(完全隐形):
- 特点: 托槽和弓丝全部安装在牙齿的内侧面(舌侧面),从外面完全看不到,是隐形度最高的方式,价格昂贵,技术要求高,初期适应期可能较长。
- 图片示例:
- 正面观: 展示从正面完全看不到托槽和弓丝。 [示例图7]
- 侧面观/张口观: 可以看到托槽在牙齿舌侧的位置。 [示例图8]
- 微笑效果: 完美隐形,不影响社交。 [示例图9]
-
隐形牙套矫正(如隐适美、时代天使等):
- 特点: 一系列透明、可自行摘戴的塑料牙套,每副牙套轻微移动牙齿,定期更换,美观舒适,方便清洁,但价格较高,严重病例可能效果有限或需配合附件。
- 图片示例:
- 牙套本身: 展示透明的塑料牙套。 [示例图10]
- 佩戴效果: 牙套戴在口内,几乎隐形。 [示例图11]
- 3D动画/效果图: 模拟牙齿从初始状态到最终整齐状态的移动过程(隐适美等常用此展示方案)。 [示例图12]
- 矫正前后对比: 展示使用隐形牙套矫正前后的显著变化。 [示例图13]
矫正过程图
-
初诊与取模:
- 口内照片: 展示医生拍摄牙齿各角度照片记录初始状态。 [示例图14]
- 取模/口扫: 展示使用传统取模材料或数字化口内扫描仪获取牙齿模型/数据。 [示例图15]
- X光片: 展示全景片、头颅侧位片等用于诊断和方案设计。 [示例图16]
-
方案设计与模拟:
- 数字化方案设计截图: 展示医生在电脑上设计的牙齿移动路径和最终效果预测(常见于隐形矫正和舌侧矫正)。 [示例图17]
- 模型外科: (传统方式)展示在石膏模型上进行手术模拟(针对正颌手术患者)。 [示例图18]
-
粘接托槽/佩戴第一副牙套:
- 粘接过程: 展示医生将托槽粘接在牙齿表面(传统/陶瓷/舌侧)。 [示例图19]
- 佩戴第一副隐形牙套: 展示患者将第一副透明牙套戴入牙列。 [示例图20]
-
复诊调整:
- 更换弓丝/橡皮圈: 展示医生在复诊时更换更粗的弓丝或调整橡皮圈牵引。 [示例图21]
- 更换隐形牙套: 展示医生确认患者佩戴情况后,给予下一副牙套。 [示例图22]
- 附件粘接: 展示为隐形牙套粘接小附件以增强控制力。 [示例图23]
-
保持阶段:
- 保持器类型: 展示常用的保持器,如透明压膜保持器、哈雷保持器(带钢丝和塑料)、固定丝保持器。 [示例图24]
- 佩戴保持器: 展示患者佩戴保持器的状态。 [示例图25]
常见牙齿问题矫正效果对比图
-
牙齿拥挤不齐矫正前后:
- 矫正前: 牙齿排列混乱,大小不一,可能存在扭转。 [示例图26]
- 矫正后: 牙齿排列整齐,弧度自然。 [示例图27]
-
牙齿稀疏矫正前后:
- 矫正前: 牙齿间缝隙过大。 [示例图28]
- 矫正后: 牙齿紧密排列,无明显缝隙。 [示例图29]
-
龅牙(上颌前突)矫正前后:
- 矫正前: 上门牙明显突出,嘴唇可能前翘。 [示例图30]
- 矫正后: 上下牙列关系协调,嘴唇位置改善,侧貌更美观。 [示例图31]
-
地包天(反颌)矫正前后:
- 矫正前: 下排牙齿包住上排牙齿,侧面看下巴可能前突。 [示例图32]
- 矫正后: 上下牙列正常咬合,侧貌改善。 [示例图33]
-
开颌矫正前后:
- 矫正前: 前牙咬合时,上下牙齿无法接触。 [示例图34]
- 矫正后: 前牙能够正常咬合接触。 [示例图35]
-
深覆颌矫正前后:
- 矫正前: 上前牙盖住下前牙过多,侧面看像“包饺子”。 [示例图36]
- 矫正后: 上下前牙覆盖关系正常。 [示例图37]
矫正并发症与注意事项图(警示性)
- 牙釉质脱矿/白斑: 矫正过程中口腔卫生不佳可能导致牙面出现白垩色斑点。 [示例图38] (强调预防:加强清洁)
- 牙龈炎/牙周炎: 托槽周围易堆积菌斑导致牙龈红肿出血。 [示例图39] (强调预防:加强清洁,定期洗牙)
- 口腔溃疡: 托槽或弓丝摩擦口腔黏膜可能导致溃疡。 [示例图40] (强调处理:正畸蜡保护)
- 牙根吸收: 矫正过程中牙根可能轻微变短(通常在可接受范围内)。 [示例图41] (强调:定期拍片监测)
- 复发: 矫正后未按要求佩戴保持器导致牙齿移位。 [示例图42] (强调:终身佩戴保持器的重要性)
📌 如何获取更多可靠图片
- 专业正畸机构官网/公众号: 大型连锁牙科或知名正畸诊所常会展示真实案例(需注意隐私保护)。
- 矫正器品牌官网:
- 隐适美官网: 提供大量真实案例库,可按地区、问题类型筛选。
- 时代天使官网/APP: 同样提供丰富的案例展示。
- 奥世美等舌侧矫正品牌: 展示舌侧矫正的精细效果。
- 专业医学数据库: 如PubMed、知网等,但通常需要付费订阅且以研究论文为主,图片较少且专业性强。
- 经过认证的正畸医生社交媒体: 部分有责任心的正畸医生会在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分享经过患者授权的真实案例(注意辨别真伪和资质)。
📌 再次强调
- 图片仅供参考! 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
- 务必面诊专业正畸医生! 这是获得个性化诊断、方案和预期效果的最可靠途径。
- 重视口腔卫生! 矫正期间保持口腔清洁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 遵从医嘱! 包括按时复诊、佩戴橡皮圈/附件、正确佩戴保持器等。
希望这份图片大全能帮助您对牙齿矫正有更直观的了解!但请记住,最关键的步骤是预约一位您信任的正畸医生进行详细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