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牙齿期间牙龈出血是相当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戴牙套(固定矫治器)或隐形牙套的初期以及调整后,这通常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大部分情况可以通过加强口腔护理来改善:
📍 主要原因
-
牙龈炎(最常见):
- 原因: 牙齿矫正器(尤其是托槽、弓丝、橡皮筋等)会大大增加口腔清洁的难度,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容易堆积在托槽周围、弓丝下方、牙龈边缘等难以清洁的部位,这些细菌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发炎、红肿、脆弱,刷牙或吃东西时容易出血。
- 表现: 牙龈红肿、质地松软、刷牙或触碰时容易出血,可能伴有轻微疼痛或不适。
-
牙套刺激:
- 原因: 新戴上的牙套、调整后的弓丝末端、或者某些托槽边缘可能会直接摩擦或压迫牙龈,造成局部创伤性炎症和出血。
- 表现: 出血点通常在牙套接触牙龈的局部区域,可能伴有疼痛或溃疡。
-
刷牙方式不当或用力过猛:
- 原因: 为了清洁干净托槽周围,有些人可能会不自觉地加大刷牙力度或使用硬毛牙刷,反而会损伤脆弱的牙龈组织。
- 表现: 牙龈广泛性出血,尤其是牙龈缘。
-
牙周问题:
- 原因: 如果矫正前就有未控制的牙周炎(牙龈炎的严重阶段),矫正期间由于清洁难度加大,炎症可能加重,导致更严重的出血、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等问题。
- 表现: 除了出血,可能还有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齿松动、口臭等。
-
其他因素:
- 激素变化: 青春期、女性生理期等激素波动可能使牙龈更容易发炎出血。
-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抗凝药、免疫抑制剂)可能增加出血倾向。
- 全身性疾病: 如白血病、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但非常罕见,通常伴有其他严重症状)。
- 维生素缺乏: 严重缺乏维生素C可能导致坏血病,引起牙龈出血(现代饮食中较少见)。
📍 应该怎么办?
-
加强口腔清洁(最关键!):
- 增加刷牙频率: 每天至少刷牙3次(早、中、晚),每次饭后都要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
- 使用正确的工具和方法:
- 牙刷: 使用小头、软毛的正畸专用牙刷,可以尝试交叉刷头牙刷或电动牙刷(选择轻柔模式),它们更容易清洁托槽周围。避免使用硬毛牙刷!
- 刷牙方法: 采用巴氏刷牙法,确保刷毛与牙龈成45度角,轻轻震颤刷洗牙龈沟和托槽周围,不要用力横刷。
- 牙缝刷: 必备! 每次刷牙后,使用小号的牙缝刷仔细清洁托槽与牙龈之间、托槽之间、以及弓丝下方的缝隙,这是清洁盲区的关键。
- 冲牙器: 使用冲牙器(水牙线) 是非常有效的辅助清洁工具,它能强力冲走牙缝、托槽下方、牙龈沟内的食物残渣和菌斑,对预防和改善牙龈炎出血效果显著,建议每天使用1-2次。
- 牙线: 在牙缝刷无法通过的牙缝区域,配合使用正畸专用牙线(牙线穿引器) 进行清洁。
- 漱口水: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不含酒精的抗菌漱口水(如含氯己定、西吡氯铵的)作为辅助,但不能替代刷牙和牙缝清洁,长期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可能导致牙齿染色,需遵医嘱。
-
避免刺激:
- 饭后及时漱口,减少食物残渣滞留。
- 避免用舌头或手去触碰、抠弄托槽和弓丝。
- 如果弓丝末端刺嘴或刮伤牙龈,可以使用正畸保护蜡覆盖在刺激处缓解不适,如果问题持续,及时联系医生调整。
-
调整饮食:
- 避免过硬、过韧、黏性大的食物(如坚果、硬糖、口香糖、牛肉干、年糕等),防止托槽脱落、弓丝变形或损伤牙龈。
- 减少含糖食物和饮料的摄入,特别是碳酸饮料,容易腐蚀牙齿并加剧牙龈问题。
-
保持耐心和坚持:
- 初期戴牙套或每次调整后几天内,牙龈轻微出血和不适是常见的适应过程,通常几天内会缓解,但持续性的、严重的出血则必须重视。
- 坚持严格的口腔清洁习惯是预防和解决出血的根本。
-
及时复诊:
- 如果出血持续超过一周,或者出血量较大,伴有明显疼痛、肿胀、牙龈退缩、牙齿松动等情况,务必及时联系你的正畸医生!
- 医生会检查出血原因:
- 确认是否是清洁不到位导致的牙龈炎。
- 检查牙套是否有尖锐刺激点需要调整或保护蜡覆盖。
- 评估是否存在牙周问题(可能需要转诊给牙周科医生进行专业治疗)。
- 排除其他口腔或全身性因素。
矫正期间牙龈出血,绝大多数情况是由于清洁困难导致的牙龈炎。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加强并掌握正确的口腔清洁技巧,特别是使用牙缝刷和冲牙器。 保持耐心,坚持清洁,通常能显著改善出血情况。如果出血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切勿自行处理,务必及时就医检查。 牙齿矫正是一个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的过程,良好的口腔卫生是保证矫正成功和口腔健康的基础。💪🏻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应对矫正期间的牙龈出血问题!坚持下去,拥有一口整齐健康的牙齿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