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牙齿矫正导板到底有什么用?矫正中起什么关键作用?

牙齿矫正导板(也称为矫治导板、咬合导板、定位导板等)是正畸治疗中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它们不是全程佩戴的矫正器(如托槽弓丝),而是在特定治疗阶段或针对特定问题使用的、通常可摘戴或固定在牙齿上的装置,其主要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牙齿矫正导板到底有什么用?矫正中起什么关键作用?-图1

🦷 1. 引导牙齿萌出(引导萌出型导板)

  • 问题解决: 当乳牙过早脱落(早失),或者恒牙萌出空间不足、方向异常(如埋伏阻生、倾斜萌出)时,需要为即将萌出的恒牙创造空间并引导其沿着正确的路径萌出。
  • 作用:
    • 维持间隙: 在乳牙早失的部位,导板(如丝圈保持器、Nance弓、活动导板)可以占据乳牙的位置,防止邻牙向缺隙倾斜或对颌牙伸长,为恒牙保留足够的萌出空间。
    • 引导萌出方向: 对于位置异常的恒牙(如倾斜、近中/远中阻生),可以通过设计特定的导板(如活动导板上的曲簧、固定导板上的附件),施加轻柔、持续的力,引导恒牙调整萌出方向,使其最终排列到牙弓的合适位置。
    • 压制萌出过快的牙齿: 有时个别牙齿萌出速度过快导致早接触或咬合干扰,导板可以起到压制作用。

🧭 2. 定位牙齿/调整咬合关系(定位型导板)

这类导板在矫正中后期或术后保持阶段使用,用于精确调整牙齿位置和改善咬合功能。

  • 压低牙齿:
    • 问题解决: 个别牙齿伸长(如对颌牙缺失导致)、深覆合(上牙盖住下牙过多)、开合(上下牙没有咬合接触)等。
    • 作用: 导板(如平面导板、斜面导板、后牙垫)通过覆盖在需要压低的牙齿咬合面上,在患者咬合时,利用咬合力将牙齿压低,恢复咬合平面的协调性,平面导板用于压低前牙,斜面导板常用于打开咬合,后牙垫用于压低后牙。
  • 打开咬合:
    • 问题解决: 深覆合(尤其前牙)、下颌后缩。
    • 作用: 通过在上下牙之间放置一个特定高度的垫(如前牙平面导板),迫使后牙脱离咬合,让下颌骨向前、向下旋转,同时前牙被压低或后移,从而打开咬合空间,改善深覆合和面型。
  • 稳定牙弓/维持间隙:
    • 问题解决: 矫正后期或保持初期,需要稳定已经排齐的牙弓,防止复发;或者在拔牙病例中,需要维持拔牙间隙直到后续治疗完成。
    • 作用: 导板(如Hawley保持器、改良式保持器、固定式保持丝)可以包裹在牙齿上,提供稳定的支撑,防止牙齿移位,对于拔牙间隙,导板上的附件或设计可以维持间隙大小。
  • 辅助牙齿移动:
    • 问题解决: 在特定方向上移动牙齿(如内收、旋转、控根移动)时,需要提供支抗或引导。
    • 作用: 导板可以与托槽、弓丝等配合使用,提供额外的支抗点或作为附件的载体,辅助实现复杂的牙齿移动目标,在活动矫治器上设计曲簧或弹簧来移动牙齿。
  • 术后保持:
    • 问题解决: 矫正结束后,牙齿有回到原始位置的趋势(复发)。
    • 作用: 导板(如保持器)是最常用的保持工具,用于维持矫正 achieved 的理想位置和咬合关系,防止复发。

📌 总结牙齿矫正导板的核心作用

  1. 引导与控制: 引导恒牙沿着正确路径萌出,控制牙齿移动的方向、速度和最终位置。
  2. 空间管理: 维持乳牙早失后的间隙,为恒牙萌出创造条件;维持拔牙间隙或已排齐牙弓的稳定。
  3. 咬合调整: 打开咬合(改善深覆合、下颌后缩)、压低伸长牙齿、建立新的咬合平面。
  4. 辅助移动: 作为矫治器的一部分,辅助实现特定的牙齿移动目标(如内收、旋转、控根)。
  5. 保持稳定: 在矫正结束或特定阶段后,稳定牙齿位置,防止复发。

📎 重要特点

  • 阶段性使用: 导板通常不是全程佩戴,而是在治疗的关键阶段针对特定问题使用。
  • 类型多样: 有固定式(粘在牙齿上)和活动式(患者可自行摘戴)两大类,具体形式和设计根据治疗目标而定。
  • 依从性要求: 活动导板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佩戴时间和依从性,固定导板则不需要患者配合,但舒适度可能稍差。
  • 辅助工具: 导板是正畸医生整体治疗计划中的一个环节,通常与托槽、弓丝、种植体支抗等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 牙齿矫正导板就像是正畸治疗中的“精准导航工具”和“空间管理器”,它们在特定时刻帮助牙齿找到正确的位置,解决萌出、空间、咬合等关键问题,让整个矫正过程更高效、更精准,最终达到美观和功能俱佳的效果,如果你或你的孩子需要矫正,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以及何时使用导板。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