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有镶牙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进行牙齿矫正?

是的,有镶牙(即牙齿修复体)的情况下,通常是可以进行牙齿矫正的,但这需要非常谨慎的评估和专业的处理。 关键在于镶牙的类型、位置、数量以及你剩余牙齿的健康状况

有镶牙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进行牙齿矫正?-图1

以下是针对不同类型镶牙进行矫正时需要考虑的关键点:

🦷 1. 固定桥(Fixed Bridge)

  • 原理: 固定桥是利用旁边的健康牙齿(基牙)作为支撑,通过磨小基牙,然后制作一个连在一起的桥体来修复缺失的牙齿。
  • 矫正可能性:
    • 可以移动基牙: 矫正的核心在于移动作为桥基牙的真牙,通过施加轻柔、持续的正畸力,这些基牙是可以被移动的,移动基牙的同时,整个固定桥也会随之移动。
    • 移动限制: 桥体本身(缺失牙的部分)不能被直接移动,只能通过移动基牙来带动它移动,移动的幅度和方向会受到桥体长度、基牙健康状况、牙槽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 风险与挑战:
      • 基牙移动风险: 移动基牙需要非常精确的力量控制,避免过度移动导致基牙松动、牙周损伤或桥体脱落。
      • 邻牙间隙: 移动基牙后,桥体与邻牙之间可能产生缝隙,影响美观和清洁。
      • 咬合调整: 矫正后需要精细调整咬合,确保桥体受力合理。
  • 可行,但风险较高,对医生技术和经验要求极高。 必须由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和修复科医生联合会诊评估,制定详细方案。

🦷 2. 种植牙(Dental Implant)

  • 原理: 种植牙是将人工牙根(种植体)植入牙槽骨内,然后在上面安装牙冠,模拟天然牙的结构。
  • 矫正可能性:
    • 种植牙本身不能移动: 种植体与牙槽骨是骨结合,是固定不动的,它不能像真牙那样在牙槽窝内轻微移动。
    • 移动周围牙齿: 矫正的目标是移动种植牙周围或对颌的天然牙齿,种植牙可以作为稳定的支抗点,利用它来移动其他牙齿(例如关闭缺牙间隙、排齐其他牙齿、调整咬合)。
    • 风险与挑战:
      • 种植体周围健康: 矫正前必须确保种植体周围牙龈和牙槽骨健康无炎症,矫正力不能过大或方向不当,以免影响种植体稳定性。
      • 位置限制: 如果种植牙的位置不理想(例如太靠前、太靠后、角度不正),可能需要通过移动其他牙齿来补偿,或者极端情况下可能需要先拆除种植牙,矫正完成后再重新种植(成本高、创伤大)。
      • 咬合干扰: 种植牙通常位于缺牙区,移动其他牙齿时需避免与种植牙产生早接触或干扰。
  • 可行,但需要精确评估种植体位置、健康状况及矫正目标。 种植牙作为固定支抗是矫正中非常有价值的工具,但移动方案必须避开种植体本身。

🦷 3. 活动假牙(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 RPD)

  • 原理: 活动假牙依靠卡环(金属钩)挂在剩余真牙上,以及基托覆盖牙龈来修复缺失牙,可以自由摘戴。
  • 矫正可能性:
    • 可以摘戴: 这是最大的优势,矫正期间通常需要暂时摘除活动假牙,以便于安装矫正器(如托槽、弓丝)和牙齿移动,矫正器可能会与假牙的卡环、基托产生干扰。
    • 移动剩余真牙: 矫正的目标是移动剩余的天然牙齿,活动假牙可以作为临时修复体,矫正完成后再根据新的牙齿位置制作新的、更合适的假牙或考虑其他修复方式(如种植牙、固定桥)。
    • 风险与挑战:
      • 干扰矫正器: 活动假牙的卡环和基托会妨碍矫正器的正常佩戴和功能,甚至可能阻挡牙齿移动。
      • 稳定性影响: 矫正过程中牙齿位置不断变化,可能导致活动假牙变得不稳定、容易脱落或压迫牙龈。
      • 清洁困难: 同时佩戴矫正器和活动假牙会增加口腔清洁难度,增加龋齿和牙周病风险。
  • 可行,但通常需要暂时摘除活动假牙进行矫正。 矫正完成后需要重新制作修复体(活动假牙、固定桥或种植牙)以适应新的牙齿排列,矫正过程相对灵活,但清洁和维护是重点。

📍 进行矫正前的重要步骤

  1. 详细告知医生: 务必向你的正畸医生详细说明你目前所有的牙齿修复情况(类型、位置、制作时间、材料等),并带上所有相关的病历和修复体信息。
  2. 全面检查评估:
    • 口腔检查: 检查剩余真牙的健康状况(龋齿、牙周健康)、牙槽骨条件。
    • 影像学检查: 拍摄全景片(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片(用于正畸分析)、必要时拍摄CBCT(三维影像,尤其对种植牙和复杂病例至关重要)。
    • 模型分析: 取研究模型,分析牙齿关系、咬合、间隙等。
  3. 多学科联合会诊: 强烈建议正畸医生与修复科医生(制作镶牙的医生)进行联合会诊,修复科医生能评估:
    • 现有修复体的结构和强度能否承受矫正力(尤其是固定桥)。
    • 种植体的骨结合情况和位置。
    • 矫正后是否需要更换或调整修复体。
  4. 制定个性化方案: 基于全面评估,医生会制定专门为你设计的矫正方案,明确:
    • 矫正目标(排齐、调整咬合、关闭间隙等)。
    • 是否需要移动镶牙(仅限固定桥的基牙)或移动周围牙齿。
    • 矫正器的选择(传统托槽、隐形矫正等)。
    • 矫正过程中对镶牙的处理(如暂时摘除活动假牙)。
    • 矫正完成后修复体的处理(更换、调整或保持不变)。
  5. 充分沟通风险与期望: 医生会详细告知矫正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局限性以及最终能达到的效果,你需要充分理解并权衡利弊。
  • 有镶牙不等于不能矫正牙齿,但矫正的复杂性和风险显著增加。
  • 固定桥: 可行但风险高,需移动基牙,对医生技术要求极高。
  • 种植牙: 可行但种植体本身不能移动,主要移动周围牙齿,需确保种植体健康稳定。
  • 活动假牙: 可行但通常需暂时摘除,矫正后需重做修复体。
  • 核心在于:个体化评估、多学科合作(正畸+修复)、精确方案制定、风险充分告知。

强烈建议: 如果你正在考虑矫正并且有镶牙,务必寻找一位经验丰富、处理过类似复杂病例的正畸医生进行咨询,不要自行尝试或找不熟悉的医生处理,专业的评估和方案是成功矫正并保护你现有修复体的关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